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成才規劃

2021-07-04 12:49:47 字數 4268 閱讀 6765

成才規劃—命運不能靠等待,而是要靠爭取

● 大學,乙個新起點樹立科學目標在中學階段,所有的同學幾乎都有乙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考上大學,所以再緊、再累他們都能堅持。但是進入大學之後,許多同學便進入了目標盲區,有了一種失落感、鬆懈感,再也難以保持中學時的求知熱情。如何盡快度過盲區,重新確立新的學習目標,直接關係到能否順利度過大學生活,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有些大一新生雄心勃勃,給自己定位也是又高又遠,想法很多,如考研、拿雙學位、英語過六級、考計算機等級證、考會計證等等都想要。但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目標太多,腳踏幾隻船,容易使自己顧此失彼。每個同學都要清楚地認識到,確保自己本專業學習任務能夠圓滿完成是一切目標的根本與前提。

有的同學學習本專業的課程本來就比較吃力,卻還要報一大堆資格考試,結果落得「雞飛蛋打」的結局。因而,新同學進校後,應根據自己的目標和具體情況,合理進行定位,確定好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主攻目標和附帶目標,不能好高騖遠。也有的同學感覺「上大學已經實現了終極目標」,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其實大學只是乙個學習階段的開始,如果不珍惜這一寶貴的學習機會,將來勢必兩手空空。

從專業中找興趣有些學生抱怨自己的專業與興趣不對口,並以此為藉口在大學混日子。乙個人沒有意志、信念和精神,即使有興趣,事業也難以有成。為了自己將來的生存和發展,大學新生們要切記:

當你不能從興趣中尋找專業時,那就學習從專業中尋找興趣。大學新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深層原因是缺乏遠大的理想,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畢業生的例子同樣證明:

大學裡的專業學習並不能作為此後包打天下的惟一法寶,各種實際技能和綜合素質才是自己終身受益的寶貴財富。實際上,現代大學教育尤其注重學生的實際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這又並非某個專業所獨有的,況且,許多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也不僅僅**於某個專業。適應大學學習氛圍進入大學後,中學那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以學生自學為主的自主模式。

大學老師主要傳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推導,知識的獲取更多要靠自己去做。要學會培養自己獲取知識和資訊的能力,即所謂的「學會學習」。在大學裡,學習的概念不僅僅指課堂上的內容,還包括其他方面。

如泡圖書館、做實驗、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及各種競賽、參與各種集體和社團活動、聆聽各類講座、搞社會調查等,更可以和同學、師長廣泛交流,相互切磋。全方面發展自己在大學裡,考試分數不再是衡量學生的絕對因素,人們更看重的是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在這裡競爭是潛在的,全方位的。

大學生除了要學好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注重對自身綜合能力和意識的培養。這些能力包括:溝通能力、社會活動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正當獲取金錢報酬的意識。

作為大學生,視野要開闊,知識面也要盡量擴大一些,要注意全面發展。學文科的要懂一點科學技術知識,學理科的也要懂一點文科的知識,不管學什麼專業都要有一些藝術方面的愛好和修養。 ● 樹立目標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沒有目標,就好像走在黑暗的路上,不知去往何方。

如果沒有目標,乙個人的努力、奮鬥、追求都是不能想象的。清晰的目標能幫助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而不至於多走彎路,就像賽跑選手那樣,徑直朝著終點進發,目標就是第乙個衝線。更重要的事,確定目標能使我們集中意志力,並清楚地知道要怎樣做才可獲得自己追求的成果。

一、尋找新的目標終於考上大學了,奮鬥了多年的目標終於實現了!這時候,誰都會長長的舒一口氣,然後想著如何好好犒勞一下自己。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直到到大學報到這之間的日子我們都是很放鬆的,不願去考慮以後的事情。

我們會告訴自己「等到大學裡再說吧,有的是時間考慮!」當我們帶著輕鬆的心情跨進大學校門後,一般都將心思集中在如何適應新環境,熟悉新同學上。這段時間除了生活起居頗讓我們費勁以外,我們還明顯感到讀書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同了,絲毫沒有了高中時的那種緊迫感和拼勁,注意力集中不起來,渾渾噩噩的只是在完成任務。

剛入大學的某同學曾在「入學後的打算」中這樣寫到:「為考大學,高中辛辛苦苦熬了三年,其實這主要是父母和老師的意思。我讀書都讀膩了,肯定不想去考研究生,那麼去工作?

但我又能幹什麼呢,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幹,真不知道該怎麼打算。」其實,剛進大學時的目標缺失在新生中是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伴隨著對新環境的不熟悉、新生活的不習慣、新學習方法的不適應,以及對大學實際情況與自己原來浪漫想象之間的差距的失望,使我們的情緒進入了乙個低潮期。這一時期反映在學習上的種種表現,被學生工作者們稱之為「第一過渡期」。

有研究者認為,這個時期的學生存在著「三氣」,既松氣、驕氣和洩氣的現象。松氣,主要指一些同學認為經過幾年艱苦奮戰,終於考上大學了,可以休息一下了。因此缺乏對緊張的大學學習生活的思想準備,缺乏學習動力,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學習以外的地方去了。

驕氣,表現在部分在中學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之間出現互不服氣、不買帳的現象,也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而洩氣則是由於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脫節,諸如不喜歡專業,不滿意校園環境,學習上問題較多等問題的出現,使得原來那種「天之驕子」的感覺蕩然無存所造成的。而改變這種現象的唯一途徑,就是立刻尋找新的人生目標,設計新的人生道路。

否則就會陷入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而一事無成的惡性迴圈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實現人生目標的機會也僅此一次,人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善於設定目標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產生人的主動行為的主要前提和有效手段。

