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端煤業提公升機安全執行管理制度 改

2021-06-18 11:30:00 字數 3796 閱讀 4629

為加強提公升機安全管理,確保提公升機安全可靠執行,特制定提公升機安全執行管理制度:

一、嚴格日常管理,明確專人負責,落實責任到人

1、機運隊隊長對提公升機安全執行負全面管理責任,每週要對提公升機的安全執行、完好狀況進行兩次督查。

2、提公升機司機是本班提公升機安全執行第一責任者,每班必須對提公升機進行巡迴檢查,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並做好記錄,無法處理的要及時匯報負責人,嚴禁裝置帶病執行。

3、機運隊要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維護提公升機,負責落實提公升機的日常檢查檢修工作。

4、機運隊負責貫徹落實管理辦法,機電部門是業務主管部門,負業務保安責任,每10天對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進行1次監督檢查。

二、嚴格落實提公升機的日常檢查檢修工作

做好提公升機的班檢、日檢、周檢工作,並認真填寫相應記錄,班檢工作由當班提公升機司機完成,日檢工作由機運隊安排檢修工完成,周檢工作由機運隊每週作專項安排完成。

1、班檢內容(每班檢查落實一次)

(1)提公升機各緊韌體應齊全、牢固

(2)提公升機的訊號完好情況

(3)各儀表指示是否正常準確

(4)控制盤接觸器動作是否可靠

(5)深度指示器指示是否準確、傳動是否靈活可靠

(6)電機執行聲音、溫公升、電流是否正常,滑環碳刷是否冒火

(7)減速器執行聲音、溫度

(8)聯軸器間隙應符合規定,防護罩應可靠

(9)制動系統電液制動器動作、傳動杆靈活情況

(10)開車後對鋼絲繩進行全程檢查,重點對鋼絲繩在滾筒上的固定、排列情況

2、日檢內容(每天檢查落實一次)

(1)提公升機的總電源線路情況

(2)控制盤、電阻接線緊固情況

(3)訊號系統完好情況

(4)制動系統的閘瓦間隙、磨損、傳動杆以及電液制動器等情況

(5)鋼絲繩同提公升容器的連線情況、提公升容器的完好等情況

(6)罐籠或箕鬥罐道繩磨損、鏽蝕、斷絲情況,罐道繩同罐耳的間隙、防墜器動作完好情況

(7)鋼絲繩的磨損、鏽蝕、斷絲情況進行檢查

3、周檢內容(每週檢查落實一次)

(1)聯軸器間隙、銷軸磨損情況

(2)減速器油位、齒輪磨損情況

(3)電機、滑環、碳刷接線、碳刷滑環接觸情況

(4)滾筒筒殼有無開焊、變形,螺絲、鍵、繩根有無鬆動及襯板情況

(5)滾筒軸承潤滑等完好情況

(6)天輪的磨損、軸承潤滑等完好情況

三、嚴格提公升機司機管理

1、各井口要配備專職司機,,其他任何人員無權操作提公升機,專職司機要持有效的操作證件。

2、司機要熟悉裝置的結構、效能、技術特徵、動作原理,掌握《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及提公升機房各項規章制度。

3、上班期間司機要集中精力,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嚴格落實班檢工作,認真填寫記錄。

四、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1、每次提公升人員前必須進行一次空罐執行,正常後方可公升降人員,且每次乘罐人員不得超6人。

2、嚴禁人員和物料混合提公升。

3、嚴禁兩台提公升機同時執行。

4、提公升機訊號系統不完好、聯絡訊號不明嚴禁開車。

5、嚴禁提公升機帶病執行。

6、雷雨天氣響雷閃電期間,不得操作執行提公升機,避免提公升機執行時因系統突然停電,造成提公升機緊急停車,鋼絲繩瞬間受衝擊力。

五、嚴格遵循《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規定

1、專為公升降人員和公升降人員和物料的罐籠應符合下列要求:

(1)乘人層頂部應設定可以開啟的鐵蓋或鐵門,兩側裝設扶手。

(2)進出口必須裝設罐門或罐簾,高度不得小於1.2公尺。罐門或罐簾下部邊緣至罐底的間距不得超過250mm,罐簾橫桿間距不得大於250mm,罐門不得向外開,門軸必須防脫。

(3)罐籠內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積應不小於0.18㎡。罐籠每次容納人數應明確規定。

2、公升降人員或公升降人員和物料的單繩提公升罐籠、帶乘人間的箕鬥必須裝設可靠的防墜器。

3、提公升容器的罐耳在安裝時與罐道之間所留間隙:鋼絲繩罐道的罐耳滑套直徑與鋼絲繩直徑之差不得大於5mm。

4、罐道和罐耳的磨損達到下列程度時必須更換:鋼絲繩罐道與滑套的總間隙超過15mm。

5、對金屬井架、井筒罐道梁和其他裝備的固定和鏽蝕情況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鬆動,應採取加固或其他措施;發現防腐層剝落,應補刷防腐劑。

6、井口和井底車場必須有把鉤工,人員上下井時必須遵守乘罐制度,聽從把鉤工指揮。開車訊號發出後嚴禁進出罐籠。嚴禁在同一層罐籠內人員和物料混合提公升。

7、提公升鋼絲繩、罐道繩必須每天檢查一次,防墜器制動繩至少每週檢查一次。

8、各種股捻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繩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1)公升降人員或公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2)專為公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為10%

