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

2021-03-03 23:40:21 字數 5202 閱讀 9201

老年人中醫健康指導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對老年人進行傳統中醫保健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疾病的預後,減少衛生資源的浪費,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針對老年人體質以及患病特點,結合社群衛生服務機構的特色,制定了老年人社群中醫保健規範。在本規範中,老年人的傳統中醫的保健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二是老年人的常見症狀和保健要點,其中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簡單的穴位**、飲食**及推拿**。

對於社群老年人,應每年進行一次中醫健康狀態評估,結合其中醫體質特點和健康狀態給予中醫保健的處方和健康教育指導,並對其進行定期隨訪。

一、常用養生保健方法

人到老年,機體的器官組織形態和功能都發生了退行性變化,臟腑氣血生理機能自然衰退,陰陽失衡;同時社會角色和地位的改變,帶來心理上的變化,易產生孤獨寂寞、憂鬱多疑、煩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狀態。因此對於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應從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等多方面進行。

(一)心理調攝

老年人心理調攝的關鍵在於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定。老年人可以通過欣賞**、習字作畫、垂釣怡情等方法進行心理調攝,緩解疲勞、平穩血壓和心律,達到心身愉悅的目的。

(二)飲食調養

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減弱尤為明顯,因此老年人的飲食調攝應以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做到飲食多樣化,食宜清淡、熟軟,進食宜緩,食要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調攝

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應當謹慎,做到起居規律,睡眠充足。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以安靜清潔、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濕度適宜、生活起居方便為好。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時大便,臨睡器宜用熱水泡腳。

(四)運動保健

老年人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氣血執行,延緩衰老,並可產生一種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煥發,對消除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易怒等情緒有積極作用。老年人運動鍛鍊要遵循因人制宜、適時適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原則。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專案有太極拳、八段錦、慢跑、散步、游泳、桌球等。

如果身體不適可暫時停止運動,不要勉強。鍛鍊3個月以後,應進行自我健康小結,總結睡眠、二便、食慾、心率、心律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採取措施。

二、中醫體質辨識及保健要點

(一)平和質

1.特徵

總體特徵:陰陽氣血調和,以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味覺正常,唇色紅潤,精力充沛,不易疲勞,耐受寒熱,睡眠安和,胃納良好,二便正常等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勻稱健壯。

心理特徵:性格隨和開朗。

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2.保健要點

①飲食保健

對於陰陽平和的老年人應豐富飲食的種類,形成多樣化的飲食習慣,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於油膩及辛辣之物。建議選擇具有健脾、滋腎作用的飲食,如小麥、黃豆、山藥、豆腐、木耳、蘋果等。

推薦食療方:山藥扁豆粥——山藥30克,白扁豆10克,粳公尺50克,白糖少許。製作:

將粳公尺淘洗乾淨,山藥切片,白扁豆洗淨;將粳公尺、白扁豆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時,加入山藥片、白糖,繼續熬煮至熟即成。本粥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②穴位保健

選穴:足三里、氣海、大椎

定位: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氣海穴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大椎穴位於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點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氣海穴,足三里穴可以兩側穴位同時操作。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每日兩次,10天1個療程。

艾灸法:雀啄灸法-點燃艾條後對準足三里、氣海穴、大椎穴,距離**約兩厘公尺,以**感到溫熱舒適能耐受為度,每次10-15分鐘,隔日一次,10天為1療程。

③經絡保健

平和質的經絡按摩以通暢督脈為主。首先,將按摩油均勻滴到背部正中線及兩側,自頸部到腰骶部自上而下用手掌掌面進行推擦,與自頸部沿圓弧線到兩側腋窩的推擦相交替,各12次,再沿督脈及兩側第一側線的膀胱經循行,每隔1寸左右即用拇指進行點、推、揉,3~5遍後,右手五指稍微併攏,用指端自上而下對督脈、兩側豎脊肌進行叩擊。

