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測防治水系統技術管理制度

2021-05-28 02:47:05 字數 4304 閱讀 4046

河南能化新疆公司音西煤業

管理制度彙編

音西煤業

二〇一四年四月

目錄公共部分 1

一、地測防治水資料、技術報告等審批制度 1

二、地測防治水技術規程的實施細則及補充規定 2

三、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 6

四、地測防治水資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8

第一篇地質部分 9

一、地質技術管理制度 9

二、鑽探技術管理制度 11

三、技術崗位責任制 13

四、地面塌陷坑管理 15

第二篇測量部分 17

一、地測防治水系統測量專業安全例會會議制度 17

二、測量安全生產聯絡制度 18

三、測量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 19

四、測量資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22

五、測量裝置、儀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報廢制度 23

六、巷道貫通通知單制度 25

七、巷道開口通知單制度 26

八、巷道停頭、復工通知單制度 27

第三篇防治水部分 28

一、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 28

二、礦井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38

三、探放水制度 39

四、礦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43

五、水情、水害**預報制度 45

六、水害隱患排查、分析、預報、跟蹤管理檢查制度 46

七、水害現場安全巡迴檢查制度 46

八、礦井水文地質管理制度 48

九、隱患排查整改閉合管理制度 54

十、隱患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55

1、地質測量圖紙、資料都要經過逐級審查、簽字後方可複製、發放或上報。

2、地質測量資料必須有兩人計算,校對,並做到當日測量,當日計算,當日繪圖。

3、凡對外提供的各類地質測量資料、圖紙必須有編制,科長、礦總工程師審查簽字後方能提供使用。

4、生產補探報告、工程或水文地質報告、採區地質說明書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後,報公司審批。回採、掘進地質說明書由科長審查後,報礦總工程師審批。

5、儲量及三量月、季、年報必須經科長審核後,報礦總工程師、礦長審查後方可上報。

6、煤炭儲量的登出、報損、地質損失和儲量轉出,按國家現行規程規定的程式報批。

7、各種礦圖必須由科長審核後,報礦總工程師審批。月驗收進尺報表須經科長審查後報出。煤場庫存量由科長審查後報礦長審批後報出。

8、所有探放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會審批准後方可生效、實施。

9、採區地質說明書的編制,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後,報公司由生產科負責審查。

10、各階段及工作面,回採或掘進地質說明書,由科長審查後報礦總工程師審批。

11、工程或水文地質報告,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後報公司生產技術部審查。

12、生產補充勘探報告,凡委託勘探隊施工補充勘探專案,由礦編制計畫報公司批准。礦自行施工的小型補勘專案,由礦總工程師批准。

13、煤炭儲量的登出、報損、地質損失和儲量轉出按儲量管理規定執行。

一、實施細則:

(一)測量部分

1、中腰線標定及時、準確、無責任工程事故。

1)巷道開工通知單要提前3天下發到施工區隊。

2)重要巷道的開口應有標定工作設計圖。

3)巷道開口時須對作為起算資料的上一級導線(點)進行檢測。

2、3000公尺以上貫通測量應有設計、審批、總結,貫通測量精度符合規程規定或工程要求。

3、堅持巷道開口、貫通、停頭、復工、停採及工程進度等通知單制度。

4、貫通通知單應提前炮掘20公尺(綜掘50公尺)下發到施工單位、礦分管領導及技術、安全、通風等單位。

5、煤礦必備的圖紙

(1)井田區域地形圖(1:2000或1:5000)

(2)工業廣場平面圖(1:500或1:1000)

(3)採掘工程平面圖(1:1000或1:2000)

(4)井上下對照圖(1:2000或1:5000)

(5)主要保安煤柱圖(1:1000或1:2000)

(6)井筒斷面圖(1:200或1:500)

(7)井底車場平面圖(1:200或1:500)

(8)礦井水文地質圖(1:2000)

(9)礦井綜合柱狀圖(1:2000)

6、礦井圖紙內容、精度符合要求,圖上符號、線條符合《煤礦地質測量圖例》要求。

7、各種防水、建築物保護煤柱設計合理,並有設計,有批文,如有水害威脅而不需留設煤柱的,應標有探水警戒線。

(二)地質部分

(1)礦井必須具備精查或最終地質勘探報告、補充勘探報告、儲量複核地質報告,並且經過驗收,結論明確,能夠指導生產。

(2)生產技術部門必須按規定時間提供掘進地質說明書。

(3)必須有由設計部門提供的經總工程師批准的「委託書」。

(4)「三書」必須做到文字、原始資料、圖紙數字相符,內容達到要求

(5)地質預報做到月有月報,年有年報,必要時有臨時預報。

(6)預報內容準確無誤,預報結果應保證煤礦安全生產。

(7)水情水害預報應包括月預報、季預報、年預報。

(8)預報內容齊全,描述準確、措施有針對性,簽字齊全。

(9)預報結果應保證煤礦安全生產,不出現誤報、漏報現象。

(10)建立水文觀測系統,並按規定時間定期觀測。

(11)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設計並按規定程式審批。

(12)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原則,對不清楚地段要進行探放水,並有設計和措施。

