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一年級學生寫話教學反思

2021-03-04 04:32:09 字數 1482 閱讀 1655

從六年級下來教一年級,在教學上我有很多想法,就拿寫作來說,有的高年級學生怕寫作文,總覺得沒的寫,一聽寫作文就發愁,他們總說,「老師我們真的不知道要寫什麼,怎麼寫啊?」老師也沒辦法,只好讓他背別人的文章,可一旦換了題目就不會靈活運用。寫作功底不是短時間就能培養出來的,靠長時間逐漸積累才能有所成效。

於是我從一年級下手,培養學生寫話能力。

首先,我先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說話往往想到什麼說什麼,缺乏條理性。在讓學生說話之前我給他們相應的時間先組織自己的語言,想想自己想說什麼怎樣說,避免站起來不會說或忘記說什麼。

注重語文課上的口語訓練,落實訓練點,精心設計一些話題,讓他們說,只要張嘴就比不說強。在大膽說的基礎上再訓練完整說,有條理的說,能根據老師的要求有選擇的說。說為寫打下基礎。

在訓練說的基礎上開始訓練寫。我從學完拼音就開始有計畫的訓練寫。先寫一句話,因為有的學生零星認識一些字,有的是上學前班老師教的,有的是家長教的,所以我鼓勵他們會寫的寫字,不會寫的用拼音。

剛開始,還真費勁,不是拼音不對就是不叫話,還不通順,真是萬事開頭難,但我還是堅持讓他們寫。每天看這些「中西結合」的作業真是一種煎熬,拼音不對我給批改並把正確的寫在邊上,漢字不對改正後加上拼音。把寫的好的作業讀給大家供同學借鑑。

乙個星期過去了,乙個月過去了,寫話初見成效,大部分學生已能寫完整的一句話,並且知道加上句號。隨著學習漢字,學生的寫話內容不再侷限於日常用話,開始有了一些內容變化,像學完漢字,他們把記憶漢字的方法表述下來,根據天氣變化寫內容,例:這時是冬天,學生寫風大,句子是這樣寫的「今天風真大,樹枝都刮折了,地上的小石子打在臉上很疼,紙滿天飛。

」其中也有拼音,但已能寫出一些內容,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已經不容易了。在第一學期結束時,寫話有了更大的進步。能仿照課文些小歌謠,例:

學完課文《小小的船》,我班楊萌就寫出了這樣的文「彎彎的香蕉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滑彎彎,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黃黃的外殼白白的心兒。」雖然不是很壓韻,但也相當不錯,還有30%的人也寫出了不錯的小兒歌。

現在,孩子們每天都自覺的寫,當作平時的訓練之一,寫話內容有時由我規定,有時自由寫,我根據生活中的比較突出的事規定內容,春天到了寫春天,下雨了,觀察下魚寫雨景,考試了寫心情,放假了,寫一寫假期發生比較讓他們注意的事。有時放開手腳,自己定內容隨便寫,從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孩子喜歡寫流水帳,沒有突出的事,有幾個孩子總寫家長買好吃的,真高興之類,顯得內容貧乏,下一步,我打算擴充閱讀量,多借閱拼音讀物,擴充他們的詞彙量,積累寫作知識。

通過這段時間的訓練,我覺得從低年級培養學生寫話能力,在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是十分有益的。會促使學生去關心周圍事物。做到時時留意、事事關心,不斷地開拓視野,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為將來寫作文打下基礎。

它的好處還在於及時複習拼音和生字,擴大識字量,因為家長會教學生個別生字,教師的提示擴充詞彙量,提高遣詞造句和記憶能力。

新課程《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在低年級讓學生「提前讀寫」,培養學生寫話正是實現這一要求行之有效的訓練途徑。通過我的訓練,我覺得學生在語文方面確實有所提高,有很大收益,所以我認為。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寫話訓練百利而無一弊,只要堅持,就會有豐厚的成果。

一年級寫話教學反思

自進入一年級第二學期以來,上課時的看圖說話和默寫時的聽寫句子已是平時教學活動中的常規內容。然而,即使學生能說 能聽,一到讓他們寫的時候,則又會洋相百出。這些孩子彷彿一看到 就失去了表達的能力。寫完整的句子,點正確的標點對他們來說似乎似懂非懂。其實,似懂非懂就是不懂。如何為低年級孩子打下寫作的紮實基礎...

一年級說話寫話指導

一 引導學生看圖 1 教給觀賞方法。就是訓練學生根據圖畫的具體情況,確定觀察順序 主次,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形成 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的能力。2 強調看圖有序。就是訓練學生按照自己確定的觀察順序,細緻 準確地觀察圖畫。對畫面上的景物 人物能按 由近及遠 由上到下 由部分到整體順序有層次地觀察,對畫面所表...

一年級看圖寫話

一 看圖 誰和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二 看圖 請寫明什麼時間?有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他們在幹什麼?三 請你仔細看圖 寫兩三句話。四 請你仔細觀察 這是什麼季節?誰在 幹什麼?你會表揚他們嗎?為什麼?請寫幾句話吧。植樹節來了 老師帶領同學到山上植 樹 為祖國綠化荒山 大家可高興了。你看 小東扶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