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研修心得

2021-03-04 05:54:32 字數 1333 閱讀 7912

作為語文教師,不是只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發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首先,要提起學生對教材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首要條件。只有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否則,橋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橋搭成了學生也不願意通過。

這一點我認為應從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感悟上入手,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教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負擔。教材是磚,要用來引玉,而不是作為單純的任務來完成。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要讓學生感到閱讀就是為了回答問題和做「條塊」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閱讀是為了感受一種美

其次,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

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再次,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

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許多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

學習《西湖》,我就找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欣賞,讓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總之,教師要扮演好橋的角色,就是讓教師不要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論。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教材交流。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是學生與教材聯絡的紐帶。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出現,而不是主導者。

小學語文研修心得

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有了一點想法,如下 一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 充滿人文精神 充滿智慧型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 交流 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

郭建華小學語文研修心得華

作者郭建華 有幸參加省小學語文遠端培訓過渡性學習。在這次的研修中,親身體驗著 科研先導,研訓一體 的研修理念,引領我由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師,逐漸走上了具有獨立思考與科研能力的優師發展之路。在研修學習中,圍繞主題主體參與是研修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內涵所在。以上學期研修活動為例,研修目標是 新課程...

小學語文遠端研修心得體會

傾聽花開的聲音 研修的路上,花開燦爛,絢美艷麗。遠端研修為我們提供了乙個平台,我們能夠分享到專家們的成果 經驗,學到最新最前端的教育理念 我們能夠在這個平台上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語文教學的觀點和想法,人多力量大,這裡匯聚了精彩的理論 見解,頗有百家爭鳴之勢 而研修中提供的 和各種資訊,更開拓了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