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師學習共同體的若干實驗與體會

2021-03-04 09:33:13 字數 4703 閱讀 5446

關於教師學習共同體

的實驗與體會

福建省福州金橋高階中學

《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組

陳雷鳴陳奕良

2023年4月29日·廈門

福州金橋高階中學是經福州市審批的、由省首批示範學校福州八中協辦的、市直屬民辦高階中學。五年來,我校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人人成功,個個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從嚴治教」的辦學原則;依託名校品牌,走協作辦學之路;依靠校本教研,走教師成長之路;借助成熟管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學校現承擔國家、省、市**教科研課題四個。

2023年5月,我校申報的《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批准立項,近一年來,我校開展了課題的實驗工作和一些理論上的探索。現就課題中「教師學習共同體」的若干情況匯報如下:

一、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實驗

學校應成為學習共同體,不僅要求把學校建成學生相互學習成長的地方,而且也要求學校成為校長、教師們相互學習成長的地方,還要求學校成為家長參與教育教學與相互學習促進的地方。學校學習共同體有四大內涵。教師學習共同體,是其中乙個最為重要的支撐。

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目標,緊緊圍繞學生學習需要和教學的實際困難與問題,使教師承諾共同的理念與目標,並承擔責任、相互支援、共享經驗、協同學習的組織。

但是教師學習共同體,並不是乙個固定的組織與團體,而是以教育教學中問題為背景,依據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由學校組織起來(有時也可以是經學校認可的自發組織)的形式多樣而又靈活的教師學習群體。例如,我校就有各種非正式組織結構性質的專業學習團體。例如,教學改革團體(公開課、優秀教師工作室)、課題研究團體(各課題組)、**學習團體(學校**、個人部落格)、問題研究團體(專題研討會)等。

1.建設多樣性的教師學習共同體。

新課程極為重視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活動,認為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校就把這兩大活動作為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最基本構件。

⑴「公開教學」共同體。一年兩度的青年教師公開教學活動,已成為我校的定例。本學年以來,校級公開教學開課教師80人次,全校聽課2100人次;集備組活動80場,教研組評課30場,校級評課總結4場。

青年教師在老教師和年青夥伴的指導、協作下,圍繞著主題(課堂教學有效性、「情—導—探—評」教學模式、同課異構、情景創設、合作**、多元評價)進行課題課型選擇、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制定、課後反思評議,甚至激烈的爭論、甄別與補充,通過備課、試上、試評、改課、再上等過程,互幫互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⑵「專題研討」共同體。專題研討活動,也是我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而且持恆不衰,頗富成效。2023年「5·18」我校首次市級公開教學活動及同時召開的《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科研論壇》,就受到國家督學、福建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馬長冰、中國教育協會副會長張大展、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鄭勇等領導專家的高度讚揚。

此外,我校每學期三場異地召開專題研討會,也是校本教研的亮麗風景。我校先後在武夷山市、福安市、泰寧縣、將樂縣、東山縣召開過教學工作研討會、德育工作研討會、心理教育工作研討會,每場研討會均有80人以上相關人員參加,大會發言、小組討論參與率達百分之百。通過每場專題研討,教師們對德育、心育、教學所涉及到各方面問題的認識與理解,有了跨越式的進步。

⑶「培訓講學」共同體。校長是教師學習共同體中「首席學習者」。我校陳雷鳴校長就在「校本培訓」中扮演著亦「官」亦「民」的角色,身體力行。

僅以本學年度為例,他在全體教師每週例會上作10場培訓講話。其中「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專題四場,《規範、內涵、發展》、《積極穩妥推進高中新課程,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培訓講話6場。此外,我校德育處、教務處、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教研室等處室主任每學期也作了關於本部門工作培訓講話2-3場。

尤為可貴的是,我校還為優秀青年教師(佔全校青師20%)搭建講學平台。現已有5位優秀教師向全校青年教師作了講學,他們用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探索經歷和深沉的積澱,作深入淺出的陳述,與其他青年教師作心與心的交流,激發青年教師探索教育教學的勇氣,使青師們對自已的困惑,也有柳暗花明的豁然開朗,從而把同行的經驗和感知化為已有,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提公升。

這一型別共同體的學習,學校每學期發給每位老師一本《學習筆記本》用於教師記錄培訓、講學的內容,撰寫反思心得,並留作相關討論會的發言材料。學期結束,該筆記本作為檔案材料,存入「教師成長記錄袋」備查備用。

2.建設創造性的教師學習共同體。

教師共同體的形成是基於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困難與問題的需要,由「校本問題」而形成的學習主題,對教師才具有挑戰性和吸引力,教師在這樣的共同體中才有用武之地,其創造性才能在學習共同體中得以發揮。

⑴「優師工作室」共同體。為了徹落實市教育局「關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當人民滿意的教師」的精神,培養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最大限度地發揮優秀教師的示範、指導、輻射作用,學校啟動了「優師工程」,同時成立「優秀教師工作室」,並在學校**開闢「優秀教師工作室」欄目。這是乙個教師優質資源的組合,是乙個特別的教師學習共同體。

在這個共同體建立之前,單個教師「散落」在全體教師中是「萬綠叢中一點紅」;而今,各個教師凝聚的群體,則是「萬綠叢中一片紅」了。「一點紅」與「一片紅」,優秀教師所發揮的創造力,當然相去甚遠。除了優秀教師自身素養優秀,校本問題挑戰之外,榮譽稱號的激勵,你追我趕的競爭,優勝劣汰的壓力,豐厚待遇的激賞,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而這些因素,恰恰就是「優秀教師工作室」這個共同體所特殊造就的。

