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設計說明

2021-03-04 09:34:41 字數 4135 閱讀 8943

第一部分:路基設計說明

一、 設計依據

路基設計按jtj 011-94 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設計規範

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設計規範

jtj 016-93 公路粉煤灰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範

jtj 017-96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範

jtj 018-96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範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範

jtj 014-97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範

道路類別:四級公路

路幅全寬: 6.5m;

設計車速:20km/h;

荷載:公路-ii級。

二、 路基橫斷面布置、加寬及超高方式

本專案為四級公路,採用雙向2車道設計。路幅全寬為6.5m。其中,行車道6m,土路肩0.5m。

行車道橫坡為2%(雙側排水),土路肩橫坡為3.0%。

本道路所有曲線地段,路基面均設定加寬加寬詳見加寬表。

三、 路基壓實標準

土質路基壓實度要求如下:

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定。路槽底面土基設計回彈模量值宜大於或等於20mpa。特殊情況不得小於15mpa。

四、路基排水及加固防護工程

本路段路基排水採用道路外側邊溝排水。

在挖填方路段設定截水溝等措施

五、 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時,應清除地表鬆土,路堤邊坡高小於8m時按1:1.5填築,大於8m時應留2.

0m寬平台後按1:1.75坡率填築。

路塹開挖坡率應參照既有邊坡施工,但弱膨脹土土質邊坡不得陡於1:1.5,軟質岩層邊坡不應陡於1:

0.75。

對稻田、水塘地段,應視具體情況採用排水疏幹、挖淤、回填素土,再進行路基壓實施工。

路基施工應按《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要求辦理。未盡事宜按相關規範規定辦理。

六、 用地

本路段路基用地按邊溝或截水溝外緣以外1.0m徵地。

第二部分:路面設計說明

一、 設計原則及依據

1、設計原則

本路段路面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設計根據使用要求以及氣候、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並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選材、方便施工、利於養護、節約投資的原則,進行路面結構的設計。

2、設計規範、規程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設計規範

jtj 016-93 公路粉煤灰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範

jtj 017-96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範

jtj 018-96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範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範

3、設計標準

1) 道路等級:四級公路;

2) 設計車速: 20km/h;

3) 設計標準軸載:

4) 路面結構型別:混凝土路面

5) 設計使用年限:20年

6) 自然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區劃v2區,即四川盆地中濕區。

路面設計引數取值表(水泥砼)

c路面結構

設計原則:根據業主意見,公路採用瀝青混泥土路面,結合原路狀況分別採用以下路面結構形式。泥結碎石路基的土基回彈模量取e0=40mpa。

水泥砼路面組合及路面各結構層厚度取值如下:

30cm混泥土路面、10cm貧混泥土基層、10cm石灰土墊層。

2、材料要求

(1)混泥土路面材料技術要求

根據業主要求,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全部採用商品混凝土。

(2)混泥土面層

水泥: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矽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均可。宜選用初凝時間6小時以上的42.5級水泥。

碎石:碎石用粒徑大於6cm的卵石軋制,碎石壓碎值≯35%,最大粒徑≯37.5mm。

水泥穩定碎石7天浸水抗壓強度≥3mpa,壓實度≥97%(按重型擊實標準)。水泥穩定碎石的級配要求如下:

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的級配範圍

水泥劑量:基層水泥劑量應以各自的7d齡期無側限抗壓強度控制並通過配合比試驗確定(基層不大於5%)。(在施工過程中,強度滿足要求的範圍,水泥劑量不得再認為調高比例),應盡可能通過調整級配組成來達到滿足強度的要求,從而減少收縮裂縫的產生。

3、設計彎沉值

採用多層彈性體理論編制的專用程式進行結構厚度計算,下表為通過計算後採用的結果,路面結構各層彎沉值如下:

路面竣工驗收彎沉值(1/100mm)

(彎沉值採用標準車雙輪組單軸100kn,輪胎壓強為0.7mpa,單輪輪跡當量圓半徑為10.65cm測試。)

(4)材料要求

a.瀝青混泥土材料技術要求詳見規範

b.4.5mpa水泥混凝土面層材料技術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板採用42.5級普通矽酸鹽水泥混凝土,28d齡期的彎拉強度要求≮4.5mpa。

水泥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效能等路用品質要求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 f30-2003表3.1.2的規定。

見下表。

水泥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指標

粗集料應使用質地堅硬、耐久、潔淨的碎石並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 f30-2003表3.3.1的要求。見下表。

碎石技術指標

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級的統料,應按最大公稱粒徑的不同採用2~4個粒級的集料進行摻配,並符合合成級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於19mm,碎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於26.5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於31.

