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地理複習計畫

2021-03-04 00:54:37 字數 2601 閱讀 5850

一、指導思想

以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聯絡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學生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夯實基礎,通過綜合訓練,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解題技巧,以適應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學科目標

1、夯實基礎,重視能力

2、**轉換,提取資訊

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

4、聯絡實際,靈活運用

三、工作計畫

1、第一輪複習(2023年8月中旬—2023年1月上旬)

完成世界地理、中國地理複習;選修(三)和選修(六)的複習

2、第二輪複習(2023年1月—4月中旬)

專題複習

3、第三輪複習(2023年4月中旬—5月底)

綜合模擬訓練、查缺補漏

四、具體內容

(一)一輪複習目標: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鞏固,學科基礎能力過關

1、要求:

(1)確定複習範圍,夯實基礎不遺漏,掃清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地理知識都進行梳理和歸納,使之系統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變化,把握高考脈搏;

(3)實行滾動複習,做到適當回顧,合理練習(複習過的),提公升應用能力;

(4)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2、複習建議:

(1)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

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聯絡實際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記規律原理的內容,並體驗其形成過程。

基本過程:釐清概念---掌握法則—熟記基本原理---變式訓練(先做後講或教師示範學生嘗試---學生介紹思路---教師歸納總結解題思路和技巧—同類題型訓練)(注重解一題會一類),這塊教學內容較難,教學時應從易至難遞進,不能在難度上一步到位。

b.人文地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熟記某一內容的要素,注重思維的建模,嘗試根據例項進行綜合(多維)分析,注重回答問題的基本方式方法。

c.區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強調區域特徵的概括,區域內各要素的內在聯絡,區域整治的發展方向。

(2)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關訓練。上課時要明確學生掌握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訓練目標,不能教師一廂情願,高估教學實際效果,要腳踏實地,一步乙個腳印,循序漸進。基本知識要落實,基本技能(如影象圖表的判讀技能)培養做到細微處人人過關。

(3)建議「複式教學」,系統地理與區域地理同時複習。每節課40分鐘分二階段,第一階段5分鐘,主要檢查某一區域地理的複習情況,第二階段35分鐘上必修地理部分。主要是解決區域地理無時間複習,另外考慮區域地理的複習特別是空間定位問題,需要乙個比較長的複習週期。

教師應建立乙個複習的模板,分解整個區域地理的知識塊,通過模板的形式,讓學生天天對區域性區域進行空間定位,地理特徵概括,上課5分鐘著重於檢測糾正。

(4)建立聯絡線索,為二輪複習提公升能力作鋪墊。

例如:空間分布的接近聯絡和對比聯絡、地理事物間的因果關係聯絡、地理事物間的平行並列關係聯絡、地理事物間的主次從屬關係聯絡、地理事物間的大小包含關係聯絡等。

(二)二輪複習目標: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能力提高,實現綜合能力突破

1、要求:以主幹知識為載體,以專題為基礎,以區域為平台,通過加強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絡,全面提高學科思維能力。要明確重點、難點。

深刻理解每乙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絡。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公升應戰能力。

2、複習建議

(1)自然地理原理的圖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實都蘊涵在某些圖式中,而圖就在課本上;

(2)人文地理思維的模式化;

(3)熱點區域聯絡的自然化:不盲目追逐熱點;多聯絡自然地理特徵,少聯絡人文特徵.

(4)重點、難點的專題複習之專題劃分,建議以四大系統為基礎,摻入題型(尤其是解答題)專題:

①地理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

②人地關係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區域發展問題。

③區域地理系統。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

④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等。

⑤題型專題。

(三)三輪複習目標:主要是提高應試能力

1、要求:注重查漏補缺和解題技巧的培養。做到:精選練題,回歸課本,強化個別輔導。

2、複習建議

(1) 抓主幹知識,綱舉目張。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簡單的話記住要點。

(2)重地圖,抓地理核心。地圖是地理獨有的知識載體,地理知識、原理、規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於地圖一身,掌握了圖就把握了地理脈絡。複習可從地圖入手,把地理分布、進理規律都落實在地圖上。

(3)重原理,講解題思路。認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規律。答題時不能就事論事,關鍵是掌握解題思路。

如:分析區位因素都要從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方面著手;闡述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多少、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

(4)辨析概念,做到所問所答。在最後階段應有意識地將一些近似的概念進行比較,直正弄懂其內涵和外延,在考試時才不會所答非所問。如:

地形、地勢、地貌、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之間的聯絡及差異。

(5)訓練解題能力。對解題能力和技巧進行訓練。對題目要做到

「一題三吃」,即命題意圖、解題思路、致錯分析補救,重視答題語言的組織和表述。

2019高三地理複習計畫

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摸清底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以活動單導學模式為主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的引導作用,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效率。2 遵循教學規律,循序漸進地提高教學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組 備課組的作用,落實高考要求,努力做到注重基礎,深鑽教材,講練結...

高三地理複習計畫

新一輪高三複習已經拉開帷幕,怎樣進行複習,如何給高三地理複習進行定位,是擺在所有高三老師面前的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依據課標,狠抓基礎。一 指導思想 以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認真研究2011年高考試題的命題方式和特點,進一步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重點,加強學法指導,爭取在高考中...

高三地理複習計畫

2017屆高三地理備課組備考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教學要面向高考,在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要求的過程中,要以培養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 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 基本技能,對所學課程內容能夠融會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