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第五章例題

2021-03-04 09:54:03 字數 3196 閱讀 9357

【5-1】鋒新公司現有的生產力可用於生產a產品或b產品,有關資料如表5-1所示。

表5-1

鋒新公司產品情況表

金額單位:元

根據上述資料,可通過兩種產品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進行比較,再從中選擇最優方案。

解:具體計算如表5-2所示。

表5-2

差量分析表

金額單位:元

表5-2的計算結果表明,該公司生產b產品要比生產a產品更為有利,獲取的收益要比a產品多60000元。由於兩種產品的固定成本相同,為共同固定成本,因此在計算差量成本時,可不必考慮。

【例5-2】假定某公司原始設計生產能力為10000機器小時,實際開工率只有生產能力的70%,現準備將剩餘生產能力用來開發b或c新產品。原有產品a及新產品b、c的有關資料見表5-3。

表5-3

有關產品的資料

金額單位:元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作出哪種新產品較為有利的決策。

解:剩餘生產能力=10000×(1-70%)=3000(機器小時)

b最大產量=3000÷60=50(件)

c最大產量=3000÷50=60(件)

b邊際貢獻總額=(105-85)×50=1000(元)

c邊際貢獻總額=(93-75)×60=1080(元)

開發c產品的方案較優,比開發b多獲80元。

此類新產品決策還可用單位資源邊際貢獻法來個決策,即通過比較單位資源可提供的邊際貢獻的大小來作出評價。單位資源邊際貢獻計算公式為:

(元/小時)

(元/小時)

生產c產品在乙個小時內比生產b產品多創造0.03元,該企業可利用的工時有3000小時,所以總共可以創造90元(0.03×3000)。

【例5-3】某公司產銷b、c、d三種產品,其b、c兩種產品盈利,d產品虧損,有關資料如表5-4所示。

表5-4

某公司三種產品的有關資料

要求:作出d產品應否停產的決策分析(假定d產品停產後生產能力無法轉移)。

從表面看,d產品是虧損產品,如果停產,則企業可減少虧損1000元,即d產品停產後,該公司的利潤將是6000元(5000+1000),而不是現在的5000元,d產品停產對公司有利。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d產品之所以虧損1000元,是因為它負擔了分攤給d的固定成本6000元。

但固定成本是一種已經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成本,與產品d是否停產這一決策無關。如果d產品停產,這部分固定成本則會轉移給b、c產品,則該公司的利潤將由5000元減少為0元。因此d產品雖然虧損了,但不應該停產。

因為它提供了5000元的邊際貢獻,分擔了一部分固定成本。

d產品停產使該公司減少淨利5000元的計算如表5-5所示

表5-5

某公司d產品停產減少淨利計算表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d產品還能提供邊際貢獻,能給企業增加利潤,不應停產。

但如果d產品停產後閒置下的生產能力能夠轉移,如轉為生產其他產品,或能將裝置對外出租或銷售,就必須考慮繼續生產虧損產品的機會成本因素(即轉產產品的邊際貢獻),再對可供備選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後再做決定。

【例5-4】按【例5-3】資料,假定d產品停產後,其生產裝置可以出租給別的單位,每年可獲租金10000元。

要求:回答是否繼續生產d產品。

解:由於繼續生產d產品的邊際貢獻為5000元,小於出租裝置可獲得的租金10000元(機會成本),所以應當停產d產品,並將裝置出租(進行轉產),可多獲利潤5000元。

【例5-5】設某公司生產乙產品,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0000件,單位售價100元,其正常單位成本構成如下:

該企業還有30%的剩餘生產能力未被充分利用。現有一客戶訂購3000件乙產品,每件只出價70元。

要求:作出是否接受該項追加訂貨的決策分析

根據該例提供的資料,接受這項訂貨似乎不合算,因為對方出價(70元)低於該產品單位成本(78元),但是這批訂貨可以利用剩餘生產能力進行生產,不會增加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為非相關成本,只要對方出價高於單位變動成本,即接受該批訂貨的貢獻邊際大於0,則這批訂貨是可以接受的。具體分析見表5-6。

