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名詞解釋簡答題複習材料

2021-03-04 09:58:05 字數 4759 閱讀 9967

中國法制史的研究物件:是研究中國有史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法律制度的本質、內容、體系、原則、特點和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及其產生、發展、演變過程和基本規律。

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規定了五刑,共三千條。

甘誓:是夏啟在準備討伐有扈氏時,在「甘」(陝西省戶縣西南)發布的戰爭動員令。規定了「威侮五刑,怠棄三正」。

贖刑:是一種可以用財物折抵刑罰的制度。

圜土:是監獄的形象稱呼,在地下挖成圓形的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築成圓形的土牆。

湯刑:是商朝刑法的總稱。並非商湯時所作,而是因「亂政」而作,所謂「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其內容已不可考,據《竹書紀年》記載「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湯刑」,此次修訂使湯刑更趨完備。

商朝的主要立法:(1)湯刑:《左傳.

昭公六年》記載:「商有亂政,而作湯刑。」湯刑是商朝法律制度的總稱。

它並非湯所作,而是商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的祖先而以湯來命名。湯刑的內容亦不可考。但可知,它是因亂政而作,主要是關於如何鎮壓奴隸和平民反抗的規定。

(2)《湯誓》:是商湯討伐夏桀時發布的命令。

(3)《湯誥》:商湯將夏王的罪惡和商朝的政治綱領宣告給老百姓。

刑名從商:是說後世歷朝歷代的刑名均沿襲商朝的,這說明商朝的刑罰各類繁多,而且殘酷,主要針對物件是廣大的奴隸和平民。

商朝的死刑適用方法主要有哪些?

(1)戮:就是活著刑辱示眾,然後再斬殺。

(2)炮烙:就是在銅柱上塗油,下加炭加熱,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墜入炭中燒死。

(3)醢:也叫「菹醢」。即把犯罪者搗成肉醬。

(4)脯:即把犯罪者曬成肉乾。

(5)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後代都殺掉,相當於後世的族誅。

嫡長繼承制: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它是中國古代的繼承制度。父親死後,將王位傳給正妻生的長子。

商朝的監獄:(1)圜土(2)羑裡,是乙個地名,在今河南湯陰縣。「紂囚西伯(即周文王)」羑裡。(3)囹圄也是商朝監獄名稱。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導思想。

(1)明德慎罰。這一思想要求,在對付社會犯罪問題上,要提倡德治,提倡倫理道德的強行灌輸,有效預防可能發生的犯罪。同時在鎮壓時,採取審慎的方針,即區分嚴重犯罪與一般犯罪的界限,對一般犯罪採取寬緩的原則,對嚴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2)義刑義殺。即是針對國內不同地區,不同的形勢,選擇最適宜的刑罰手段來對付社會犯罪,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刑殺的方法。

《九刑》:是西周成文刑書的統稱。《左傳。昭公六年》:「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呂刑》:是西周穆王時期命令司寇呂侯所制定的有關刑法和贖刑的規定。

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則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歲以下,80歲、90歲以上的人犯罪,不處以刑罰。這一原則的確立標誌著我國刑法中關於刑事責任年齡原則已初步確立。

這表明西周統治者重視犯罪主體的意識能力,並據此考慮用刑問題。

(2)區分眚、非眚、非終、惟終:即故意或一貫犯罪從重處罰,過失或偶然犯罪從輕處罰的原則。西周統治者已經開始區分犯罪者主觀形態的差別,靈活地用刑罰手段。

(3)「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斷獄時,首先要考慮犯罪者的罪行嚴重程式,謹慎測度罪犯的動機,以此區別量刑的輕重。西周統治者將犯罪主觀動機與對社會危害性結合起來考慮。

(4)罪疑從赦:即對於定罪有一定根據,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從輕處罰或赦免的原則。這一原則在西周以前已產生,周朝使疑罪從輕從赦原則定型化。

(5)刑罰世輕世重:即所謂的「刑新國用輕典,刑來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意思是說,刑罰手段的運用要以形勢而定,要視治安狀況的優劣而分別實施。

