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體基本常識上

2021-03-04 04:00:57 字數 4716 閱讀 3401

「個人電腦」的英文名為「personal ***puter」,因此,許多人根據英文名的縮寫,將它叫做pc。另外,因它多為家庭環境使用,又管它叫做「家用電腦」。

一、 個人電腦的硬體結構

由圖1可見,一台計算機硬體,包括以下6個基本模組:

處理器/控制器、介面部件:處理器的主要作用是「運算」,包括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的作用是協調處理器與其他部件的資料流動;介面部件是與外部裝置連線的介面卡。

內部儲存器(記憶體):存放程式和臨時資料,訪問速度快,但掉電後資料會丟失。

外部儲存器(外存):內部儲存器的延伸,訪問速度慢,但可長期、大量儲存資料和程式。

輸入裝置:輸入命令及程式的執行引數。

輸出裝置:輸出運算和處理的結果。

電源:將交流市電變為直流電,供給計算機要求的各種電源。

二、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計算機在上電後,首先執行乙個固化的自舉程式,實現自檢並自動載入和執行作業系統。當載入完作業系統後,它就可以接收由輸入裝置發出的各種命令(當然,必須是作業系統認可的命令)了。此時,如果由輸入裝置(比如鍵盤或滑鼠器)向作業系統發出調入並執行某個應用程式的命令,作業系統就會根據命令要求,從指定的地方調入程式並將它放置到記憶體中,然後執行它。

如果程式執行中需要某些資料,可隨時由輸入裝置輸入。

例如:如有算盤計算算術題,參與計算的基本物質有四個:算盤、人筆、紙。

算盤是「運算器」;紙是「儲存器」;筆是一種「輸入/輸出裝置」;人的作用是對算盤、筆、紙的操作進行控制,因此人是「控制器。

程式運算時所需的輸入資料,運算過程中所產生的中間結果資料,都臨時存放在記憶體中。

程式運算的最終結果,由作業系統控制,傳輸到有關的輸出裝置(比如顯示器,印表機,硬碟等)。

以上就是計算機的簡單工作過程。

三、 計算機一般部件介紹:

(1)、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的縮寫)即**處理器,它是計算機的大腦,計算機的運算、控制都是由它來處理的。cpu是電腦系統的核心部分,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儲存單元三部分,這三部分互相協調,進行分析、判斷並控制電腦各個部分協調工作。

它的發展非常迅速,就像列不斷在加速的列車一樣。個人電腦從 8088(xt)發展到現在的pentium iiii時代,只經過了20多年的時間。

cpu的工作原理就像乙個工廠對產品的加工過程:進入工廠的原料(程式指令),經過物資分配部門(控制單元)的排程分配,被送往生產線(邏輯運算單元),生產出成品(處理後的資料)後,再儲存在倉庫(儲存單元)中,最後等著拿到市場上去賣(交由應用程式使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從控制單元開始,cpu就開始了正式的工作,中間的過程是通過邏輯運算單元來進行運算處理,交到儲存單元代表工作的結束。

cpu只執行三種基本的操作,分別是讀出資料、處理資料和往記憶體寫資料。

①、簡述cpu的發展歷程:intel公司:8086和8088晶元、80286——80586、pentium pro——pentium4;

celeron(賽揚)系列;

amd公司:k6-2、k6-3、k7、duron(毒龍)、thunderbird(雷鳥)、athlon(阿斯龍) xp、

威盛(via)公司:c3(cyrixiii)。

②、cpu的型別

從封裝形式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針腳式socket架構的cpu(socket7、super7、 socket370、socketa、socket423)

另一類是插卡式的slot架構(slot1、slot2、sloa)

③、cpu的效能指標

a、主頻:是指cpu的時鐘頻率,可以通俗地理解為cpu運算時的工作頻率。

b、外頻:是指系統匯流排的工作頻率。

c、倍頻:倍頻係數就是cpu的內部工作頻率和主機板頻率的比值。cpu的實際工作頻率 = 主機板頻率×倍頻係數。

d、一級快取(l1 cache,內部快取):指封裝在cpu晶元內部的快取記憶體。它且來暫時儲存cpu運算中的部分指令和資料。

內部快取的訪問速度與cpu主頻相同,容量單位一般為kb。一級快取越大,cpu工作時與訪問速度較慢的二級快取和記憶體間交換資料的次數就越少,相對來說,電腦的運算速度就越高。

二級快取(l2 cache,外部快取):對於提高執行2d圖形處理較多的商業軟體的速度有明顯的作用。

e、工作電壓:指的是cpu正常工作時所需的電壓。低電壓能解決耗電過大和發熱過高的問題。

④、選購要點

a、確定電腦的用途 b、選擇價效比高的cpu

⑤、cpu的正確安裝

(2)、主機板 (main board) 主機板是電腦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整個電腦工作的基礎。主機板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cpu插槽[插座]、記憶體插槽、快取記憶體局域匯流排和擴充套件匯流排硬碟、軟碟機、串列埠、並口等外設介面時鐘和cmos電池、主機板bios控制晶元。

實際上電腦通過主機板將cpu等各種器件和外部裝置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電腦的整體執行速度和穩定性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主機板的效能。

①、主機板各組成部分詳解

a、cpu插座:cpu插座有不同的外觀及針腳數目,因而可插接的cpu也不相同。

現在的cpu插座分為slot架構和socket架構。

b、記憶體插槽:目前主機板上用來固定記憶體條的插槽主要有兩種,最新型的叫做dimm插槽,還有稍早一點叫simm插槽。目前以168線dimm與184線dimm為主流。

c、擴充套件槽:除了所支援的cpu型別以外,主機板的第二個重要特徵就是匯流排的型別。所謂匯流排就是連線cpu和記憶體、快取、外部控制晶元之間的資料通道;控制晶元和擴充套件槽之間還有資料通道,叫做:

擴充套件匯流排,或者區域性匯流排。

d、主機板上的介面:目前所有的主機板都把ide介面、軟碟機介面、序列介面以及並行介面都整合到主機板上。另外有些主機板還內建了音效卡、顯示卡、scsi介面的功能。

(a)、ide介面:通常用來連線硬碟和光碟機。

(b)、軟盤驅動器介面:用於連線軟碟機,多們於ide介面旁邊。

(c)、序列介面和並行介面:序列介面也稱為***口,目前大多數主機板都提供了兩個***介面,分別為***1和***2。在atx主機板上都是9針腳的d型接頭,用來連線數據機、數位相機、掃瞄器以及序列滑鼠等裝置。

並行介面又稱為列印口,主要用來連線印表機。並口的聯結器使用的是25針d型插頭插座。

(d)、usb介面:usb是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即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的插座是較為特殊的d型4插頭插座。

(e)、ps/2介面:atx主機板上使用的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線鍵盤和滑鼠,是6針微型din型鍵盤介面插座。

e、bios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英文簡寫,它是乙個被整合在主機板上的rom晶元

f、***s晶元:是電腦主機板上一塊可讀寫的ram晶元,它用來儲存當前系統的硬體配置和使用者對某些引數的設定。***s本身只是一塊儲存器,具有儲存資料的功能。

g、控制晶元組:控制晶元組是主機板的中樞,決定著主機板的效能與功能,它就像是人體的中樞神經一樣,控制著整個主機板上所插接部件的協同運作,(晶元組:intel i875p、intel i865pe、intel i865g、intel i925xe、via k8t890)

h、電源插座:是主機板連線電源的介面,負責為cpu、記憶體、控制卡、硬碟等裝置提供電源。atx電源插座是20芯雙列插座,具有防插錯結構。

②、選購要點

a、是否與cpu配套 b、注意主機板採用的晶元組:晶元組是主機板的精髓,對系統效能的發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c、穩定性 d、考察主機板的特色功能 e、主機板的售後服務

③、著名主機板生產廠商及商標

(3)、記憶體(memory):指的是隨機儲存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寫為ram),隨機儲存器是指各個儲存單元的內容可通過指令隨機讀寫訪問的儲存器。記憶體是電腦中儲存即時資料的重要部件,它用來存放電腦執行的程式和資料。

記憶體容量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所以電腦要想正常執行必須有足夠的記憶體支援。

①、記憶體的分類

1、按記憶體的工作原理可分為唯讀儲存器rom和隨機儲存器ram;

唯讀儲存器:是只能讀取而不能隨意更改其容的儲存器。

隨機儲存器:可以讀取儲存在其中的內容,也可以更改或刪除其中的內容。按其製造原理的不同,分為靜態ram(sram)和動態ram(dram)兩種。

ddr sdram(dual date rate sdram),又簡稱為ddr,其中文含義是「雙倍速率sdram」。由於它在系統時鐘觸發沿的上、下沿都能進行資料傳輸,所以它的匯流排頻率為sdram的兩倍左右。

2、按記憶體的封裝形式進行分類可分為simm(單列直插式記憶體模組)、dimm(雙列直插式記憶體模組)和rimm三類。

記憶體的單位:位(bit)是二進位制數的最基本單位,也是儲存器儲存資訊的最小單位。乙個位元組等於八個二進位制數字。

兩個位元組組成乙個字,字長等於運算器的位數。乙個儲存單元由若干個記憶單元組成,大量儲存單元的集合組成乙個儲存體(memory bank)。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②、記憶體的效能指標

1、工作頻率:cpu和主機板都有工作頻率,記憶體也同樣具有工作頻率。平時我們說的ddr266,ddr333以及ddr400等指的就是記憶體的工作頻率。

2、容量

3、速度:記憶體速度一般是指訪問一次資料的時間,訪問時間是指從cpu向記憶體提出讀取資料的請求,一直到記憶體把資料送出的這段時間。這個時間當然是越短越好。

目前流行的ddr sdram記憶體的速度能達到7ns。

③、記憶體選購要點

1、確定記憶體的頻率 2、確定記憶體的容量 3、選擇名牌廠商的產品。

④、主流記憶體介紹:金士頓(kingston)、現代(hyundai)、三星(samsung)、勝創(kingmax)。

電腦硬體常識

一 關於cpu 頻率越高效能就越高嗎?中,比如都是賽揚4,頻率越高效能越高。不一定。這是在很多新手當中存在的誤區。cpu效能取決於很多綜合引數,不一定根頻率成正比。當然,在同 2.為什麼賽揚高頻低能?而速龍系列低頻高能?說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下什麼叫快取。快取 英文名cache 即高速緩衝儲存器,是位...

電腦硬體常識及配件說明

宕機常見故障 電腦宕機是令操作者頗為煩惱的事情。宕機時的表現多為 藍屏 無法啟動系統,畫面 定格 無反應,滑鼠 鍵盤無法輸入,軟體執行非正常中斷等。儘管造成宕機的原因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原因永遠也脫離不了硬體與軟體兩方面。由硬體原因引起的宕機 散熱不良 顯示器 電源和cpu在工作中發熱量非常大...

電腦硬體知識

1 電源 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裝置,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效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裝置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2 主機板 主機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乙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線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機板進行資料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