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教學反思

2021-04-03 12:21:42 字數 537 閱讀 3172

烏江中心小學唐茹

1.深入挖掘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古詩二首》的教學中,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本課的重難點沒有得以突破。

2.指導學生學習古詩、體會視覺的語言美,首先要讀懂語句。根據小學生學習特點,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古詩學法:

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教師可在學生學習詩句時,出示難點詞語,讓學生通過給詩句中的字組詞的方法,逐詞逐句理解詩句含義。

3. 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三是豐富想象,教學時指導學生想象詩中的情節、場面。《古詩二首》中選入了兩篇描寫春天的詩句,在教學中也穿插了**的欣賞,但由於沒有與詩句中描寫的景致有效地結合起來,學生對詩句所表達的意境並沒有深刻的體會。

4.指導感情朗讀。感情朗讀,能再現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因此在學生理解詩的內容的基礎上重視朗讀,強調背誦。

針對《古詩二首》的教學及課後反思,我將按照上述方式豐富我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古詩教學水平。培養學生對中國古代優秀詩篇的學習興趣。

8 古詩二首教學反思

8.古詩二首 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 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該背的差不多,可是通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就讀不准。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為自己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他們連長句子都讀不好,怎麼在課堂上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 背誦這首古詩 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感受詩句的節奏美,體會詩的意境美,初步感受這種文化內涵。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 想象畫面 繪畫等方法來體會詩文所描繪的意境。情感特點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實踐,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古詩...

2 古詩二首

詠竹 宋 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佔水浸沙一萬枝。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筍宋 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1 背誦古詩。2 讀了這兩首古詩詞,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情景?3 你對竹有了哪些新的了解?高風峻骨剛正不阿的潘天壽 對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