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2021-03-04 09:30:33 字數 1088 閱讀 6436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數學能力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穫。它既關注學生當前的發展,又關注學生未來、可持續的發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展。

我在從事多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其有效性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重視情境創設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教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圍繞教學目標和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

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你知道些什麼」等問題。例如一年級教學「9+4=?」,出示情景「小猴子數桃子,筐內有9只桃,外面還有4只桃,一共有多少只桃子」讓學生領悟「湊十法」。

關鍵要讓學生明白:筐內再加1隻後,有10只,外面還有3只,這樣變成「10+?= ?

」的演算法,從而明白其算理。

二、確保知識有效性

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重要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目前還是不懂的,但學後馬上能奏效的內容。要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的,學了就能用。

教學內容是否有效與學生的狀態有關。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第二,學生的智慧型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型,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型。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熟練的知識才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有效知識,是智慧型的象徵。

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的、深思熟慮的、實在且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於有效知識量。

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所以作為教師必須熟悉小學數學十二冊教材,對其中的知識點及學生掌握的重難點要胸有成竹,這樣才能確保課堂的有效性。

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提問有效性的研究」

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說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 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活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新。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 引領和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好的課堂提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用學生思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平時的聽課過程中,發現我們的...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摘要 有效教學是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追求的目標,所謂 有效教學 就是指 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應試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潮流,必須向素質教育轉型。素質...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看法

作者 楊麗莎 讀寫算 教研版 2013年第04期 摘要 文章結合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實際,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原因 對策。從而,為農村小學數學提供乙個有效參考,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為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開啟乙個新的局面。關鍵詞 農村 數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