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世界地理

2021-03-03 21:15:32 字數 4915 閱讀 2877

初中地理知識要點(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

1、形狀:地球是乙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球體。依據: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例項,衛星**等。

2、大小: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公尺,平均半徑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約4 萬千公尺。

二、地球儀

地球的運動

自**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 自傳一圈是24小時,導致了晝夜更替現象。使不同經度的地區出現了時間差 。

公**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公轉一圈是一年,導致了季節的變化。

地球上的五帶

五帶範圍太陽光照射的特點氣候特徵

北寒帶北極圈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寒冷

北溫帶北極圈至北回歸線之間無極晝、極夜現象,無陽光直射現象四季分明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有陽光直射現象全年炎熱

南溫帶南極圈至南回歸線之間無極晝、極夜現象,無陽光直射現象四季分明

南寒帶南極圈以南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寒冷

注:從五帶分布來看,非洲最熱,南極洲最冷。

三、緯線的緯度

⑴、緯線:在地球儀上,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的圓圈叫緯線。

緯線有三個特點:

①、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②、緯線的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最後成乙個點);

③、自成乙個圓。

⑵、緯度:

①、赤道為0°,赤道以北為北緯(0°—90°n),赤道以南為南緯(0°—90°s)。赤道將地球平分南、北兩個半球。緯度數從赤道向北、向南逐漸增大。緯度最大值90°。

②、人們規定: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四、經線和經度

1、經線:在地球儀上,鏈結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圓。

2、經度:

⑴、經度的起點是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180°e);以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西經最大度數為180°。經度數從0°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⑵、180°經線:180°e和180°w是重合的經線。

⑶、任何乙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國際上規定20°w(西經)和160°e(東經)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兩個半球的分界線。如:

15°w位於東半球;165°e位於西半球。

3、地球上10條重要的經緯線

經線:1、0°經線: 也叫本初子午線。

2、180°經線: 日期變更線也叫日界線。東經180°經線盒西經180°經線重合。

3、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緯線:1、0°緯線: 也就是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線。

2、23°26'n :北回歸線

3、23°26's : 南回歸線

4、66°34'n :北極圈

5、66°34's :南極圈

6、90°n :北極; 90°s :南極

低中高緯度劃分

低緯度:0°~30°s、 0°~30°n

中緯度:30°s ~ 60°s、 30°n~ 60°sn

高緯度:60°s ~ 90°s、 60°n~90°sn

五、經緯網

1、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面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第二章地球的識別與運用

一、 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註記。

⑴、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椐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

b、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

c、在經緯網上應根椐經緯網所指的方向確定方向。

⑵、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又叫縮尺

圖上距離

①、比例尺 = ——————

實地距離

②、比例尺的方式:數字式如: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如: 圖上1厘公尺代表實地距離100千公尺;

0 1千公尺

線段式如:

③、比例尺的選擇: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如:學校平面圖應選擇較大比例尺;畫中國政區圖應選擇較小的比例尺。

⑶、圖例和註記:讓學生識記一些常用的圖例(見世界地理(上冊)p 27 面上的**或地圖冊p14)。

2、地圖的種類:等高線地形圖、有分層設色地形圖、政區地圖、交通地圖等。

二、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

海拔(絕對高度):某地點高出水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分層設色地形圖(直觀地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地形剖面圖

第三章陸地與海洋

一、世界的海陸分布

1、海洋與陸地:海洋佔71%,陸地佔29%。海洋彼此相連,而陸地被海洋分割成若干塊面積廣大的大陸及許多面積較小的島嶼。

2、七大洲:

⑴、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南美洲。

七大洲的名稱和基本輪廓(見課本p 32的圖)。

⑵、東半球的大洲:亞、歐、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南極洲位於南極圈內,地跨東、西半球。

⑶、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 面積最小大洲:大洋洲。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海拔最低大洲:歐洲。赤道穿過的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亞、歐兩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非兩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3、四大洋:⑴、面積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積最小,最淺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分布位置。

二、世界的地形

1、五種基本地形的特徵:

山地:海拔較高大於500公尺,坡度較陡,地面崎嶇。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海拔較低,相對高度小於200公尺,地面較崎嶇。如:中國的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較小,海拔較高,邊緣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較小,海拔較低,小於200公尺。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東歐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間低。剛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記山頂、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圖所示)。

注: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越緩。

三、海陸的變遷

1、地球表面形態處在永不停自的變化之中。如:**、火山等(地中海面積的縮小,紅海面積的擴大,東非大裂谷的擴張等都說明地球內部在運動)。

2、板塊構造學說:地球共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見課本p42圖)。

3、火山與**:世界上兩大火山、**帶:⑴、環太平洋**帶;⑵、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

第四章天氣與氣候

【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1、概念

(1)天氣:指某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況。如晴、雨天、氣溫高低等。

(2)氣候:指乙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如東部地區7月較悶熱等。

2、天氣與天氣符號(識別、了解)

【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1、氣溫的分布規律

(1)水平分布: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陸地公升溫快降溫也快,海洋公升溫慢降溫也慢;,夏季陸地上的氣溫高於同緯度海洋上氣溫,冬季陸地上的氣溫低於同緯度海洋上氣溫。

(2)垂直分布規律:海拔每公升高100公尺,氣溫下降0.6c。

(3)、年氣溫規律: 北半球一年當中平均氣溫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則相反。

(4)、氣溫日變化: 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叫氣溫日較差。

2、降水:

(1)、概念: 空氣中的水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雨形成的條件: ①空氣上公升冷卻,水汽凝結;②有凝結核;③水滴增大到能夠降落到地面。

(3)世界降水的的分布規律: 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少;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多西岸少;中緯度地帶內陸少沿海多;山地迎風坡多背風坡少。

【世界主要氣候型別】

1、世界氣候型別分布

(1)低緯度熱帶氣候:

①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公釐左右。主地分布地區: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②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全年高溫。一年分乾季(11—次年5月)和溼季(6月—10月)。如:非洲大陸。

④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全年炎熱乾燥,如: 西亞和北非。

⑤ 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南亞的印度半島和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全年高溫,降水隨季節有明顯變化。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2)、中緯度**帶季風氣候:

① **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東岸,多長常綠闊葉林,冬季溫暖少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 。如:

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② 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溫和多雨,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小,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3)、溫帶氣候:

① 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中緯內陸地區,降水稀少,氣候冬冷夏熱,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夏季,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都很大。

②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40°-60°n亞歐大陸的東岸,多生溫帶落葉闊葉林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如: 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等。

(4)、寒帶氣候:

① 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②極地氣候:⑴、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布有苔蘚和地衣等。⑵、終年嚴寒。主要分布北極地區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世界地理

初中地理知識要點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一 地球 1 形狀 地球是乙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球體。依據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例項,衛星 等。2 大小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公尺,平均半徑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約4 萬千公尺。二 地球儀 地球的運動 自 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自傳一圈是2...

世界地理知識點總結

世界地理概況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世界的國家和地區。第一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一 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 世界海陸分布 陸地佔29 海洋佔71 大陸 亞歐 最大 非洲 北美 南美 南極 澳大利亞六塊大陸 島嶼 面積較小的陸地格陵蘭島 世...

世界地理知識點總結

世界地理概況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世界的國家和地區。第一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一 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 世界海陸分布 陸地佔29 海洋佔71 大陸 亞歐 最大 非洲 北美 南美 南極 澳大利亞六塊大陸 島嶼 面積較小的陸地格陵蘭島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