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質學實習報告劉波

2021-03-04 05:59:14 字數 4845 閱讀 7242

報告姓名:劉波

班級:資環二班

指導老師:李海梅關英斌

學號:120400222

日期:2012/12/19

目錄前言01

第一章交通位置及經濟自然概況···03

第二章地層07

第三章構造09

第四章岩漿活動16

第五章外動力地質作用18

結束語21

前言一、本次實習意義。

這次地質實習把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狀況相結合,加深了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使知識在腦海中更形象、更具體、印象更深刻!獲得了地質現象的感性認識,培養了野外實習的觀察能力。

另外第一次實習學會了如何進野外實習,為以後外出實習更好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任務。

1、通過實習認識到地質工作的方法和特點,切身體會地質學的工作學習環境。

2、實際觀察、認識主要煤系底層、地質構造。

3、在實際中認識岩漿侵入體。

4、通過對洺河、沙河、京娘湖等地的觀察實習,認識地表水體、河流地質作用以喀斯特地貌。

三、實習時間安排。

1、8時從學校坐車向第一路線出發,第一路線即仁義村——黑龍洞,大約10:30結束;

2、進行路線二——隆山—口上水庫(京娘湖),約12:30結束。

3、大家開始午飯和休息。

4、約1:30進行第三路線,到團城鐵礦實地學習,大約3:00結束。

5、3:00老師講評並返校。

四、帶隊老師:***關老師

第一章交通位置及自然經濟狀況

一、位置。

實習區位於邯鄲市,邯鄲地處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東依華北大平原,鄰接晉魯豫三省。

邯鄲市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北緯36°10′至37°2′,東經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東臨華北平原,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離首都北京450公里。邯鄲市總面積1.

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57平方公里。

邯鄲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和各等級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發達的交通網路,是連線晉冀魯豫四省的交通樞紐。

邯鄲市地勢西高東低,是太行山隆起與華北平原沉降區之間的過渡帶。大致以京廣鐵路為界,東部地區為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西部為侵蝕剝蝕地形,山脈、丘陵、盆地相間,河谷輾轉穿越,地表形態差異很大。境內最高點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

7公尺;最低點是曲週縣五間房村,海拔僅32.7公尺。

二、資源環境。

邯鄲市與生產活動直接相關的主要資源有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

邯鄲市水資源總量為8.63億m,區內置有岳城水庫,庫容10.9億m。

滏陽河源於峰峰,平均天然徑流量為3.98億m,區內置有東武仕水庫,庫容1.52億m。

洺河源於武安西部山區,屬季節性河流,上游建有口上水庫(京娘湖)、四里巖水庫、車谷水庫等中小型水庫,總庫容量0.82億m。

邯鄲礦產資源蘊藏豐富,金屬和非金屬礦產達40多種,主要有煤礦、鐵礦、水泥用灰岩、鋁礦、粘土礦等。其中煤和鐵礦石儲量相當豐富,是全國著名的焦動力煤和鐵礦石產區之一。

金屬資源有:鐵、鈷、銅、貢、鉬。

非金屬資源:煤炭、鋁土礦共生耐火粘土礦、石灰石、瓷土、石膏、水泥用黃土、大理石、重晶石、石墨、藍石棉、石英岩、玄武岩、鉀長石、斜長石等。

邯鄲是國家級歷史名城,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現有名勝古蹟500多處,主要古蹟和遊覽景點有武靈叢台、黃梁夢呂仙祠、媧皇宮以及響堂山石窟等,還有新開發的長壽村、京娘湖、武當山等民俗風景區。

三、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邯鄲的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2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53.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

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4.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6.

6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2.11億元;分別增長4.0%、11.

7%和10.5%。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7712元,增長9.

3%。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23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元,人均消費性支出498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4%和6.

8%。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61元,比上年增長3.6%。

2023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9.0億元,比上年增長5.0%。

糧食總產量達373.4萬噸,比上年下降3.2%;棉花產量79812噸,下降2.

5%;油料產量195903噸,下降3.0%,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邯鄲工業在占有能源、交通優勢的基礎上,發展成為以冶金、機電、建材等重工業為主,輕紡、製藥等輕工業為輔,門類齊全的工業格局。2023年,全市全部工業完成總產值417.23億元,比上年增長17.

0%年產鋼668萬噸,比上年增長24.7%;產鐵819萬噸,增長16.6%;產原煤1601萬噸,增長5.

2%;紗11.7萬噸,增長14.2%;年發電量211億千瓦時,增長27.

5%。隨著國家對結果調整力度的加大,邯鄲市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23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0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佔全市gdp比重的35.

3%。全市第三產業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四、人口。

邯鄲市2023年末總人口849.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89.8萬人,非農業人口161.

4萬人。202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4‰,市區人口136萬人。

城市人口居河北省第三位。

五、氣候。

本區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具有「春燥多風、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最低氣溫-21℃(2023年1月3日),最高氣溫42.5℃(2023年7月24日),年平均氣溫在12.

