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勞動與技術下教學計畫

2021-03-04 04:08:18 字數 1903 閱讀 8090

一 、學情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共31人,學生整體素質不錯。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一)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形成

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學生的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中學」和「學中做」。但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旨並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技術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範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的學習過程,是孚腦並用的過程。

(二)用作品引導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

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通過作品的製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了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 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形成正確的勞動。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 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晶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培養他們大膽創新,勇於競爭的實踐能力。

五、教學措施

通過我對班級情況的了解和對教材內容的熟悉,依據《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的要求,本學期對勞動課教學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2、認真鑽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課。

3、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

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給學生創造乙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5、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大膽創新,勇於競爭的實踐能力。

六、教學進度及時間安排:

周次課文內容課時

1 多變的紙三角1

2 縫沙包1

3 會爬跑的福娃1

4 會翻跟頭的玩具1

5 剪貼畫1

6 做陀螺1

7 做花拖鞋1

8 涼拌菜1

9 疊放衣服1

10 洗餐具1

11 布置教室1

12 吊蘭栽培1

13 剪紙1

14 消滅害蟲1

15 組合發明法1

三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畫

根據不同年級和學生年齡特點,從班級活動 勞動與技術課到社會實踐都進行精心準備和組織,加強學生勞動光榮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勞動技能訓練,通過形式多樣的評價機制,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三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畫課如下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 3 班的勞動課。班裡學習氣氛比較濃,在每個班都有幾位非...

三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畫

一 本學期目標任務 1 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興趣。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緻的高尚品質。3 組織實際操作活動,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培養觀察 想象 推理 判斷 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

三年級勞動與技術下冊教學計畫

一 教學目標 一 了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1 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2 培養認真負責 遵章守紀 團結互助 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晶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二 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