④運動保健

建議平和質的老年人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每日進行半小時-1小時的有氧運動。推薦保健運動為八段錦、太極劍以及太極拳。

⑤注意事項

應持之以恆地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不宜食後即睡,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二)氣虛質

1.特徵

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平素語音低怯,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精神不振,目光少神,頭暈,健忘,易出汗,舌體胖大、邊有齒痕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緩慢。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

2.保健要點

①推薦基本藥方

對於氣虛體質的老年人推薦的基本藥方為補中益氣丸,同時在臨床用藥中應慎用破氣破血的藥物如枳實、枳殼、莪朮、三稜、水蛭、虻蟲等。

②飲食保健

對於氣虛體質的老年人應多吃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公尺、小公尺、黃公尺、大麥、黃豆、白扁豆、豇豆、蠶豆、豌豆、土豆、白薯、紅薯、山藥、胡蘿蔔、香菇、鯽魚、鵪鶉、鵝肉、羊心、羊肚、蓮子、蘑菇、芡實、栗子、人參等。少吃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檳榔、空心菜等。

推薦食療方:黃芪童子雞——童子雞1只,生黃芪15克,蔥、姜、鹽、黃酒適量。製作:

取童子雞1只洗淨,用紗布袋包好生黃芪,取一根細線,一端紮緊袋口,置於鍋內,另一端則綁在鍋柄上。在鍋中加姜、蔥及適量水煮湯,待雞熟後,拿出黃芪包。加入鹽、黃酒調味,即可食用。

本湯具有補氣補虛。

山藥粥——山藥30克,粳公尺180克。製作:將山藥和粳公尺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本粥具有補中益氣、益肺固精的作用。

③穴位保健

選穴:關元、氣海、神闕

定位:關元穴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氣海穴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神闕穴位於臍窩**。

操作:艾灸法:平躺,借助溫灸盒,對每個穴位進行溫灸,每個穴位時間10分鐘,隔日一次,10天為1療程。

④運動保健

對於氣虛體質的老年人應避免劇烈的體育活動,太極拳和八段錦比較適合這類群體。推薦:呼氣提肛法。

明代"養生十六宜"指出"谷道宜常撮",谷道指**。首先吸氣收腹,收縮並提公升**,停頓2~3秒之後,再緩慢放鬆呼氣,如此反覆10~15次。八段錦的「兩手攀足固腎腰」和「攢拳怒目增力氣」加做1~3遍。

⑤注意事項

注意保暖:氣虛質者衛陽不足,易於感受外邪,應注意保暖,不要勞汗當風,防止外邪侵襲。避免勞累:勞則氣耗,氣虛質者尤當注意不可過於勞作,以免更傷正氣。

(三)陽虛質

1.特徵

總體特徵:陽氣不足,以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易出汗,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胖嫩,邊有齒痕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心理特徵:性格多沉靜、內向。

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洩瀉等病;感邪易從寒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

2.保健要點

①推薦基本藥方

對於陽虛體質的老年人推薦的基本藥方為金匱腎氣丸,同時在臨床用藥中應慎用涼性的藥物以免損傷陽氣。

②飲食保健

對於陽虛體質的老年人應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蔥、姜、蒜、花椒、鱔魚、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料酒、食鹽適量。製作:

生薑沖洗乾淨,當歸用清水浸軟,切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開水鍋中略燙,除去血水後撈出,切塊備用;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料酒、食鹽,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成。本湯具有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尤其適合冬天服用。

③穴位保健

選穴:命門、腎俞

定位:命門穴位於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腎俞穴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操作:艾灸法:俯臥,借助溫灸盒,對穴位進行溫灸,時間10-15分鐘,隔日一次,10天為1療程。

耳穴選穴:腎穴

定位:腎穴在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下方。

操作方法: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腎穴上,用膠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對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壓40次, 達到使耳廓輕度發熱、發痛。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3-5分鐘。