其適用須有節度,不能一味的使用重刑手段。

西周的刑名:1、死刑。2、肉刑。3、流刑。4、徒刑。5、拘役。6、贖刑。7、沒為官奴婢。

周王對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隸有最高所有權。土地已經可以用來交換、賠償、贈予。

田裡不鬻:西周初期土地所有權的一種制度,即諸侯和臣屬對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權而無處分權,不許買賣。

買賣契約(質劑):西周時出現的買賣契約。把兩份買賣的內容寫在一片竹簡上,然後一分為二。竹簡有兩種,長的叫質,用來買賣奴隸或牛馬;短的叫劑,用來買賣兵器或珍品。

債務契約(傅別):西周時期出現的借貸契約。在一片簡牘上只寫一分借貸的內容,然後從**剖開,債權人和債務人各執一半,牘上的字為半文。

六禮:西周締結婚姻的六道程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七去:又稱七棄。中國古代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包括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

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論爭:春秋時期,隨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出現,他們從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出發,反對奴隸主舊貴族壟斷法律,堅決要求制定成文法並公之於世,以保障他們的私有財產和其他權利,擺脫舊貴族的壓迫和宗法等級制度的羈絆。1、鄭國子產公布刑書時,遭到晉國以叔向(晉平公時的太傅)這代表的舊貴族的反對。

2、晉國鑄造刑鼎,遭到魯國孔丘的反對。成文法的公布,結束了法律只藏於官府不使民知的秘密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舊貴族的特權,標誌著奴隸制法制開始瓦解,封建制法制開始建立,從而促進了新的生產關係的發展。

戰國時期立法指導思想的主要內容。

(1)「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不論是誰,不分貴賤等級、親疏遠近,只要違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論罪處刑,以打破奴隸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壘

(2)「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由官府統一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而又有沒可依。否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秘密法。

(3)行刑,「重其輕者」——定罪量刑時,加重對輕罪的處罰。

《法經》:系戰國時期李悝所作。共六篇,是我國封建社會最早的一部初具體系的法典。

《法經》的主要內容:共有盜、賊、囚、捕、雜、具六篇。「盜」指危害統治階級財產的行為;「賊」指危害統治階級政法統治和人身安全的行為。

《法經》開宗明義規定盜、賊兩篇,認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表明鎮壓盜賊是地方階級**的主要任務。

《法經》的歷史意義:首先,《法經》初步確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則和體系,是後世封建法典的藍本;其次,《法經》對當時封建經濟的形成和鞏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商鞅變法的第一次:(1)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2)獎勵告奸。(3)獎勵農業生產。(4)獎勵軍功。

第二次:重點是廢除奴隸制的土地制度。(1)宣布「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2)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縣制。(3)廢除井田制,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統一度量衡制度。

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

(1)法令由一統。先秦法家提出「壹法」,即統一立法權,統一法令的內容,統一人們的思想。秦王朝發展了這一思想,提出「法令由一統」、「沒出於一「的思想。

這一思想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含義是全國實行統一的法律;;第二層含義就是最高立法權屬於皇帝。」法令由一統「思想的確立,一方面體現了封建統治的**和**,但另一方面對於加強和鞏固**集權製起了重大作用。

(2)事皆決於法。秦朝建立後,以此作為指導思想,加強封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種法律。通過雲夢秦簡可知,秦朝有政治、軍事、工農業生產、市場管理、貨幣流通、交通、行政管理、官吏任免、案件審理等方面均有法律規定。

(3)以刑殺為威。這一思想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法網嚴密;二是嚴刑重罰;;三是濫施刑罰。

簡要說明雲夢秦簡的內容。2023年12月,在湖北雲夢城關睡虎地十一號墓地發掘出大量記載秦朝法律令的竹簡,共1155枚。竹簡上記載的法律文書包括《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哪些?(1)律。秦朝的律還沒有法典化,而且非常零散,但律已經成為秦最基本的法律形式,為後世律的法典化奠定了基礎。