表中計算結果表明,接受此項訂貨可以使該公司增加利潤21000元,應該接受該追加訂貨。

可見,企業在滿足正常渠道的銷售後,如還有剩餘生產能力而又不能轉移,對出價低於單位產品成本但高於單位變動成本又無其他特殊要求的訂單,可以接受。

表5-6

差量分析表

金額單位:元

【例5-6】某公司專門生產甲產品,年設計生產能力7500件,銷售單價為300元,正常產銷量6000件,有關成本資料如下:

現有某客戶要求訂購甲產品1500件,客戶只願意出價225元。

要求:(1) 判斷是否接受該項訂貨。

(2) 特殊訂貨的甲產品款式上有些特殊要求,需租用一台專用裝置,租金總額為750元。判斷是否接受該項訂貨

(3) 在(2)的基礎上,客戶要訂貨1700件,企業若接受訂貨,將減少正常銷量200件,判斷是否接受該項訂貨。

(4) 在(2)的基礎上,客戶要訂貨1700件,企業若接受訂貨,將減少正常銷量200件,若不接受追加訂貨,剩餘生產能力可以轉移,對外出租可獲得租金收入7000元,判斷是否接受該訂貨。

解:(1) 特殊訂貨的=(225-210)×15000=22500(元)

接受特殊訂貨有利

(2) 特殊訂貨增加收益=22500-750=21750(元)

接受特殊訂貨有利

(3) 特殊訂貨增加收益=(225-210)×1700-750-(300-210)×200=6750(元)

接受特殊訂貨有利

(4) 特殊訂貨增加收益=(225-210)×1700-750-(300-210)×200-7000=-250(元)

接受特殊訂貨不利

【例5-7】假設x公司正在為乙個老客戶生產製造某種機器。但不幸的是,該客戶因故破產了,x公司無法從該客戶那裡收回其製造投資。到目前為止,製造該機器所發生的成本為500000元。

在客戶破產之前,公司已受到其支付的裝置款150000元。經x公司市場部人員的廣泛調查,得知另有一家企業願意出價340000元訂購這一機器。為完成該機器的生產,還需發生下列成本:

(1) 材料:過去購入材料成本為60000元,且該材料x公司無其他用途;如果不生產該機器,可以對外**,得到殘值收入20000元。

(2) 增加人工成本80000元。如果不繼續生產該機器,這些勞動力可以轉到另外一項工作,並由此產生收入300000元,發生直接成本120000元,分攤(吸收)固定成本80000元。

(3) 諮詢費用40000元。如果不繼續製造該機器,可以通過向諮詢公司繳納違約金15000的方式終止諮詢。

要求:判斷x公司是否應該接受新使用者的訂購要求。

管理會計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答案 1.解 假設c產品停產,貢獻毛益分析如下表所示。單位 元 可見,由於停產了c產品,結果使整個企業由盈利34 000元變成虧損56 000元,因為產品c雖然虧損,但仍有正的貢獻毛益額可以彌補部分固定成本。2.解 自製零部件下的成本 18000 30 20 8 1044000 元 外購零部件...

管理會計實務》教學案例第五章拓展提高

第五章管理會計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 案例一 多品種產品的保本點測算 設某企業同時試生產a b c三種產品,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當企業將原有的產品品種結構改為40 40 20 時,計算由於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引起的保本點的變動 資料 拓展提高 a b c產品相關資料表單位 元 案例分析 1 結構改變...

會計學第五章

第五章會計賬簿 第一節會計賬簿的作用和種類 一 會計賬簿的作用 一 概念 會計賬簿 由具有一定格式並相互聯絡在一起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序時分類地記錄和反映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二 作用 1 可以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提供系統 完整的會計資訊 2 能全面 連續 系統地反映乙個單位的經濟業務 3 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