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人工挖孔首件驗收總結

2021-03-04 09:35:22 字數 3579 閱讀 9584

一、工程概況

1、橋址情況

大源大橋位於分離式路基上,左右幅寬度均為16.75m。左線橋位於r=6494左偏圓曲線上,縱坡為-2%,起點樁號為zk44+582,終點樁號為zk44+932,全長350m;右線橋位於r=6530m的左偏圓曲線上,縱坡為-2%,起點樁號為yk44+552,終點樁號為yk44+818.

25,全長266.25m。本橋平面均採用徑向布孔。

2、樁基礎設計基本概況

本橋基礎有擴大基礎和樁基礎兩種形式。左線0#、9#橋台及右線0#、7#橋台均採用u型台擴大基礎,其餘各墩均為樁基礎。由於本橋位於兩隧道間的山谷地帶之中,地形陡峭,場地條件有限,故本橋樁基礎均採用人工挖孔樁進行施工。

3、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粉質粘土層,強風化板(砂)巖、中風化板(砂)巖、微風化板岩為主要地況。地下水對砼不存在腐蝕性。

二、樁基施工方法及工藝

1、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框圖

2、人工挖孔工藝要求

(1)挖掘時,可不必將孔壁修成光面,孔壁可以稍有凹凸不平,但必須保證足夠的樁孔直徑。

(2)在挖孔過程中,每段檢查複核樁孔尺寸、平面位置和豎軸線傾斜情況。如發現偏差,隨時糾正,孔徑、孔深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挖孔時如有水滲入,應及時支護孔壁,防止水對孔壁浸泡造成坍孔。滲水應設法排除。滲水較大時,增加抽水裝置以加大排水能力。

(4)樁孔挖掘及支撐護壁兩道工序必須連續作業,不宜中途停止,以防坍孔。

(5)挖孔如遇到湧水量較大的潛水層承壓水時,可採用水泥砂漿壓灌卵石環圈,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6)挖孔達到設計深度後,應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孔底表面無松渣、泥、沉澱土。

(7)如地質複雜,應釺探了解孔底以下地質情況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否則應與監理、設計單位研究處理,距孔底最後50cm不採用爆破開挖。

(8)上下護壁之間的搭接長度不得小於5cm。

3、孔壁的支護及護臂厚度

(1)一般地質段孔壁採取全斷面砼支護。砼強度採用c25。

(2)孔壁為弱風化巖,微風化巖,穩定性好,可不支護。

(3)分段現澆砼護壁厚度,根據人工挖孔方案為每m護壁厚度上部t=21cm,下部t=15cm,其斷面形式如圖1所示:

圖1 護壁尺寸及斷面形式

4、護壁鋼筋

原則上護壁為素混凝土,如地質條件不好,可在護壁混凝土中適當增加鋼筋。

(1) 1m護壁鋼筋圖詳見圖2

圖2 1m護壁鋼筋圖

5、護壁砼施工

(1)模板:鋼模分塊安裝,支撐穩。

(2)碎石:採用5~10mm小石子。

(3)砼強度:c25。

(4)澆築:人工鏟子澆築。

(5)震搗:鋼筋人工震搗密實。

(6)護壁搭接:上下護壁搭接5~7.5cm。

(7)拆模:澆築24小時後方可拆模。

6、排水

根據地下滲水量的大小,使用不同抽水量的抽水機,採取連續抽水或間歇抽水方式,使孔內保持不積水。

7、挖掘施工質量要求

(1)、樁徑挖掘施工要連線作業, 隨挖掘一層孔壁支護一層。

(2)、挖孔過程中,對孔的尺寸、中心位、孔壁垂直度每層要進行檢查核對,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3)、樁孔內護壁內徑不得小於樁直徑。

(4)、挖孔壁盡量粗麵,以增加樁的摩阻力。

(5)、終孔檢查:挖孔到達設計標高,要進行終孔檢查,標準是孔底無松渣,嵌巖深度、孔徑、孔深、垂直度等符合設計要求。

8、鋼筋籠製作及安裝

主筋選用定尺為φ28×12m鋼筋進行加工.箍筋選用φ28進行彎制,盤繞筋選用φ10進行繞制.箍盤選用迴繞盤進行迴繞加工,樁徑為180cm迴繞盤直徑為159cm,樁徑為200cm迴繞盤直徑為179cm,迴繞時每10~20匝用扎絲分段扎好以便上套主骨架。

(1)、鋼筋原材的質量要求

1)、鋼筋的表面應潔淨,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鏽等清除乾淨。

2)、鋼筋應平直,無區域性彎折,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均應調直。

3)、鋼筋、焊條等原材料必須具備出廠合格證,並在檢測合格後方可使用。

(2)、鋼筋加工與焊接

鋼筋籠的製作前放樣,注意預留接頭鋼筋長度,並應保證鋼筋籠加固箍筋加工直徑。鋼筋籠按標準節段分節段加工製作,採用加勁箍筋成型法,為保證鋼筋籠起吊時不變形,每節段適當增加「公尺」字型的撐加勁,節段之間鋼筋採用直螺紋套筒連線;

