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2021-03-20 08:58:06 字數 3403 閱讀 3156

「懂中華禮儀做文明少年」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我校以「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與研究」為突破口,利用其無所不在的文化資源,豐富學生的「教育場所」。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為重點內容;以唱響國歌、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志願服務為抓手;著眼於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將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與民族精神教育、傳統美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行為規範教育及學校的其他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通過校本課程的實踐與研究,使學校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和示範視窗,使學生成為文明禮儀行動的先鋒隊,為營造現代化良好的人文環境和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二、課程開發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而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更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方面,長輩的溺愛,導致了他們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善於或不懂得與周圍的人交往。

而有些家庭,由於家長放任孩子自由成長,缺少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使之染上不良惡習,野蠻霸氣,缺乏教養。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後,國門開啟,我國在引進外國先進文化的同時,也帶進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極思想,人們講究個人自由,忽視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輕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問題。而現代社會發展對人的文明禮儀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

在學校,有的同學任性散漫,唯我獨尊,學生在與教師交往時缺乏良好的禮儀規範;在社會或家庭中,怎樣尊老愛幼,怎樣與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樣著裝,怎樣待客做客,怎樣遵守社會公德,怎樣講文明、講禮貌等等顯得比較薄弱。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心理學家調查表明:

學生的第一需要是學會交往,其次才是學會學習,只有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才能進一步發展個性。再加上中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強,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在中學階段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使他們系統地受到良好禮儀規範的薰陶教育,從而養成其良好的個性品質,為其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因此,在學生中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1、使學生了解、掌握並使用家庭常規禮儀,上下代人加強溝通,消除代溝,建立上、下輩之間朋友式的關係,享受溫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並使用校園常規禮儀,使同學之間能夠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團結協作,互助互愛;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間交往自然親切,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

3、了解、掌握並使用社會常規禮儀,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讓自己處處受到歡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會生活充滿快樂,從而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四、校本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確認教學的本體地位,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學作為民主的、積極的和創造的實踐活動來開展,使學生成為追求真、善、美的主體。

2、民主性原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朋友關係,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以求課程開展紮實有效。

3、合作性原則: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交流,質疑解疑,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取長補短,也可通過其他小組幫助解決,或者尋求老師的點撥引導,使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4、趣味性原則:根據小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教師要盡可能地選擇適合中學生特點的、趣味性較強的內容,並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做到難易適中,形式豐富,內容新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於參與,在參與中自信起來,以求實效。

5、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作出內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課堂,適時調整。

6、開放性原則:教學內容可根據需要選擇於課堂、校園、街道、社群等場所進行,充分發揮不同場所的作用,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以「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和「社會禮儀」為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交際禮儀教育,有目的、有計畫地將學生帶入良好人際關係的殿堂。

校園禮儀:尊重老師 、尊重同學、學會請教、學會商量、學會傾聽、學會勸阻、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師生間的禮儀

家庭禮儀:做客禮儀、迎賓禮儀、待客禮儀、祝賀禮儀、邀請禮儀、服飾禮儀、 上下輩之間的禮儀 ……

社會禮儀:問路禮儀、乘車禮儀、購物禮儀、影劇院禮儀、鄰居間的禮儀……

(二)以豐富有效的活動形式推動「文明禮儀」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究。

1、師德榜樣。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

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乙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

2、每週落實。教師通過課堂主陣地,有計畫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交際禮儀教育,使學生通曉禮儀知識,引導他們親身體驗,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昇華,從整體上讓學生的文明禮儀風範得到提高。

3、學科滲透。各科教學之中繼續滲透文明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

4、課外實踐:

(1)調查走訪:走訪商場等服務性強的單位,學習有關禮儀知識。

(2)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上網、上新華書店與各級圖書館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知識。

(3)競賽展覽:舉行邀請函設計活動、感恩語言描繪活動、手抄報評比活動,指導學生動手實踐,鍛鍊能力。

(4)角色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社會角色富有特徵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小售貨員」、「小小服務員」、「我是家裡小主人」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禮儀規範。

(三)編寫「文明禮儀」校本課程教材,把文明禮儀教育推向深處。

1、編寫「文明禮儀」校本課程教材,作為開展「文明禮儀」課程教學的依據。

2、以「文明禮儀」課程教材為基礎,編寫各年級「文明禮儀」上課教案,作為教師教學的參照。

六、校本課程實施的建議和要求

1、加強領導,廣泛動員,讓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學校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校本課程教育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動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做文明禮儀的先鋒。

根據工作部署,制定出行動計畫、實施方案,採取措施,狠抓落實。

2、宣傳禮儀。組織學生校園禮儀演講活動。培訓學生宣講員,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動時間深入社群和家庭進行文明禮儀的宣傳活動。

通過家長學校和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新氣象的良好氛圍。

3、建立監控激勵機制。將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表現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對校本課程教育實踐活動普及廣泛,工作成效顯著的班級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將評選校園文明禮儀示範班級。

各班級在實踐研究過程中也應該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達到要求的學生給予鼓勵。

4、大力推廣學校禮儀教育的成功經驗,樹立教師、學生身邊的文明禮儀榜樣,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和輻射作用,推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通過開展師生校園禮儀風采展示、徵文、知識和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爭創文明禮儀先進班級和文明使者、製作文明禮儀手冊等活動,展現師生員工在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2023年9月

「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王瞳鎮中學 人類的一切活動,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為前提的。對於人來說,交往是一種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動。在現實社會中,隨著資訊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們與世界各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國際往來日益重要,人們對人際交往中的禮儀更加關注。隨著我們對交往禮儀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加深,我校已在學科教學中加強...

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

養馬莊小學 目錄前言 第一篇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篇個人禮儀 第一節儀容儀表 第二節穿戴 第三節言談舉止 第三篇學校禮儀 第一節公升旗禮儀 第二節上課禮儀 第三節集會禮儀 第四篇家庭禮儀 第一節長輩與晚輩 第二節待客與做客儀 第三節就餐禮 第五篇社會禮儀 第一節公共場所禮儀 第二節公共生活禮儀 第三...

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綱要

小學一 基本專案 1 課程名稱 文明禮儀伴我行 2 授課教師 本校校本課程教師 3 教材 選編 4 課程型別 人文素養類課程 5 授課時間 16課時 6 授課物件 1 5年級學生 二 課程的目標 通過禮儀教育,學習禮儀知識,訓練規範的舉止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自尊自愛 尊重他人 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