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第一章及第三章知識歸納

2021-03-04 09:29:07 字數 4680 閱讀 5201

高一化學第一章及第三章知識歸納及模擬訓練

二. 教學目標:

1. 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等重要的基本概念;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重要規律以及上述概念、規律的綜合應用。

2. 電解質、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等重要的基本概念;電離的規律,離子反應的型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等規律的綜合應用。

3. 以「物質的量」為橋梁進行的有關物質的質量、氣體體積、物質的微粒數、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計算。

4. 阿伏加德羅常數問題。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度等有關溶液組成的計算。

三. 知識分析:

(一)知識歸納及基本概念

1. 化學反應的分類

2. 氧化還原反應中有關概念及其關係:

生成物3. 電解質

*注:物質電離是需要外界條件的

*注:相關知識包括

4. 離子反應

5. 物質的量

(二)方法規律

1. 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總結

(1)物質氧化性或還原性強弱

① 氧化還原反應發生的方向

氧化劑 + 還原劑還原產物 + 氧化產物

強氧化性 + 強還原性弱還原性 + 弱氧化性

② 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③ 非金屬活動性順序

f cl br i

(2)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的規律

① 反應順序:

當一種氧化劑同時遇到了多種還原劑時,還原性最強的首先被氧化

② 電子守恆:

任何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得電子總數,一定等於還原劑的失電子總數。

③ 「鄰位不反應」規律

具有相鄰價態的同種元素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④ 「化合價不交叉」規律

具有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反應時,該元素的化合價不能交叉換位。

(三)有關離子反應規律的總結

1. 判斷離子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的方法——六查

查反應本質、查物質拆分、查三個守恆(原子、電荷、電子)

查條件符號、查離子比例、查量的關係。

2. 離子間不能共存的原因:

*注:(1)關於離子間不能共存的規律,我們還將在今後的學習中進一步完善。

(2)已知條件中特別提到顏色時,決定了某些離子不能存在:(黃)、(黃)、(紫)。

【典型型別題】

(一)氧化還原反應

1. 基本概念的考查

[例1]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應方程式,用線橋標出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註明氧化劑和還原劑。

(1)水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2)硫酸做氧化劑

(3)氧氣氧化某種非金屬單質

(4)非金屬氧化物作還原劑

解析:緊扣概念:氧化劑得價、還原劑失價;熟悉反應原理,對號入座。

答案氧化劑還原劑

(1(2)(稀

(3(4 2. 反應規律的考查

[例2] 在的反應中,當有電子發生轉移,被氧化的氯原子與被還原的氯原子的原子個數比為( )

a. b. c. d.

分析:此題關鍵是弄清氧化劑中+5價的氯在還原產物中的價態,有下面兩種結果

得(1) 錯失得

(2對失

(1)錯在違背了化合價不交叉的規律,在分析清楚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氯原子後,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答案:c

3. 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

[例3] 常溫下,可以發生下列三個反應:

(1)(2)

(3)由此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中還原性最強

b.、、、中氧化性最弱

c.不能向右進行

d. 還原性

解析:氧化還原反應發生的方向為: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弱氧化劑+弱還原劑。

答案:c

4. 典型計算

[例4]離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把離子氧化為,若反應後變為離子,且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則值( )

a. 4 b. 3 c. 2 d. 1

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多數不必書寫完整的化學方程式,只要抓住「氧化劑得電子總數=還原劑失電子總數」這一守恆規律,即可判斷有關元素的化合價。

答案::得 :失

即2(二)離子反應:

1. 概念辨析的考查

[例5] 有下列物質① 石墨;② 銅絲;③ 氧氣;④;⑤ 食鹽;⑥ 稀;⑦ 水;⑧;⑨ 金剛石,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 能導電的有b. 屬於電解質的有⑤⑥⑦⑧

c. 屬於強電解質的有d. ①②③⑨既不是電解質又不屬於非電解質

分析:a. 弄清能導電與能電離的關係;b. 電解質務必屬於化合物(純淨物);c. 分清能溶與能電離的差異;d. 非電解質也必須是化合物。

答案:c、d

2. 離子方程式書寫的考查

[例6] 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更正:

(1)與反應:

(2)與稀反應:

(3)實驗室用和製:

(4)溶液與稀反應:

(5)過量,通入少量溶液中:

(6)溶液與反應:

分析:(1)拆分錯誤:為弱電解質。

(2)原理錯誤:生成

(3)不能書寫離子方程式

(4)比例錯誤:應帶有、也是

(5)量的錯誤:少量與過量反應生成

(6)電荷不守恆:反應前3+,反應後4+

答案:(1)