(2)令。秦朝的命、令、制、詔,在法律意義上沒有原則性的區別,都是皇帝針對特定的事項、特定的物件臨時發布的命令、批示等。

(3)式。在秦朝,式指的是關於案件的調查、勘驗、審訊等的程式,文書程式以及對司法官吏審理案件的要求。

(4)法律答問。是指國家官吏統一用問答形式對秦律的條文、術語以及立法意圖所做的解釋。

(5)廷行事。秦朝的廷行事,就是司法機關的判例,已行的成例。

三公九卿:是秦朝**行政管理體制。秦朝有皇帝之下設三公,三公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總領行政、軍事和監察院。

三公之下高九卿,九卿作為**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郡設三個主要官吏,即郡守、郡尉和郡監。郡守是郡的最高長官。在郡下實行縣,縣尉是武官。縣以下設鄉,亭以下有里。

五善五失:是秦朝考核官吏政績和品性的內容。所謂五善,就是忠、廉、慎、善、謙。五失,即自誇、自大、剛愎自用、犯上和重財貨輕人才。

定罪量刑的原則:1、責任年齡。2、區分有無犯罪意識。3、區分故意與過失。4、數罪併罰。5、共犯加重。6、自首減刑。7、誣告反坐。

秦律中規定了哪些死刑適用方法?

1、具五刑。顧名思義,就是五種刑罰共用,這是一種肉刑與死刑並用的刑罰,手段極其殘忍。據《漢書。

刑法志》記載:「當三族者,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其舌。」

2、族誅。即一人犯罪而諸來其親族,相當於商朝的劓殄。

3、定殺。就是活著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一種刑罰。定殺是對特定犯罪人適用的刑罰,即專門對患有麻風病的犯罪者使用。

4、坑。即坑或生埋,就是活著埋在進土裡。

5、磔。即肢解身體。

秦朝關於自然資源保護方面是如何立法的?

主要規定在《田律》裡。其內容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春天2月正是林木生長時期,不要砍伐;;土地乾旱需要水,不要堵塞水道。

但有例外,人死要用木料做棺材,砍伐樹林不受季節限制。第二,不到夏天(春夏之交),不准取草燒灰,免得影響幼草生長,不准採取剛發芽的植物。第三,不准捕捉幼獸、鳥卵和幼鳥;不准毒殺魚鱉;不准設定陷阱和網罟捕捉鳥獸。

到七月便解除禁令。第四,居邑靠近養牛馬的苑囿和禁苑的幼獸,正在繁殖期不准帶狗去打獵。第五,老百姓的狗進入禁苑,如果未追捕獸,不准打死;如果追捕獸,要打死。

在有專門警戒的地區打死的狗,要完整的上繳官府,在其他禁苑打死的,可以吃掉肉而上繳狗皮。

中國法制史複習

一 項選擇題 1.夏朝的法律制度有 acd a.禹刑b.贖刑 c.甘誓d.九刑 2.商朝的監獄有多種稱呼,分別是 abc a.圃土b.羨裡 c.囹圃d.夏颱 3.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包括 abcd a.六禮b.七去 c.三不去d.一夫 妻 4.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分別是 abc a.法令由一統b.事皆決...

合同法名詞解釋簡答題

b 部分違約 是指當事人沒有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和時間完全履行合同的義務。標的物 是買賣合同的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物件。c 承諾遲延 是指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屆滿後才發出的承諾。h 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 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設立 變更 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合同法 廣義的合同法是指調...

生產運作管理名詞解釋和簡答題

4 工作考核和報酬 設定標準 工作考核 3,併行工程的概念及其主要特點 併行工程是對產品及其相關過程,包括製造過程和支援過程,進行並行 一體化設計的一種系統化方法。特點 產品設計的各階段是乙個逐階漸進的連續過程。產品設計過程和工藝設計過程不是順序進行,而是並行展開,同時進行 產品設計過程和產品資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