加工鋼筋的允許偏差

受力主鋼筋製作和末端彎鉤形狀7-5-1

(4)預製成的骨架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使骨架在運送、吊裝過程中不鬆散或變形。

(5)每道工序的鋼筋完成後,監理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6)鋼筋應墊高堆放及製作場地均應採取有效排水措施,並進行場地硬化處理。

(7)鋼筋骨架主筋的淨保護層厚度為7cm,採用焊接定位鋼筋,定位筋見下圖7-5-2。設定密度沿鋼筋籠每隔2m設定一道,同一截面沿圓周布置4處。為防止鋼筋籠吊安運輸過程中變形,每節端頭、鋼筋籠外環加強箍筋處用ф16鋼筋加焊三角防變形支撐,待鋼筋籠起吊至孔口時,將支撐割除。

定位鋼筋尺寸圖7-5-2

9、砼澆築施工

(1)、水下砼施工

從孔底及附近孔壁滲入的地下水速度較大(≥6mm/min)時,按有水樁進行施工,採用水下灌注法進行砼施工。

水下混凝土採用拌和樓集中拌和,砼運輸車送至現場,鋼導管剪球法灌注。砼配合比通過試配確定,砼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粗骨料的粒徑範圍為4.75~31.

5mm;砼初凝時間不小於砼灌注時間;一般情況下緩凝時間控制在10小時內,摻加適量的外加劑,改善砼的和易性。

導管使用前進行閉水試驗(水密、承壓、接頭抗拉),合格的導管方可使用,導管底距孔底一般為0.25~0.4m(導管內徑200~350mm)。

首批灌注砼數量的確定

首批混凝土按下式計算確定:

v≥πd2/4(h1+h2)+πd2/4h1;h1=hwrw/rc;

導管底口與孔底的距離為25~40cm,

h1——表示砼樁底到導管底口的高度

h2——表示首批灌注砼的最小深度(導管底口到砼面的高度)1m,

h1——表示泥漿底部到砼面的高度,保證導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於1m。

孔樁注第一鬥料必須滿足首次灌注剪球後導管端能埋入砼中≥1.0m,假設導管底距樁底30cm,樁徑180cm第一鬥進料量為3.3m3;樁徑200cm第一鬥進料量為4.

1m3,如下圖料斗為裝滿錐體部分。料斗底部封堵,如下圖:用預製塊底塞,待裝滿後用鋼索提起底塞進行第一鬥灌注。

樁基灌注料斗尺寸圖

砼灌注過程中,用標準測錘隨時測量砼面的高度和埋管深度,正確計算導管埋入砼深度,導管埋深嚴格控制在2~6m範圍內,當導管埋深超過此範圍時,及時拆卸導管,灌注過程中連續進行,避免中斷。為確保樁頂砼強度,砼灌注時,其頂面要高出樁頂標高0.5~1.

0m左右的樁頭,並保證鑿除樁頭後是新鮮砼,可在混凝土初凝後,終凝前清除。

(2)、空氣中砼施工

砼灌注從孔底及附近孔壁滲入的地下水速度較小(<6mm/min)時,可採用在空氣中灌注砼樁的方法。

開始落時,孔底積水深不宜超過5cm。砼坍落度控制為7~9cm,當混凝土下落高度≥2m時,砼必須通過串筒下落防止產生離析,灌注速度應盡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對孔底(壁)壓力大於滲水壓力。施工中採用插入式振搗器將砼振搗密實。

孔內砼應一次連續灌注完畢,若施工接縫不可避免時,應按一般砼施工澆築施工縫的規定辦理。並一律設定上下層的錨固鋼筋。砼灌注至樁頂以後,應將已離析的混合物及水混塗漿清除乾淨。

人工挖孔樁首件總結

為保證工程質量優質,質量目標明確,減少盲目施工,施工前確定標準的施工工藝,施工工藝通過首件施工確定。為確保我合同段內的人工挖孔灌注樁工程質量成功率達到 100 的目標,我標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定小溪溝特大橋左 4 2 樁基為我標段人工挖孔灌注樁的首件開工工程。通過首件的施工,取得相關的技術引數,確定...

人工挖孔樁首件工程驗收小結

挖孔樁灌築混凝土前,放置鋼筋籠,並再次測量孔內虛土厚度,超過要求進行清理。搬運鋼筋籠時應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彎曲 扭曲,埋設鋼筋籠時應對準孔位吊直 扶穩 緩緩下沉,下到設計位置時立即固定。混凝土下料採用串筒,深樁孔用混凝土導管,如地下水大,應採取混凝土導管水中灌築混凝土工藝。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樁孔內,避...

挖孔樁首件總結

k9 335百戶村大橋人工挖孔樁首件工程施工總結報告 1 工程概況 克拉瑪依至塔城地區高速公路kt 1標段k9 335百戶村大橋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托里縣鐵廠溝鎮,橋梁起點樁號k9 132,終點樁號為k9 538,橋梁全長406m。本橋分為左右幅,上部構造採用20公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箱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