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畫人教版

2021-03-04 05:08:02 字數 1680 閱讀 7304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掌握單項式,多項式以及相關的概念。充分理解並掌握同類項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掌握整式的加減法,並能熟練運用,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認識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

2.通過觀察、歸納得出等式的性質,能利用它們**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標(使方程逐步轉化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會解法中蘊涵的化歸思想.

4.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設未知數,列出方程表示問題中的等量關係」,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

5.通過**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係,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1.通過大量的例項,體驗、感受和認識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型的幾何圖形,認識一些簡單幾何體(長方體、正方體、稜柱、稜錐、圓柱、圓錐、球等)的基本特徵,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初步了解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係.

2.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幾何體(直稜柱、圓柱、圓錐、球)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得到的平面圖形;了解直稜柱、圓柱、圓錐的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想象和製作立體模型;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點、線、面、體,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3.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掌握它們的表示方法;結合例項,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性質,理解兩點之間的距離的含義;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及線段的中點的概念,會畫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

4.通過豐富的例項,進一步認識角,理解角的兩種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乙個角的大小,會計算角度的和與差,認識度、分、秒,並會進行簡單的換算;了解角的平分線的概念,了解餘角和補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補角相等」「等角的餘角相等」的性質質,會畫乙個角等於已知角(尺規作圖).

5.逐步掌握學過的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據語句畫出相應的圖形,會用語句描述簡單的圖形.

6.初步體驗圖形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並能初步應用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研究幾何圖形的意義.

7.激發學生對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通過與其他同學交流、活動,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四、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落實課標理念,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歸納,主動地進行學習。

2、把握好與前兩個階段的銜接,把握好教學要求,不要隨意撥高。

3、突出方程這個重點內容,將有關式的預備知識融於討論方程的過程中;突出列方程,結合實際問題討論解方程;通過加強**性,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數學文化。

4、把握好「圖形初步認識」的有關內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現實世界中的實物原型進行教學,展示豐富多彩的幾何世界;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和主動參與,讓他們在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認識圖形,發展空間觀念;注重概念間的聯絡,在對比中加深理解,重視幾何語言的培養和訓練;利用好選學內容。

5、適當加強練習,加深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練習的數量。

6、搞好教學六認真,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讀法指導、聽法指導、思法指導、寫法指導、記法指導。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畫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擔任七年級數學。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 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要重視聽法的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小學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窄 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法指導...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畫

附中曾劭茹 2012 9 20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擔任七年級 4班 數學,該班共有學生51人。該班整體入學成績非常低,初步計畫 根據實際教學修改教學計畫和方法 前期 初步定在第一章 以學生在本身這種很低的數學知識水平下能較好的理解知識內容甚至掌握知識為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喜愛。培養和...

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畫

五 教學措施 1 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潛心鑽研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備課,精心設定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課,閱好每乙份試卷,搞好每一節輔導,組織好每一次測驗。2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課外調查,向學生介紹數學家 數學史 數學趣題,喻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