遠近的奧秘

2021-03-04 01:27:14 字數 1344 閱讀 7232

一、課時:2-3 課時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透視的基本變化規律。

2、學習、了解平行線和消失點概念。

3、欣賞名家作品,品味透視在美術中的魅力。

4、聯絡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視變化。

三、教學重點:

1、了解和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透視基本規律的運用。

四、教學難點:透視規律的理解和在實踐中的運用

五、教學工具:名家美術作品、建築風景**等

六、教學過程:

第1節課感知透視(基礎知識)

一、組織教學:

二、過程設計:

1、匯入新課

欣賞**,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杆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簡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討論學生們的簡易畫,從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近大遠小。

2、講授新課

⑴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秘》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秘)

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 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⑵什麼是透視呢?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

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裡,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⑶說說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⑷欣賞課本上的範圖,讓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⑸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範圖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作業展示

第2-3 節課體驗透視(課堂實踐)

一、引導階段

1、檢查課前準備

2、回顧透視的基礎知識點

二、發展階段

1、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中事物的特徵,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徵);

(4)、整理畫面。

2、講評作業

(1)、兩位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進行評比。(以是否準確表現出透視變化為標準)

(2)、老師統一點評。

三、拓展階段

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遠近的奧秘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分析 本課是小學六年級美術課程,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以繪畫作為切入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想象力和逆向思維表現能力,本課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學生分析 本課內容非常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並具備一定繪畫基礎的二點,讓每個學生都充分施展自己的...

遠近的奧秘教案

五 拓展階段 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教學隨筆 學生以前已經接觸過寫生課,所以對於靜物寫生已經不陌生了,主要看學生對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掌握得如何,從作業的總體看來,學生還需加強練習。課題 第二課風景寫生 課堂型別 造型表現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1課遠近的奧秘

第1課遠近的奧秘 教學目標 1 了解近大遠小 近高遠低 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2 學習 了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 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難點 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