(13)每月進行一次防治水隱患排查,並有書面分析記錄。

(14)礦井範圍內鑽孔經過注漿封堵處理,達到防治水要求,對封閉不良鑽孔要建立臺帳,揭露時要制定專門探放水措施。

(15)水文地質原始資料建立臺帳保管安全可靠,有目錄、有索引。

(16)堅持防治水安全檢查,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二、技術補充規定:

為切實加強地測防治水技術管理,明確責任,嚴格落實有關地測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防止重大水災及貫通事故的發生,確保礦井安全生產,現對我礦各掘進隊技術人員在地測防治水方面的管理規定要求如下,望各單位嚴格遵守:

1.各掘進隊技術員每月要對生產科提交工作小結,內容包括:本月施工範圍內防治水工作開展情況,排水裝置選用情況及排水裝置的安置位置,頭面出水情況,區域內揭露構造斷層情況,煤岩層產狀及相對位置、巷道中腰線及雷射導向儀使用情況等,每月月底前交到生產科,並會同生產科技術人員,共同分析總結本月施工區域水文地質概況及次月地測防治水方面工作重點。

2、各類巷道開工前,區隊技術人員要提前乙個月向生產科申請編寫各類地質說明書。

3.各掘進隊技術員要參照地質及水文地質預報,了解本隊施工巷道水文地質情況。巷道施工中遇見出水現象或有出水預兆,要及時通知排程室和生產科,出現突水現象,技術人員未進行及時匯報造成突水事故的,對技術人員罰款500-1000元,造成嚴重後果的,按礦有關規定執行。

4.各掘進隊技術員要掌握所施工的巷道和工作面具備的排水能力,對施工巷道前方的水文地質和對本隊的排水現狀要清楚,所在巷道按照要求配備排水裝置,備用水幫浦按照要求處於備用狀態,水溝必須按照要求及時施工,出現問題及時整改,不整改或情節嚴重的下發通報處理。

5.各掘進區隊要積極配合生產科進行超前鑽探工作,與生產科結合,提前做好人員安排、耙矸機移動位置等工作,對超前鑽探工作不予配合,造成超前鑽探工作無法進行的,對區隊罰款500-1000元/次。

6.各掘進隊所在巷道施工,需要有明確的計畫,並有生產科下發的書面通知,嚴禁未經允許私自施工。施工時要嚴格按照生產科設計要求,檢查發現實際尺寸不足設計的90%,罰款掘進隊長500元,技術員罰款200元。

7.施工掘進技術員必須在現場做好巷道開口準備工作,提前一天通知生產科準備情況,並積極配合測量人員進行現場開口中腰線標定等工作,測量部門(生產科)接業務聯絡通知單後給線,各區隊在現場應積極配合測量工作,確保施工工作面達到放線條件,即工作面有人員配合及進行打眼和梯子等標定中、腰線用的附屬裝置。區隊應派專門技術人員協助測量人員順利完成工作,對所給中腰點現場確認,如有問題,應現場提出。

8.嚴格執行巷道中腰線日常技術員檢查制度,巷道開口位置及中、腰線標定後,生產科以書面形式向施工單位下發,施工區隊嚴格按照通知單有關資料進行施工,不得隨意更改,所有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測量業務通知單資料執行。

9.技術人員要隨時對中、腰線進行檢查,成型巷道中、腰線要及時標記。每班工作前,跟班隊長(或班長)、驗收員都要對施工中、腰線進行校核並延至迎頭,對上一班中、腰線執**況進行檢查,對本班中、腰線進行標定。

對每班不檢校中、腰線及不按線施工的,根據情況給予500-1000元的罰款並進行整改,測點被人為破壞或被噴漿覆蓋的,乙個中腰線點罰款100元。

10.每掘進30—40公尺(雷射指向儀控制的中心線和腰線除外)巷道的中、腰線,由掘進隊技術人員負責對巷道中心線和腰線進行往前延設,記下延線記錄並向生產科匯報,否則給予技術員100元罰款。

地測防治水技術管理規定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 2009年8月 目錄第一編總則4 第一章地測防治水管理工作一般規定4 第二章組織機構5 第三章管理制度5 第四章科學技術研究6 第二編礦井地質7 第一章基本任務與要求7 第二章職責範圍7 第三章管理制度11 第四章業務聯絡11 第三編礦山測量13 第一章基本任務13 第二章生產管理...

地測防治水技術管理規定

鑫龍煤業生產技術部 2011年01月 目錄第一編總則4 第一章地測防治水管理工作一般規定4 第二章組織機構5 第三章管理制度5 第四章科學技術研究6 第二編礦井地質7 第一章基本任務與要求7 第二章職責範圍7 第三章管理制度11 第四章業務聯絡11 第三編礦山測量13 第一章基本任務13 第二章生產...

地測防治水技術管理規定

附件4二 一二年一月一日 編審人員 主編 吳玉華 編制人員 段中穩 第 一 三篇 李學富 第二篇 胡奎 第五篇 第八篇 吳素珍 第六篇 洪荒 第四篇 第七篇 孫本魁 第九篇 修改人員 段中穩 孫本魁 胡奎 目錄第一篇總則 7 第二篇礦井地質工作管理規定 11 第三篇礦井防治水工作管理規定 38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