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檢修室檢修現場標準化作業管理規定 試行

2021-04-12 00:36:00 字數 4967 閱讀 1715

1 總則

1.1 為為貫徹「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深入推進安全風險管理,加強生產作業安全全過程管控,構建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體系,提公升現場安全風險管控能力,確保人身、電網和裝置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1.2 本規定是在《檢修現場標準化作業導則》的基礎上,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部分),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的。

1.3 本規定適用於工區管理及各班組的裝置常規檢修、改(擴)建專案施工等檢修現場管理。

2 檢修現場標準化作業流程

依據現場作業全過程控制要求,檢修現場標準化作業包括作業前準備、作業實施、資料歸檔三個部分。

2.1 作業前準備

2.1.1 現場勘察

對於大型、複雜、風險較大的工作,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認為有必要現場勘察的,檢修(施工)單位應根據工作任務提前組織現場勘察,並填寫現場勘察記錄(見附錄1)。現場勘察由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組織,勘察人員包括各專業小組負責人。

現場勘察的主要任務是核實工作內容、停電範圍、保留的帶電部位、作業現場的條件、應合接地刀閘(應掛接地線)、環境及危險點,制定針對性安全措施,並由總工作負責人根據勘察結果填寫現場勘察記錄(分工作票負責人無需填寫)。

勘察時應檢查現場裝置運**況,裝置有無缺陷,是否需要

增加工作內容,根據勘察結果及時調整、完善檢修施工方案,確定在人員、物資、工具、車輛等方面有無特殊需求。現場勘察記錄由工作負責人收執。勘察記錄應同工作票一起儲存一年。

檢修中遇有在執行裝置的二次回路上進行拆、接線工作,或在對檢修裝置執行隔離措施時,需拆斷、短接和恢復同執行裝置有聯絡的二次迴路工作,應填用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二次安全措施票由二次裝置檢修工作負責人依據圖紙等資料填寫,並根據現場勘查情況進行修改、完善,內容包括開啟及恢復的電壓電流迴路連片、聯跳迴路、起動失靈迴路等安全措施。

針對春(秋)檢、改(擴)建等大型工作,應根據現場勘察情況,提前編制「四大措施」,明確工作內容、組織措施、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並對具體風險點制定防範措施。四大措施由檢修(施工)單位編制,經相關部門審核,由公司分管副總工程師及以上領導簽字批准後生效。「四大措施」標準格式見附錄2所示。

開工前,工作負責人或工作票簽發人應重新核對現場勘察情況,發現與原勘察情況有變化時,應及時修正、完善相應的安全措施。

2.1.2 人員安排

工作前,班組長和工作負責人應根據工作任務、工作難度、人員技能水平和現場實際需要,組織開展承載力分析,合理安排工作班成員,確保工作班人數、安全能力和業務能力滿足工作要求。

2.1.3 工作票和看板

2.1.3.1 工作票

工作票由工作負責人或工作票簽發人填寫,其內容、格式應符合《安規》規定。

2.1.3.2 繪製現場看板

現場看板由工作負責人編制,分正反兩面。現場檢修看板標準格式如附錄3所示。

(1)現場看板正面

①計畫工作時間:即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時間。

②工作任務:開工會當天計畫安排的主要任務,對於涉及多個單位(班組)的工作,應分別列出各自任務及責任班組。

③風險點及防範措施:重點寫明現場「老虎口」位置、專職監護人設定以及針對風險點採取的防範措施等內容。工作任務、風險點及防範措施應結合每天具體情況進行更新,保證開工交底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④看板正面右側為電氣主接線圖,主要包括現場停電裝置、「老虎口」位置、相鄰帶電間隔(同塔和交叉跨越線路)等內容,並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其中:黑色實線代表停電裝置(包括現場裝設的接地線及接地刀閘);紅色實線代表相鄰帶電執行裝置;紅色虛線代表現場「老虎口」位置;藍色虛線代表檢修工作區域(標明作業人員出入口位置)。