兩耳穴交替貼壓,3-5天一換,10天為1個療程。

④推拿保健

採用摩擦腰腎法:以兩手平掌的魚際、掌根,或兩手虛拳的拳眼,拳揹著力,同時做上下左右摩擦兩側腰骶部。每次15分鐘,每天2次,10天1療程。

做坐式八段錦的「閉氣搓手熱,背後摩精門,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翻掌向上託,彎腰攀足頻」。

⑤運動保健

對於陽虛體質的老年人在運動中應注意避風寒,不宜大汗,適合做一些溫和的有氧運動如慢走、太極劍、太極拳等。八段錦的「背後七顛百病消」和「兩手攀足固腎腰」加做1~3遍。

⑥注意事項

陽虛質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節要適當暖衣溫食以養護陽氣,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每天以熱水泡腳為宜。夏季暑熱多汗,也易導致陽氣外洩,使陽氣虛於內。建議盡量避免強力勞作和大汗,也不可恣意貪涼飲冷。

多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不可在陰暗潮濕寒冷的環境下長期工作和生活。

(四)陰虛質

1.特徵

總體特徵:陰液虧少,以面色潮紅、有烘熱感,手足心熱,目乾澀,視物花,鼻微幹,唇紅微乾,平素易口燥咽幹,口渴喜冷飲,眩暈耳鳴,睡眠差,小便短澀,大便乾燥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體形偏瘦。

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

發病傾向:易患疲勞、不寐等病;感邪易從熱化。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

2.保健要點

①推薦基本藥方

對於陰虛體質的老年人推薦的基本藥方為六味地黃丸,同時在臨床用藥中應慎用辛溫燥熱之品。

②飲食保健

對於陰虛體質的老年人可以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黑大豆、黑芝麻、蚌肉、兔肉、鴨肉、百合、豆腐、豆漿、豬頭、豬髓、燕窩、銀耳、木耳、甲魚、牡蠣肉、魚翅、干貝、麻油、番茄、葡萄、柑橘、荸薺、香蕉、梨、蘋果、桑葚、柿子、甘蔗等。少吃羊肉、狗肉、辣椒、蔥、蒜等性溫燥烈之品。

推薦食療方:蓮子百合煲瘦肉——蓮子(去芯)15克,百合20克,豬瘦肉100克,鹽適量。製作:

用蓮子(去芯)、百合、豬瘦肉,加水適量同煲,肉熟爛後用鹽調味食用。本湯具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的功效。

③穴位保健

選穴:三陰交、太溪

定位: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後緣;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三陰交和太溪穴,兩側穴位同時操作。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每日2次,10天1個療程。

中醫治未病工作情況匯報

北冶中心衛生院公共衛生科 我們北冶中心衛生院公共衛生科,自從接到平山縣衛生局平衛字 2011 87號檔案,並參加了2011 10 26日由衛生局和平山縣中醫院組織的 中醫治未病 啟動儀式以來,便積極地投入到中醫治未病工作中去。1.首先按照中醫藥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的治未病理念,利用中醫藥基本...

中醫「治未病」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應用

張宇 上海市閘北區彭浦新村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摘要 據調查,近年糖尿病以其極高的發病率及致命的危害性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面對西醫 的種種弊端,不妨考慮從中醫養生中的 治未病 角度進行論治。對於未患人群實施高危防病,對已患人群則要既 病防變,將疾病控制並穩定在一定範圍內,防止其進一步惡化。因...

山陰縣中醫院中醫治未病服務規範

2 保持口腔清潔,上班前最好不吃異味食物 蔥 蒜 3 女性上班可化淡妝 塗本色指甲油 帶細項鍊 耳釘,不得濃妝豔抹 佩戴顯眼飾物,留長指甲 塗鮮豔指甲油。4 服務號牌不得歪歪扭扭,發現時及時糾正。5 儀表要莊重 穩健 站坐姿端正,站時不要東依西靠,應雙手交握身前。坐時不能蹺二郎腿。6 上班前要自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