5mm。見下表。

粗集料級配範圍

細集料應採用質地堅硬、耐久、潔淨的天然砂,其技術要求和級配要求應符合表3.4.1、表3.4.2的規定。見下表。

細集料級配範圍

砂的細度模數不宜小於2.5,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細度模數變化範圍不應超過0.3,否則應分別堆放,並調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後使用。

聚氨酯填縫料技術要求

應採用具有與混凝土板壁粘結牢固、回彈性好、不溶於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擠出、不流淌、低溫不脆裂、耐久性好的聚胺酯類填縫料。見下表:

脹縫接縫板要求

應選用能適應混凝土面板膨脹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彈性復原率高、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採用瀝青纖維板、泡沫樹脂板或選擇經防水、防腐處理後的杉木板,脹縫板的技術要求應滿足下表的要求。

十三、貧混泥土基層材料組成設計與施工

1、材料要求

(1)水泥

水泥可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礦渣矽酸鹽水泥。宜選用終凝時間 6小時以上,強度等級32.5以上的水泥。

水泥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水泥進場時,應有產品合格證及化驗單,並應對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數量、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驗收。

不同強度等級、廠牌品種、出廠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嚴禁混合使用。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須經過試驗,按其試驗結果決定正常使用或降級使用,已經結塊變質的水泥不得使用。

(2)集料

水泥穩定用做底基層時,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53mm,水泥穩定的顆粒組成應在下表所列範圍內。

用做基層時水泥穩集料的顆粒組成範圍

注:本表中所列用篩均勻方孔篩。在無相應尺寸方孔篩的情況下,可先將顆粒組成在半對數座標紙上畫出兩根級配曲線,然後在對數座標上查詢所需篩孔的位置或點,從此點引一垂直線向上與兩根曲線相交。

從此兩交點畫水平線與垂直座標相交,即可得到所需顆粒尺寸的通過百分率。

水泥穩定用做基層時,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7.5mm。水泥穩定的顆粒組成應在下表範圍內。

用做基層時水泥穩定的集料顆粒組成範圍

注:集料中0.5mm以下細粒土有塑性指數時,小於0.075mm的顆粒含量不應超過5%;細粒土無塑性指數時,小於0.075mm的顆粒含量不應超過7%。

水泥穩定土中碎石或礫石的壓碎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層:不大於35%

(3)水

施工用水符合一般飲用水即可,遇有可疑水源時,應進行實驗鑑定。

2、混合料組成設計

水泥穩定土的7d浸水抗壓強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水泥穩定土的組成設計應根據下表的強度標準,通過試驗選取最適宜於穩定的土,確定必需的水泥劑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時,還應確定摻加料的比例。

水泥穩定土的抗壓強度標準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應不小於97%,7天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2.5~3.0mpa。

各項試驗應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057-94)進行。

路基路面 排水施工組織設計說明

第二部分路基路面說明 主要技術標準及採用規範 主要技術標準 1 設計年限 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年限15年。2 標準軸載 路面結構標準軸載 雙輪組單軸載100kn bzz 100 3 工後沉降 橋頭 10cm 涵洞及通道 20cm 一半路段 30cm。二 採用規範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 20...

《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

路基路面工程 課程設計 路面設計 學院專業 班級姓名 學號指導老師 土木建築學院 二零一四年六月 目錄一 設計資料 2 二 軸載分析 2 三 路面結構組合方案初步擬定 3 四 中濕路段路面結構設計 4 一 土基回彈模量確定 4 二 確定各層材料的抗壓模量與劈裂強度 4 三 設計指標的確定 4 四 設...

路基路面工程課程設計說明書

第1章平面設計 道路為帶狀構造物,它的中線是一條空間曲線,中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稱為路線的平面,路線平面的形狀及特徵為道路的平面線形,而道路的空間位置成為路線。路線受到各種自然條件 環境 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時,路線要改變方向和發生轉折。1.1 公路等級的確定 交通量是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某斷面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