主接線圖上方應標明方位座標,保證所繪裝置方位與現場實際相符。

(2)現場看板反面

①看板反面左側為票卡存放區,分別存放:工作票、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工序質量控制卡(繼電保護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四大措施。

②右側標明安全誓詞,結合專業實際,在每次開工會上,由工作負責人帶領全體工作班成員進行安全宣誓。簽字欄用於各級管理人員到崗監督簽字確認。

2.1.3.3 編制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

(1)多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

多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由總工作票負責人或工作票簽發人編寫,由檢修(施工)單位專責及以上人員審批。多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標準格式見附錄4所示。其內容包括:

①任務分工:當日各班組檢修任務,班組工作開始、結束的時間等。

②風險分析及防範措施:對危險點,專業交叉、配合工作危險點及工作間斷、轉移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並制定防範措施。

③確認簽字:各分工作票負責人分別履行確認簽字手續。

④作業小結:填寫當日工作完成情況、注意事項等內容,並履行確認簽字手續。

(2)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

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由工作票(分票)負責人編寫,由班組技術員或班長審批。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標準格式見附錄5所示。

其內容包括:

①人員分工:檢修工作的作業內容及作業人員。

②風險分析及防範措施:針對現場作業所涉及的危險點進行分析,制定防範措施並落實具體責任人。

③與其他小組配合或交叉作業危險因素:分析與其他班組配合、交叉作業存在的風險,制定針對性防範措施。

④確認簽字:工作班成員及工作票(分票)負責人分別履行確認簽字手續。

連續性工作,(多)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應根據工作內容變化每日進行更新。

(多)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編號為:對應工作票(分票)號+流水號(兩位)

2.1.3.4 編制工序質量控制卡

工序質量控制卡由工作票(分票)負責人所在班組技術員及以上人員編制,由檢修(施工)單位專責及以上人員審批。主要對檢修工作任務進行分解,確定工作順序,明確現場作業的關鍵工序、工藝標準及質量要求。工序質量控制卡標準格式見附錄6所示。

2.1.3.5 材料準備

結合現場勘察情況和工作需要,提前準備現場工作所需安全工器具、工作票、管控平台、馬甲、備品備件、試驗儀器、圖紙、說明書等物品並做好檢查。

2.2 作業實施

2.2.1 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完成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後,工作許可人會同工作負責人到現場再次檢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對具體的裝置指明實際的隔離措施,證明檢修裝置確無電壓;對工作負責人指明帶電裝置的位置和注意事項,最後雙方在工作票上分別確認、簽名。

2.2.2 組織開工會

履行工作許可手續後,工作負責人組織全體工作班成員召開開工會,進行作業交底。每日開工均應召開開工會,開工會共分六步,具體為:

(1)點名

工作負責人按工作票點名,核對人數,確認工作班人員是否到齊(人員若有變動,應在工作票上履行人員變更手續)。

(2)現場看板講解

工作負責人對照現場看板和工作票,向全體工作班成員交代工作時間、工作任務、安全措施、風險點及防範措施等內容,特別是對作業中的「老虎口」要特別提醒,關鍵事項做到提前交底。現場「老虎口」和風險點應指定監護人,執行安措等關鍵工序應指定責任人,並在現場看板上分別註明。

(3)現場答疑

工作班成員針對當天的工作提出疑問,由工作負責人進行現場答疑。

(4)現場考問

由工作負責人結合當日工作對工作班成員進行隨機提問,提問內容包括工作任務、作業程式、安全措施、風險點等,確保所有工作班成員確已知曉。

(5)安全宣誓

上述步驟完成後,由工作負責人帶領全體工作班成員進行安全宣誓,強化「個人安全靠自己」的意識,宣誓詞為:「我宣誓,個人安全靠自己!嚴守安規,嚴控質量,決不違章!」

(6)簽字確認

總工作票負責人與分工作票負責人履行許可手續,分工作票負責人在總工作票上簽字確認,各工作班成員在相應的分工作票上簽字確認,現場到崗監督管理人員在現場看板簽字欄簽字確認。