近年來,許多優秀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已變為可觸可摸的佳績。兩位教師晉公升中學一級教師(市批),一位語文教師教學**獲全國一等獎;一位政治老師教學**獲全國一等獎,四位語文老師分別獲得全國「寫作杯」作文比賽指導

一、二等獎;一位老師獲省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比賽三等獎;一位**老師**獲得省二屆藝術教育**評比一等獎,教案獲市**教育教學系列競賽活動二等獎;一位語文教師教學設計獲市級二等獎,課件獲得市級教學多**課件評比優秀獎;一位政治老師教學**獲市高中組三等獎,三位老師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許多參加校級公開教學活動的優秀教師,憑著獨特的教學設計,生動形象的情景創設、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和靈活多元的課堂評價,屢屢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本學期又有三名優師的公開課,被推薦到市級參賽。

在全校講學中,優秀教師奮勇當先。趙**老師《調控學生的課堂心理環境,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以教學心理學知識為經,以化學課堂教學親歷為緯,編織出富含創造智慧型的講學內容,給參聽者以極大啟迪。

⑵「**學習」共同體。如果說,「優秀教師工作室」學習共同體發揮了優秀教師的創造力,那麼我校「**學習」共同體則讓全校全體教師發揮更大的創造智慧型。

教育資訊化是資訊時代和新課程背景下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教育部明文規定要「推進教育資訊化」,這在我校並不是「花瓶」的擺設,而是實用的「利器」。

福州金橋高階中學**(開通30個頻道,涵蓋我校全部教研組、集備組和年段組,涉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各個領域,每天都更新教育教學相關資訊、資料、文章。現已上傳各類材料兩萬五千多個。在全省學校有正式網網域名稱的**綜合名次評價中,穩居福建第二名。

多**教學常態化,讓學生通過校園網進行**學習,這又是我校的乙個亮點。數學教研組《數學追求》**是全校建立最早、最為閃亮的乙個。語文組《高考語文**總複習》、地理組《高考**》、歷史組《史海拾貝》部落格等等,都是老師創造性勞動結晶,都是學生跨越時空採蜜的「花源」。

我校**學習共同體,是教師發揮創造力的用武之地,較理想地解決了學生學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和教師教學中的許多困惑。「**學習」共同體,已代表著我校現代教學的先進性和創造性.

二、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體會

在近一年的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應有「五性」:

(1)引領性。學校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就要構建教師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長的專業學習關係,而能促成和支援這一關係形成的至關重要的人物是一校之長。校長的引領作用體現在:

①理念明確。對教師學習的共同體,校長的理念非常明確,這就是將學習的目的直接指向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習的需要直接來自於教學中的問題;使教學實踐成為學習資源,使教學實踐為教師學習提供直接的、生動的案例與素材;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反思教學實踐

②校長是「官」。校長應是學習領導者,重視學習的價值,關注學習的需要、創造學習的環境、鼓勵學習的發生、支援學習的行動;校長還應是首席學習者,身為士之先,才能帶兵打仗。

③校長非「官」。校長應是學習的參與者,應當以「成員」而非「**」的角色與教師一塊學,真正做到共同學習、共同領導。

(2)基礎性。促進教師發展,實現教師價值追求,這是教師個人目標。以教師發展促進學生發展,振興學校,為學校教育事做出貢獻,這是學校的目標。

教師個人之間目標一致,教師個人目標與學校目標一致,這是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基礎。一年來,我校陳雷鳴校長在07年暑期培訓會議;開學後的每週教工例會做10場培訓講話,其講話核心內容,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學校「規範、內涵、發展」三大任務。這一核心理念,是學校發展的目標,是全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需求。

有了這一目標高度的一致,教師才能參與共同學習,才能有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存在;捨此,教師學習共同體,則難以存續。

(3)自覺性。教師服務的物件是學生,教師的天職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個性差異極為豐富、極為複雜的群體。

基於學生成長,教師每天都要在師德、愛生、敬業、專業等方面勤練內功,形成內驅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基於這種認識,教師才有參與學習共同學習的自覺行為。如果僅是遵從行政命令,附和「**式」的結合,都將是「出工不出力」的應付。

我校數學組上學期8場的講學活動,以學生實情為案例,以新課程教學法為視角,以解決問題,分享經驗為目標,使全組18名數學教師定時、定點參與其中,活動十分紅火。

面對今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的新趨勢和來自廣大師生的困惑和期盼,參聽福州市語文中心組成員、福州八中名師丘實真《08高考作文新動向及其對策》的講座,就成了語文組全體教師的自覺行為。

(4)合作性。教師之間積極依賴,互相尋找專業支援,共同構建一種促進學習與發展的合作性同事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每乙個教師不僅關注「我的教學」,同時還與他人一起構築「我們的教學」。

我的共同體故事 教師

搭建平台,凝聚心靈 為了發揮各個教師優質教學科研資源,共同推進學校教科研的發展,實現教育教學均衡化。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我們解留學校全體教師成立了學校發展共同體。開學伊始,我們學校全體老師就一起利用辦公時間來進行課堂教學學習交流研究。我們每人的臉上洋溢著對於更多課堂科學教學的嚮往。我們每人作為共同體...

基於學習共同體的城鄉統籌教師培訓新策略

摘要 基於學習共同體的教師培訓有利於城鄉教師共享優質培訓資源,有利於激發城鄉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主體性。要發揮學習共同體在城鄉統籌教師培訓中的作用,就需要加強學習共同體的團隊文化建設,根據城鄉教師的實際需要建立不同型別的學習共同體,組織策劃形式多樣的學習共同體活動,建立健全教師共同體學習機制,為學習共...

打造學校學習型共同體的實踐與思考

實驗中學 劉明林昶莊玉林 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主體,也是教育教學問題的發現者 探索者 實踐者和問題的解決者,是提公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和根本。因此,不斷提公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情,是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