6℃~14.1℃,年降水量489~585㎜,其中7~8月份佔56%,山洪也多集中在這個時期。

第二章地層

【地層】也泛指岩層,是在一定地質時期內所形成的層狀巖(含沉積物)。地層可以是固結的岩石,也可以是沒有固結的沉積物,包括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在正常情況下,先形成的地層居下,後形成的地層居上。

一、仁義村觀察地層間的接觸關係。

1、考察所在地地層為石炭系中統本溪組,若此處為整合接觸關係則石炭系下面應該是泥盆系、志留系。而實際其下面是奧陶系中統峰峰組。(如圖2-1)綜上所述,考察所在地層的接觸關係為平行不整合即所謂假整合。

2、猜想此處接觸關係的形成。

假整合(如圖2-2a)層形成以後,地殼曾均衡上公升,使該地層遭受剝蝕,形成剝蝕面。隨後,地殼再均衡下降,在接觸面上重新接受沉積,形成較新的地層石炭系地層。

3、關於地層間的接觸關係。

整合接觸關係:新老兩套地層彼此平行接觸,它們之間是連續沉積,沒有沉積間斷。表明兩套地層是連續沉積而成,在其沉積期間,該地區構造處於持續下降或持續上公升的狀態。

平行不整合:新老兩套地層彼此平行,但它們之間並不是連續沉積,曾有過或長或短的沉積間斷,因此地層有缺失。(圖2-2 a)

圖2-2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新老兩套地層有一定交角,其間有地層缺失,有明顯的侵蝕面。表示較老地層形成以後,因受強烈的構造作用而褶皺隆起並遭受剝蝕,形成剝蝕面,然後地殼下降,在剝蝕面上重新沉積,形成較新的上覆地層(圖2-2 b)。

不整合和假整合反映了當時所發生的地殼運動,它們是劃分地層的重要依據。

二、由山坡向東行進,沿途觀察本溪組中統地層,注意了其岩性組合特徵。

1、此處岩層產狀:傾向120度;傾角20度。

2、最上層為頁岩,中層為泥岩,下層為石灰岩。石灰岩暴露在空氣中的是灰白色,是由風化而起,其內部為黑灰色。頁岩、泥岩二者成分相似,但頁岩有層理而泥岩沒有。

3、觀察本溪組地層時考察了「山西式鐵礦」的地層,其在本溪組下部,其成因是鐵元素在低窪地富集成礦。

第三章構造

【構造作用】構造作用主要表現為地殼或岩石圈的機械運動。通常構造作用緩慢,不易被人察覺;有時卻極為快速而猛烈,如引起**的構造作用。它是各種規模和型別的地質構造與沉積作用發生,導致岩漿活動與變質作用的基本因素。

因此構造作用在地殼演變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地質構造(簡稱構造):是地殼或岩石圈各個組成部分的形態及其結合方式和面貌特徵的總稱。構造是岩石或岩層在地球內動力的作用下產生的原始面貌。

尺度:形成構造的構造運動也常稱為地殼運動,地殼運動通常很緩慢,以地質年代作為時間的尺度,但也有快速突變的運動,如火山噴發和**。 構造的空間尺度有大有小,大的構造帶縱橫幾千千公尺,小的如岩石片理甚至礦物晶格位錯,但通常所說的地質構造是較大尺度上的。

型別:構造的型別按構造形成時間可分為原生構造和次生構造原生構造,指成岩過程中形成的構造。

如岩漿巖的流面,沉積岩的層理等。 次生構造,指岩石形成後在構造運動作用下產生的構造,有褶皺,斷層等等。

一、構造作用的基本方式。

1、水平運動。

水平運動是地殼或岩石圈塊體沿水平方向的平移。有三種基本形式:相鄰塊體的背向分離;相鄰塊體相向匯聚;相鄰塊體剪下錯開。水平運動往往導致岩層的彎曲和斷裂。

測量儀器可精確岩石塊體水平運動的速度。

2、垂直運動。

垂直運動是相鄰或一塊體的不同部分做差異性上公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區上公升成為高地或山嶺,另一些地區下降為盆地或平原。

3、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關係。

同一地區構造作用的方向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地方的。某一時期以水平運動為主,另一時期以垂直運動為主。他們的運動方向都是可以改變的。

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是構造運動的兩個主導方向。實際上對於某乙個地區,常表現為既有水平運動又有垂直運動的複雜情況。

構造運動在整個地質歷史時期中都在不斷進行。新第三紀以來的構造運動常在地形、地物上儲存較好,人們常把新第三紀以來發生的構造運動稱新構造運動 ,中有人類歷史記載以來的構造運動稱現代構造運動。新第三紀以前發生的構造運動稱古構造運動。

二、岩石的變形與地質構造。

1、岩石的空間位置。

岩石的產狀要素:

走向:岩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交線的延伸方向稱走向,其交線叫走向線,圖3-1中的ab。走向表示岩層在空間的水平延伸方向,用走向線的地理方位角來表示(0°~360°)。

由於走向線有兩個延伸方向,故同一岩層的走向有兩個值,兩者數值相差180°。

地質學實習報告

實習地點 溫江金馬河 都江堰 映秀鎮 都江堰櫻花河 實習線路 金馬河 都江堰城區 映秀鎮 都江堰櫻花河 實習時間 2011年12月28日 指導老師 a 班級 1 姓名 2 學號 3 目錄第一部分緒論 一 實習環節3 一 實習綜述 二 實習路線 三 實習工具 二 實習情況4 三 實習目的及任務4 四 ...

地質學實習報告

學院 資源環境學院 班級 土管13級1班 姓名 王學忠 學號 20137323 任課教師 鄭子成 一實驗時間 2014年12月17號 二實驗地點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 金馬河大橋 汶川縣映秀鎮 都江堰紫坪鋪鎮都江村 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 三實驗目的 通過對實習路線附近的地質條件,使野外現象和課堂教學...

地質學實習報告

目錄1.前言 2.岩石 3.構造 4.地層 5.河流地質作用 6實習目的 7.實習儀器 6.觀察點的地質現象簡介 7.心得體會 前言普通地質學實習是學習普通地質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內容的之一,一 理論聯絡實際,應用所學理論知識來解釋實際地質現象,依據事實進行推論而不斷的建立位址思維的實踐性的學習。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