2.2.3 作業過程管控

作業現場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定置管理。按照安全工器具、備品備件、施工材料、試驗儀器、廢舊物資五類實行分割槽、定置擺放,並設明顯標識。

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始終在工作現場,對工作班人員的安全認真監護,及時糾正不安全的行為。

執行二次安全措施票時,按照順序逐項執行並打勾,工作完畢後按順序逐項恢復並打勾,執行、恢復完畢時執行人和監護人需簽字確認。

工作負責人應根據工作進展情況逐步填寫工序質量控制卡(作業指導書),不得跳項和漏項,工作過程中應認真填寫試驗報告並做好記錄。工作終結前對檢修質量、工藝進行自驗自查,填寫評價結論並簽字確認。

2.2.4 組織收工會

每日收工,應清掃工作地點,開放已封閉的通道,並告知工作許可人。工作負責人召集全體工作班成員召開收工會,清點人員,對當日工作進行點評。

2.2.5 工作終結

全部工作完畢後,工作班應清掃、整理現場。工作負責人應先周密地檢查,待全體作業人員撤離工作地點後,再向運維人員交待所修專案、發現的問題、試驗結果和存在的問題等,並與運維人員共同檢查裝置狀況、狀態,有無遺留物件,是否清潔等,然後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結束時間。經雙方簽名後,表示工作終結。

工作終結後,工作負責人填寫相關檢修工作記錄和缺陷消除

2.2.6 記錄

待工作票上的臨時遮欄已拆除,標示牌已取下,已恢復常設遮欄,未拆除的接地線、未拉開的接地刀閘(裝置)等裝置執行方式已匯報調控人員,工作票方告終結。

2.2.7 到崗到位

2.2.7.1 工區管理人員及各班組長,按照月度生產計畫安排,落實到位要求,明確到崗到位人員責任和工作要求。

2.2.7.2 到崗到位工作重點

a) 檢查「工作票執行及現場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b) 安全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c) 大型機械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d) 作業人員不安全行為。

e) 文明生產。

2.2.7.3 到崗到位人員對發現的問題應立即責令整改,並向工作負責人反饋檢查結果。

2.3 資料歸檔

檢修任務完成後,工作負責人在 72 小時內完成 pms 系統中工作票、檢修記錄、缺陷消除記錄填寫;完成工作票(紙質)、工序質量控制卡(繼電保護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班組作業風險控制卡、現場勘察記錄和試驗報告的整理存檔;完成裝置檢修台賬更新。

3 標準化作業文字的使用

(1)現場作業必須使用統一的、經過批准的現場標準化作業文字。

(2)工作負責人(總工作負責人)對作業檔案的執行負全面責任,相關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履行簽字手續。

(3)對於高處特殊作業專案,簽字可以與作業分開進行;地面負責人應及時提醒高處作業人員注意作業行為;高處作業人員返回地面後應履行補簽字手續。

變電檢修現場標準化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以裝置狀態評估為主要手段的裝置管理標準化 提公升了該局變電檢修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較大程度上保證了該局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1 運用狀態分析系統,實現裝置管理標準化 為規範變電裝置的狀態檢修,該局在裝置維護和管理中,充分運用企業資訊科技為裝置管理標準化提供技術支撐,自1998年...

裝置檢修標準化作業規範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編寫說明 為積極貫徹落實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關於做好 五篇文章 打造 五個國電 的總體要求,認真開展集團公司發電企業 提公升管理 提公升效益 的雙提公升活動,提公升集團公司系統內各發電企業裝置檢修現場管理水平,不斷深化和鞏固裝置檢修的 標準化檢修 模式,確保檢修現場的安全 質量,特制訂...

裝置檢修標準化作業規範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編寫說明 為積極貫徹落實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關於做好 五篇文章 打造 五個國電 的總體要求,認真開展集團公司發電企業 提公升管理 提公升效益 的雙提公升活動,提公升集團公司系統內各發電企業裝置檢修現場管理水平,不斷深化和鞏固裝置檢修的 標準化檢修 模式,確保檢修現場的安全 質量,特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