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納西河流域教學反思

2021-07-09 02:31:44 字數 1546 閱讀 2852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高二文科1班進行的,課堂內容推進平穩。

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要求是: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本節課教學目標的要求是:

通過對田納西河流域的講解,使學生了解流域的相關概念,並學會歸納流域開發和治理的一般方法,最後能簡單設計出我國長江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的方法。從而達到提高知識與技能的目的。通過對田納西河流域地理條件的分析**,引導學生概括田納西河流域的優勢、劣勢,進而推斷出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田納西河流域兩次開發治理的結果對比,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情感;並通過田納西河流域的成功綜合開發治理,培養學生看待問題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思維。以此達到正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目的。

本節課教學容量大,教材安排了2個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了解與流域有關的基礎知識,重點了解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治理的地理背景。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在了解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治理的地理北京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田納西河流域開發與治理的措施,並獲得研究或規劃流域開發建設和綜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採用案例式教學模式,重點內容是「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為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在備課時我進行了知識內容的合理配置,盡量做到既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又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教學中通過師生對案例的剖析、研究、歸納、總結,強化師生的互動,學生在參與案例的分析過程中不僅學習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且還逐步學會了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教學中運用學案教學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共同進步的參與性與主動性,課堂能讓學生學得主動、快樂;同時注重學生閱讀材料、表達觀點、分析圖表的綜合能力,強調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設計流暢生動並且注重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有很好的師生互動,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課堂摒棄了形式上的活躍,但卻做到了讓每個學生的大腦積極思考起來,整堂課效果好。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達到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讓學生在有效的學習時間中達到教學的要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課程內容的積極性。

但教學過程中總有些不足。比如在對田納西河流域地形、地勢對交通影響的分析過程中,只注重了對航運的分析,而忽略對陸路交通的分析。應補充分析該流域重點發展航運的原因,除水系發達、水量大外,還有山區陸上交通不便,修路成本高,運費也不經濟的原因。

再比如,在學習梯級開發時,只注重了建水壩的優點的學習,而未讓學生思考建水壩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修建水壩時應注意的基本常識,如壩址的選擇、壩高的選擇以及庫區內的移民問題等。由於上述問題在課堂未得到及時講解,學生可能會誤以為,凡是建壩就只有好處沒有弊端;就有可能認為任何情況下,只要治理河流就要梯級開發,而不能科學地認識,何種情況下應建大壩,何種情況下應建小水壩,進行梯級開發;還有,在討論水電建設時,只讓學生注意到了它的有點,而忽略了發電站工作時,其放出的尾水及停止發電時會影響到水中生物的生存環境,破壞生態等。這些認識是都不全面的,還有可能會給學生留下終生的思想影響,假如有一天當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又恰好是某個地域的決策者,可能就會在上述問題上做出有偏差的決定,從而給社會經濟和當地生態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的培養和教育。

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教案

第二節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 了解田納西河流域開發治理的基本概況。2 了解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的對策。3 分析我國長江流域開發的內容以及治理的措施。4 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開發的重點和採取的措施,培養知識遷移的能力。重點與難點 1 流域開發的基本內容和綜合治理的措施。2 流域開發...

教案3 2美國田納西河的開發

2 田納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較大 利 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弊 使得陸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運對溝通上 下游地區之間的聯絡,作用十分突出。氣候 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1 田納西河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根據流域的氣候特徵,田納西河水量季節變...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一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研製開發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tscs 由美國心理學家費茨 w.h.fitts 於1965年編制,1988年進行了修訂。該量表基於自我概念的多維觀點而編制,主要依據是臨床經驗。有兩種格式,一種供諮詢及輔導用,一種供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