(2)(3)無法書寫

(4)(5)

(6) 3. 電荷守恆的考查

[例7] 在一定條件下,和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1)中r元素的化合價是

(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是

分析:(1)離子方程式「」號兩邊電荷總數應相等,由此,可知,則中r應為+5價。

(2)題中由可知r為+5價,又由可知r為價,需要同學們對於非金屬元素正、負價的成因有一定的了解,去除干擾項+5價,可知r最外層的電子數為7。

答案:(1)+5 (2)7

4. 離子共存的考查

[例8] 在和的無色透明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b.、、、

cd.、、、

分析:認真審題,提煉條件:(酸性)、(鹼性)、無色、共存。

a.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b.與生成

d.紫色,與生成沉澱

答案:c

(三)物質的量有關計算

1. 基本概念的計算

[例9]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常溫常壓下,11.2l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

b. 活潑金屬從鹽酸中置換出,電子轉移數為。

c. 溶液中,的濃度為。

d. 在標準狀況下,0.5na個氧氣分子所佔的體積是11.2l。

分析:此題對物質的量的求算,從多方面進行考查,這裡介紹乙個涉及物質的量的「萬能恒等式」,該恒等式在解答有關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摩爾質量、物質質量、氣體體積、粒子數以及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問題可以有條不紊。為:

答案:a

2. 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的考查

[例10] 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在120℃和一定壓強**積為,點燃後發生反應,待恢復至原來溫度和壓強時,測得其體積為。原混合氣體中氫氣和氧氣的體積各是多少公升?

解析:這是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進行討論計算的能力考查題,比較快速的解法是「差量法」。

答案:解:設參加反應的體積為,體積為

(氣)2 1 21

x y

情況一:當與恰好完全反應時:

情況二:當過量時,全部參加反應:

情況三:當過量時,全部參加反應

3. 關於天平平衡問題的討論

[例11] 在托盤天平兩盤上,各放有一杯等濃度、等質量的稀,調節天平平衡後,往各杯內放入等質量的和,使其充分反應後,如果有如下情況時,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1)兩邊金屬都完全反應而溶解,天平是否平衡?

(2)兩邊金屬都有剩餘,天平是否平衡?

(3)其中一杯中金屬有剩餘,則剩餘的金屬是什麼?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天平平衡問題的解題思路——抓本質,即燒杯內增重是否一樣!酸和金屬相對量可有下列三種情況:

(1)酸完全反應,放出氣體相同。

a. 加入物,質量相等天平仍平衡

b. 加入物,物質的量相等,質量不等天平不平衡

(2)酸過量,金屬完全反應。

a. 加入物,質量相同,放出氣體不同天平不平衡。

b. 加入物,物質的量相同,質量不等,放出氣體不一定相同,要考慮增重是否相等。(金屬價態不同造成)

(3)加入的一種金屬過量,另一種金屬量不足。

a. 加入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放出氣體不同,天平不平衡。

b. 加入物質的量相同,要考慮增重是否相等。

答案:明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量的關係:

(稀) (稀)

設每杯內各有,

,由方程式可知:

(1)兩種金屬都溶解時,兩邊放出氫氣分別為和,因,所以天平不平衡。

(2)兩種金屬都剩餘時,說明量不足,兩邊放出氫氣都是,所以天平平衡。

(3)若一種金屬有餘,剩餘的一定是,因為,這裡有兩種情況:

① 當時,即,剛好溶解完,fe剩餘,兩邊放出h2都是,天平平衡。

② 當時,即,則zn全溶解,fe有剩餘,兩邊放出h2分別為和,則天平不平衡。

【模擬試題】

一. 填空題:

1.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本質區別在於( )

高一化學第一章知識總結

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 一 化學實驗安全 1 1 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並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 吸收或點燃.溶解 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2 燙傷應立即塗抹燙傷膏。3 濃酸撒在實驗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 中和,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酸...

高一化學第一章總結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小結 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1 過濾 a 作用 分離固體 不溶性固體 和液體。b 操作要點 一貼 濾紙與漏斗內壁緊貼 二低 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 溶液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 上面燒杯緊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在三層濾紙 漏斗下端靠燒杯內壁 c 主要儀器 漏斗 濾紙 玻璃棒 燒杯,鐵架臺 ...

高一化學第一章試題

高一化學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 單元測試 高一 班姓名 學號 成績 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n 14 cl 35.5 一 1 在下列實驗操作中 過濾 蒸發 溶解 取液體試劑 取固體試劑 移液。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bcd 2 下列說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