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製作和施工方案

2021-03-03 21:34:19 字數 4094 閱讀 6812

23.6 鋼結構製作和安裝施工方案

1.鋼結構施工程式

2、鋼結構製作

2.1 準備工作

2.1.1施工預製場地應鋪設一座~30×10m2鋼平台,放樣、製作、型鋼焊接在鋼平台上進行,焊接區搭設防風防雨棚。

2.1.2材料的檢驗及矯正

(1)施工圖紙及其它技術檔案齊全,施工圖已經過會審。

(2)技術人員已向有關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3)材料齊備,勞動力安排合理。

(4)預製現場應具備滿足施工要求的平台,半自動切割機、起重機、電焊機、噴砂裝置等生產裝置、設施。施工現場道路暢通、場地平坦、電力滿足要求。

(5)參加施焊的焊工必須有相應位置的焊工合格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6)製作、安裝和質量檢查所用的鋼尺等檢測器具應具有相應的精度,並應檢定合格。

(7)安裝前,基礎已交接並驗收合格。

(8)矯正後的鋼材表面,不應有明顯的凹面或損傷,劃痕深度不得大於0.5mm,鋼材矯正後的允許偏差應按下表規定執行。

2.2 放樣

放樣工作必須在放樣平台上進行。

放樣所用的鋼尺、量具須經計量部門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筋板及支承、剪刀撐部位,必須放樣核對。

下料前,必須熟悉圖紙,並核對單件圖與總圖是否相符。

放樣和號料應根據工藝要求預留製作和安裝時的焊接收縮量及切割加工餘量。

放樣的允許偏差如下:

2.3下料

2.3.1下料前準備

下料前必須熟悉圖紙,並複核單件圖與總圖是否相符。

筋板及支承、剪刀撐必須放樣核對。

根據單件圖複核下料排板圖尺寸是否相符。

下料所用的鋼尺量具須經計量部門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零件切割前,將鋼材表面區域內的鐵鏽、油漆等處理乾淨。機械剪下的零件其剪下線與號料線的偏差不大於2mm,且要清除毛刺。

2.3.2切割截面與鋼材表面不垂直度應不大於鋼材厚度的10%,且不得大於2mm。

2.3.3機械剪下的零部件,其鋼材厚度不宜大於12mm,剪下線與號料線的偏差不大於2mm,且要清除毛刺。

2.3.4板材及h型鋼製作下料採用半自動切割機下料,嚴禁使用手工切割,確保切割精度。氣割後清除熔渣和飛濺物。

2.3.5 h型鋼製作下料切割是關鍵,嚴格控制號料尺寸及切割精度是保證h型鋼幾何尺寸關鍵工序,號料時要考慮切割的加工餘量和焊接收縮餘量,板寬方向應預留2mm收縮餘量,板長方向應預留3mm收縮餘量。

翼板邊緣光潔度達到▽3。

2.3.6鋼板的切割方法:

在切割線上每隔1公尺留40mm不割,待全部切割完冷卻後,再切餘下的部分,如鋼板從邊緣開始號料,在邊緣需留10mm切割一次,使板材兩邊能夠均勻受熱以保證板材切割後的平直度,具體切割方法如下:

2.3.7 氣割下料後允許偏差如下:

2.3.8切割面外觀及缺陷原因:

2.3.9切割注意事項

切割完成之鋼材須記號並分類堆放在支墊上,同時作好防潮、防濕、變形措施;

主構件取板與鋼板延壓方向一致;

禁止在切割鋼板上行走,減少切割傷痕;

特長或窄鋼材切割須兩邊同時加熱,防止切割變形;

操作人員操作時,帶安全眼鏡及保護手套,並防止火花濺飛傷人;

切割渣及毛邊,以鏟刀或角磨機去除;

切割線一律在畫線外側, 以確保寬度精度;

切割時割炬須垂直,並向移動方向傾斜(0~10);

火嘴與鋼板距離為0.028t+3.64m/m,約3~6m/m;

切割之熔渣得自然剝離,或以鏟刀稍用力鏟即剝離。

2.3.10 鋼材表面缺陷修補方法

2.4制孔

制孔採用台鑽鑽孔,嚴禁採用割孔。

鑽孔應垂直材料面。

孔與鋼材面垂直,並成圓柱形;

鑽孔或沖孔所產生的毛邊、凹凸以砂輪機磨平。

2.5h型鋼製作

本工程中鋼結構如有h型鋼需要製作,其h型鋼的製作質量直接關係到鋼結構的最終安裝質量,根據以往h型鋼製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技術,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控制:

翼板和腹板應採用半自動切割下料,並留有切割餘量。

翼板和腹板放樣、號料、切割後,應經過充分整形,消除板材的切割變形,特別是側彎的影響,對於較寬的翼板和腹板,應上滾床較平,防止波浪變形出現。

h型鋼組焊:由於大批製作,為了保證組對效率和精度根據公司以往的施工經驗,應製作以下胎具:

裝配按順序進行:裝配前應調好裝配胎具

使腹板厚度中心對準翼板寬度中心,然後按順序先放腹板1,次放翼板2,再放翼板3,打緊夾具校準幾何尺寸後點焊,脫胎後待焊接。

h型鋼焊成型後,易出現翼板角變形,較長的h型鋼還將產生撓曲變形,可以採用火焰法矯正,若條件許可,可以採用壓力機矯正。

h型鋼組焊之前必須有合格的焊接工藝,對首次採用的鋼材、焊材、焊接方法等,應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焊工必須具有相應資格的合格證之後方可施焊,為保證焊接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h型鋼焊接採用自動焊工藝。

h型鋼成型後的允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2.6加工變形矯正作業要領

2.6.1 冷矯正:

(1)冷整形多採用機械裝置油壓機及輥輪矯正機,構件或部材變形之機械裝置。

(2)矯正必須將變形之部位或整體矯直並達成規定之容許精度。

2.6.2 加熱矯正(熱整形):

一般部材之矯正,以冷矯正為原則,但構件之區域性變形,正常之方法則採用熱整形。

2.6.2.1拘束小之部分變形矯正採用加熱空冷法;

2.6.2.2拘束大之部分之變形(焊接變形)之矯正採用加熱水冷法,急速加熱.

