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2021-04-11 19:56:50 字數 4996 閱讀 4112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週期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時15(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公尺/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1)黃赤交角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檢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每1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係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範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鐘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第二單元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幹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公尺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公尺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公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公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公尺,中緯:10-12千公尺,高緯:8-9千公尺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象複雜多變,與人類關係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於大氣對於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於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課本37頁圖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圖2.15)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圖2.18)

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

氣候型別溫帶季風氣候**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冬季西北風(亞洲大陸) 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東南風(太平洋) 西南風(印度洋)

四:常見的天氣系統

1)鋒面系統—冷鋒和暖鋒(圖2.19,2.20)

冷鋒暖鋒

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徵過境前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陰天、雨雪、颳風、降溫連續性降水

過境後氣壓公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氣溫上公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後降水一般出現在鋒前

大氣舉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圖2.21)

氣旋反氣旋

氣壓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 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 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上公升下沉

天氣多陰雨天氣多晴朗、乾燥天氣

舉例颱風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五;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型別的氣溫特點

l 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過地區的氣溫比寒流經過地區高

l 同一緯度地帶內,由於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l 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型別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最高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大大 7月 1月

海洋性小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氣候型別的降水狀況

l 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公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乾旱

l 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帶),夏季處於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乾燥少雨,冬季由於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

l 大陸的東岸,以亞歐大陸為例,處於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冬季受來自大陸的冷乾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

l 大陸的內部,以亞歐大陸為例,終年受大陸氣團的控制,降水比較少

l 兩極地區以輻合下沉氣流為主,全年降水少

2)氣候的型別(課本47頁的圖2.26)

3)主要10種氣候型別的判斷(課本48頁圖2.27)

步驟依據因素變化結論

判斷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 6.7.8三個月氣溫最高北半球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南半球

判斷所屬溫度帶最冷月均溫最冷月均溫》15℃ 熱帶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0℃~15℃ **帶氣候或者溫帶海洋性氣候

最冷月氣溫在-15℃~0℃ 溫帶氣候

最熱月<>5℃ 寒帶氣候

確定具體的氣候型別降水量的年內分配情況年雨型熱帶熱帶雨林氣候》2000mm

溫帶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mm

夏雨型熱帶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mm)

**帶**帶季風氣候

溫帶溫帶大陸型氣候

冬雨型**帶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熱帶熱帶沙漠氣候

寒帶極地氣候

六;大氣環境保護

(1)全球變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氣溫公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②毀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公升,淹沒陸地

②改變各地降水狀況和乾濕狀況,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保護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益,採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2)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類使用製冷裝置排放的氟氯烴

危害:①危害人體健康,②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保護措施:減少並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

(3)酸雨

概念:人們一般把ph值小於5.6的雨水稱為酸雨

成因:燃燒礦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築和文物古蹟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國已經採取了發展潔淨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等措施來控制酸雨

第三單元陸地和海洋

一:地殼物質的組成與迴圈

(1)組成岩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矽、鋁、鐵

結合 礦物:主要的造岩礦物有石英、雲母、長石方、解石

積聚岩漿巖(花崗岩,玄武岩)

岩石沉積岩: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頁岩,砂岩,礫岩)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複習提綱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 行星 衛星 星雲 流星 彗星。2.天體系統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3.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 課本p3圖1.2 太陽系銀河系其他行星系 總星系其他恆星世...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3節地球的運動 一 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二 太陽直射點移動23 26 n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 0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23 26 s 依據 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係 連線在赤道以北說明太陽直射23 26 n,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夏至點 連線在赤道以南說明太陽直射...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課本p3圖1.2 太陽系銀河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 總星系其他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 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