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模擬題醉駕入刑

2021-05-17 19:50:51 字數 1020 閱讀 8402

華圖公****研究中心

修改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5月1日起施行。根據新法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新法還規定,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15日以下拘留,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檢驗合格標誌、保險標誌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日前,我國將醉酒駕車納入刑法,司機將為自己的酒後駕車行為付出「罪與罰」的代價。你怎麼看的?

近年來的成都「孫偉銘案」、南京「張明寶案」、廣東「黎景全案」等因醉駕引發的惡**通事故頻頻**,屢屢引發社會強烈關注。醉酒駕車違法行為面臨的,從過去的行政處罰,上公升到更為嚴厲的刑事處罰,是乙個值得肯定的嘗試。

酒後駕駛屢禁不止的乙個重要原因,就是違法成本太低,缺乏震懾和懲戒作用,駕駛員心存僥倖。刑法的嚴厲性和威懾力,有助於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性,如果醉駕有可能蹲大獄,再有「酒量」和「膽量」的駕駛員在以身試法前也會有所顧忌。醉駕入刑提高了駕駛者的違法成本,有效震懾了醉酒駕駛者,無疑將有效治理酒駕。

當然,僅僅靠法律還是不夠的,要從根本上杜絕醉駕,還有待於全社會文明素質的提高。堵的同時輔之以疏,提高國民交通安全法制觀念、安全意識和文明素質,並將打擊酒駕的關口前移至家庭、單位、娛樂場所等,在全社會樹立起「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思想觀念,才是治本之策。

此外,有關法律法規能否嚴格執行,交管部門的執法水平能否跟上,如何避免「人情關係」的影響,這將是「醉駕入刑」下一步人們關注的重點。醉駕行為之所以刺痛人們的神經,還因為在近年來的一些惡性醉駕事件中,醉駕者往往憑藉其在社會資源上的優勢,表現出對受害人的冷漠。「醉駕入刑」落到實處,方可讓違法犯罪者得到應有的懲處,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名師分析2019公務員面試熱點之醉駕入罪

之所以提出醉駕一律入罪對公務員不公,說到底不過仍舊是固有的特權思維在作怪。倘若能夠刨除根深蒂固的特權思維,醉駕一律入罪對公務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不是有很多公務員常抱怨應酬多喝酒多壓力大嘛,這下醉駕一律入罪之後,拒絕喝酒就光明正大了,不僅保護了自己的身體,更為納稅人節省了吃喝成本,何樂而不為?四 醉駕...

內蒙古公務員面試熱點之醉駕入罪

背景資料 近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的審議中,委員們對醉駕的界定及情節有不同意見。有委員認為,醉駕即入罪對公務員來說 後果很嚴重 因為國家公職人員在犯罪後會面臨開除公職的處分。因此,有人建議在情節把握上更加細化,加上 情節嚴重 以免擴大打擊面。思路點撥 一 醉駕入罪,公務員也不例外 中...

網友熱議「醉駕入刑」 勸司機喝酒應算教唆犯罪

熱議 醉駕入刑 勸司機喝酒應算教唆犯罪 新聞源 直江 五一 放假去朋友家吃飯。我開車去的,本不想喝酒,但經不起朋友勸,還是喝了。晚上 走的時候,雖心存僥倖,但更擔心查酒駕吹超標了,左思右想還是打車回家了。現在想想,當時要真是開車 回家被交警查到判了刑,勸我喝酒的是否算教唆犯罪呢?全 記者宋莉張婧雅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