冷卻之矯正效果較佳。但鋼材需依其材質作加熱溫度之必要管理.

水冷之加熱溫可到850℃唯加水冷卻時之溫度應為650℃較適。

對加熱及冷卻之溫度管理應重視並作妥善管理。

區域性變形,使用下列4種方法進行矯正:

點加熱;加熱;面形加熱;加熱+錐面形並用

2.6.2.3注意事項

矯正作業由經驗豐富之技術人員進行矯正;

加熱矯正採水急冷,最高加熱溫度為900℃;

加熱矯正採空冷卻,最高加熱溫度為750℃;

加熱矯正採加壓冷卻,最高加熱溫度為550℃;

點加壓直徑20-30m/m,點間距為60-90m/m;

20m/m以上中厚板,得輔以千斤頂進行矯正;

鋼板與火焰加溫槍,間距10-20m/m;

鋼板承載荷重時,禁止進行矯正。

2.6.2.4變形矯正之檢查重點

冷矯正(機械)矯正時,部材之變形部分,應注意無區域性變形之確認;

加熱矯正(熱整形)之加熱溫度管理要確實;

加熱水冷時之溫度管理;

高張力螺栓之摩擦面之加熱部分無紅色生鏽;

構件經整形完成後,精度之確認。

2.7梯子欄杆製作、安裝

梯子欄杆下料要求安裝偏差如下:

2.8.焊接施工

2.8.1我公司有成熟的焊接工藝評定,施工前將按照工藝評定制定焊接工藝,其焊接工藝按《建築鋼結構焊接規程》、《鋼製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規程》、其效能應符合《gb/t5117-1995》規定。

2.8.2焊接材料選用:根據圖紙設計要求。

2.8.3焊接人員必須持有相應材質相應部位的合格證。

2.8.4焊接要求

焊接時,不得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鏽的焊條和受潮結塊的焊劑及已熔燒過的渣殼。

焊接表面應乾燥,表面氧化層必須用鋼絲刷清除,在焊接過程中焊接部位不允許振動,必須採取一定的反變形措施。

颳風下雨天氣必須採取防護措施方可進行焊接。

焊接必須採用小規範電流。

焊工施焊前,應複查結構的組裝質量及焊縫區的處理情況,如不符合要求應修整合格方可施焊。

梁及柱上的構件焊接要對稱同時進行,以防構件側彎。

對接接頭、t形接頭、角接接頭、十字街頭等對接焊縫及對接和角接組合焊縫,應在焊縫的兩端設定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質和坡口形式應與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縫長度:埋弧焊應大於50mm;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應大於20mm。

焊接完畢應採用氣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並修磨平整,不得用鎚擊落。

焊接時,焊工應遵守焊接工藝,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焊縫出現裂紋時,焊工不得擅自處理,應查清原因,訂出修補工藝後方可處理。

焊縫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數,不宜超過兩次。當超過兩次時,應按返修工藝進行。

焊接完畢,焊工應清理焊縫表面的熔渣及兩側的飛濺物,檢查焊縫外觀質量。檢查合格後應在工藝規定的焊縫及部位打上焊工鋼印。

2.8.5摩擦面的處理:如鋼結構採用高強螺栓連線時其構件間接觸面必須做摩擦面處理。

電爐廢渣鋼結構製作和安裝施工方案

1 工程概況 1.1 江銅電爐廢渣 技改工程鋼結構由粗碎轉運站 鋼粉礦倉庫以及粉礦倉庫主體鋼結構 4號轉運站 5號轉運站 皮帶廊下部鋼結構等組成。1.2 粗碎轉運站結構底部標高 0.500m頂部標高14.200m。1.3 粉礦倉鋼柱底部標高7.000m,鋼倉庫底部標高8.500m倉庫頂部標高14.5...

鋼結構製作施工方案

山東冠洲股份 20萬噸連續熱鍍鋅機組工程專案 鋼結構製作 安裝施工方案 連續退火爐 鋅鍋及鋼結構製作 安裝 黃石山力塗鍍層工程技術 冠洲股份 工程專案經理部 2002年 11 月 25 日 冠洲股份 20萬噸連續熱鍍鋅機組工程專案 9 施工平面布置 9 1 利用業主方提供的現場辦公室 工具房 現場材...

鋼結構製作安裝施工方案

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 三灘人工骨料生產系統工程 合同編號 jpic 200620 系統鋼結構製作與安裝 施工方案 批准審核 編制二 八年四月 目錄施工檔案申報審簽意見單 1 一概述 1 二場地規劃布置 1 三鋼結構製作 1 1 下料 1 2 矯正與成型 1 3 螺栓孔及結合面的加工 2 4 鋼結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