一般說來,目標會對人產生四種功能:一是啟動功能。目標對於人的自主行為具有引動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目標產生力量,目標就是動力。

二是導向功能。人在自主行為的全過程中,都是朝著既定目標行進的,目標為行動指示方向,提供依據。三是激勵功能。

人有了目標總是期望早日達到目標,期望的程度越高,激勵的作用也就越大。四是聚合功能。有了明確的目標,可以促使人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起來,去為實現目標而不懈努力。

事實上,如果我們真的清楚自己的生活需要什麼,就會驚異的發現,機會很快就會來臨,幫助我們實現心願。因此,找到並確立我們的人生目標,我們才會覺得心裡塌實,才會感到生活充實,才會從茫然、無聊、焦慮、煩惱的心靈危機中解脫出來,才會重新找回自信和成就的感覺。

二、確定自己的目標確定每乙個目標都隱含著想得到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問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我們選擇這個目標希望得到什麼。如果所選擇的目標與我們內心深處的需要相吻合,我們在實現的過程中才會有成功的感覺。否則,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牴觸,不論達到了什麼目標,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確認目標最重要、最基本的還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有確立了終極目標,設定階段性目標才有依據,我們做事情才會有明確的方向,才能做到每天都朝著目標的方向前進而少走或不走彎路。大學是人生轉折的重要時期,並且我們也都有了自主的能力,確定我們人生的終極目標,使我們大學階段的目標與我們的人生目標相一致非常重要。但是,確定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對重要的事我們往往很難做決定是因為這種決定既會讓我們受益,也會讓我們付出代價。

因為我們選擇了這一目標就等於放棄了其他目標,在避免其他目標的不利因素的同時,也放棄了他們所能帶來的利益。得失總是像一塊硬幣的兩個面那樣相伴相隨,需要我們在做決定時慎重考慮。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自己。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什麼,才能以更合適的立場確認自己的目標。了解自己就好比找到自己現在所處的某乙個點,這個點就是我們開始向目標行進的起始點,知道了起點的位置,才能搞清楚自己離目標到底有多遠,才能計畫自己為達到目標,中間還需要做多少事。那麼怎麼才能確切的知道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自己覺得沒把握,可以試試以下方法:我們先靜下心來對自己做一番徹底的反省,盡可能客觀、全面的去考慮我們的優點有哪些,缺點有哪些,並用筆寫下來,想到的都寫,不要塗改。同時再想想別人對我們的各種評價,包括正反面的,不要計較別人的態度和用意,不要進行選擇,也把它們全部寫在紙上。

然後進行對比歸類。對有衝突的專案再作反思和評估,逐漸找出證據來證明有還是沒有,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就自己確定不了的問題找老師幫助分析,直至整理出我們自己認可的評價為止。在了解了自己是怎樣的乙個人後,再來考慮到底怎樣的目標是最適合自己的。

可以採取這樣的步驟:將我們認為可能適合我們的目標都寫在紙上,可以多一些。對這些目標逐條進行評價和篩選,留下我們感到最有可能實現的幾條來進行整體評估:

盡可能周全,把事先所選擇的每一條目標將會產生的結果,包括正面(得到的)和負面(付出的)的一一列出,並確定這些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的概率以及環境變化會對其產生的影響。將所有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再刪除差的,留下好的。如果最終還是不能選出唯一的目標,那麼可以再給自己幾天,進行反思後最終作出決定,也可以先多保留幾個,在以後的日子裡考慮成熟後慢慢排除。

但最好不要超過五個,因為太多就失去意義了。為了避免被一些眼前利益所迷惑,比如,幹某一行的收入更高一些,某一種職業的社會地位更高些的。我們在選擇目標的過程中不妨將所有行業的收入看成是一樣的,所有職業的社會地位看成是一樣的,然後再來看自己到底想幹什麼,這樣往往能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

也許我們會在目標設立的一段時間後才發現,這個目標並不值得我去追求,那就排除它,因為此時我們可能更清楚自己要什麼了。現在發現目標不合適總比過了幾年才發現要好,我們可以立刻著手新的目標。因為選擇人生的終極目標事關重大,所以程式複雜一點是值得的,這樣做可以讓我們考慮更周全,把握更準確。

而對於一些階段性目標就可不必這麼複雜了。

2023年12月11日藝術系

大學生成長成才檔案

乙個人基本情況 姓名 蔣雨恆 民族 漢族 生日 1990年7月29日 政治面貌 群眾 院系 經貿管理系 專業 市場營銷 班級 市場營銷z 家庭住址 江蘇省 市 自治區 常州市天寧縣 區 家庭情況 父親 蔣文龍從事職業公務員 母親 沈琳從事職業科員 描述自己的家庭 我的家庭是乙個很正常的3口之家,父母...

論理想與大學生成才

轉瞬間,半學期的時光就這樣流逝了,依稀記得幾個月前備戰高考的場景,那時的理想,也是唯一的信念就是 考上大學,有了理想就有了鬥志,所以為了理想,就有而努力拼搏,最終考上了大學。而如今大學一年之後的我,卻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標,慢慢的頹廢著 彷徨著,所以擁有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 一下 理想信念對...

大學生成長成才檔案

乙個人基本情況 姓名 鄧雲飛 民族 漢 生日2月6號 政治面貌 團員 院系 土木工程 專業 建造與管理 班級 土木 4 班 家庭住址江蘇省 市 自治區 常州市新北縣 區 家庭情況 父親從事職業弘鈺服裝廠 母親從事職業弘鈺服裝廠 描述自己的家庭 父親,母親,奶奶和我四口人。奶奶吃苦耐勞,從小撫養我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