(3)罐道鋼絲繩為15%

9、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小量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1)提公升鋼絲繩或制動鋼絲繩為10%

(2)罐道鋼絲繩為15%

10、使用中的鋼絲繩應根據井巷條件及鏽蝕情況至少每月塗油1次。

11、各種提公升裝置的滾筒上纏繞鋼絲繩層數嚴禁超過下列規定:立井中公升降人員或公升降人員和物料的,1層;專為公升降物料的,2層。

12、滾筒上纏繞2層或2層以上鋼絲繩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滾筒邊緣高出最外1層鋼絲繩的高度至少為鋼絲繩直徑的2.5倍。

(2)滾筒上必須有帶繩槽的襯墊。

13、鋼絲繩繩頭固定在滾筒上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必須有特備的容繩或卡繩裝置,嚴禁繫在滾筒軸上。

(2)繩孔不得有銳利的邊緣,鋼絲繩的彎曲不得形成銳角。

(3)滾筒上應經常纏留3圈繩,用以減輕固定處的張力,還必須留有作定期檢驗用的補充繩。

14、提公升機房應儲存提公升裝置(絞車、鋼絲繩、天輪、提公升容器、防墜器和罐道)的檢查記錄、鋼絲繩的檢驗和更換記錄、安全保護裝置試驗記錄、事故記錄、交**記錄等。

15、使用和保管提公升鋼絲繩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新繩到貨後,應由檢驗單位進行驗收檢驗。合格後應妥善保管備用,防止損壞或鏽蝕。

(2)對每卷鋼絲繩必須儲存有包括出廠廠家合格證、驗收證書等完整的原始資料。

(3)保管超過1年的鋼絲繩,在懸掛前必須再進行一次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六、裝置進出井運輸時要嚴格遵循下列規定:

1、裝置進出井必須採取罐籠運輸方式,運輸時將裝置放置到罐籠內,並採取一定的固定措施,防止提公升過程中裝置出現傾斜、磕碰。

2、裝置裝罐之前要由井上下把鉤工把關落實裝置外形尺寸、重量,同意後方可採取罐籠運輸。

3、運輸裝置前,要由專人對提公升機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提公升機處於完好狀態,並在運輸前空鉤提公升試車一次。

4、裝置放置固定到罐籠內,經把鉤工驗收合格後,由把鉤工打點發訊號,提公升機司機按訊號操作。

5、提公升機司機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減速時要平穩,避免出現緊急加減速或急剎車等情況,以免瞬間加大提公升鋼絲繩的受力。

6、裝置運輸到位後,經把鉤工檢查驗收,並發出訊號,提公升機司機按訊號執行。

7、進行特殊吊運時,提公升機速度要符合下列規定:

(1)使用罐籠運輸***油類炸藥或雷管時,要採取防碰撞、防靜電等措施,提公升機執行速度不得超過2公尺/秒;運送其它火藥時,不得超過4公尺/秒,且在啟動和停止時不得使罐籠發生震動。

(2)吊運特殊大型裝置及長材料時,裝置部件或材料不得伸出罐籠外部,以免在運輸過程中碰及井筒中的纜線、管路、裝置等,且執行速度不得超過1公尺/秒,無法避免時要採取一定的臨時措施。

8、出現裝置、材料外形體積大超出罐籠空間、長度長超出罐籠外形尺寸無法放置到罐籠內運輸時,必須提前對裝置、材料進行解體,以便於運輸,對於無法拆解的必須制定臨時安全措施,將裝置、材料吊掛到罐籠下方進行運輸,但必須確保裝置的吊掛等固定安全性,不得磕碰井筒中的管線等設施,且審批措施的安全、排程、機電等相關部門人員要到現場進行監督指揮。

機電專業

二〇一〇年一月六日

提公升機安全管理制度

規章制度 單位部門 日期 年 月 日 5 參觀或有事需進入車間,外來人必須經領導同意,有機電負責人帶領方能允許進入車間,並要進行登記 專職檢修人員,領導除外 6 提公升機各種記錄必須填寫認真 清楚,並保證其完整與清潔。7 該保護裝置各功能與原絞車的保護系統相互獨立,同時發揮安全制動作用,故而該保護裝...

提公升機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車間生產管理制度 1 工人必須嚴格執行資訊制度,按照上下班,不得遲到或早退。2 上班期間必須堅守崗位,嚴禁亂串崗位。3 工人在上班期間不允許穿拖鞋 短褲 赤背或衣帽不整。4 嚴禁在車間內吸菸,違者每次罰款20元,造成危害者,追究其經濟 刑事責任。5 偷盜公物或他人財物者,按實物價值20倍罰款,扣發當...

物料提公升機的工作管理制度

1 投入使用的物料提公升機,必須是能正常工作的物料提公升機,不允許帶故障使用,尤其不允許拆除安全保護裝置使用。同時,物料提公升機的使用,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2 物料提公升機的使用應定機定人,有專人負責,非安裝 維修人員未經許可,不得登塔機。操作室限載150kg。3 物料提公升機的操作人員必須認進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