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2021-07-09 16:44:28 字數 4738 閱讀 4111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單元教學反思集

第一單元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單元內容

本單元主要複習了上學期學習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乘加乘減應用題。

二、捲麵分析

學生在做題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願意去動手列堅式,以致於計算題錯誤較多;個別學生對於應用題的分步式和綜合式理解不透;大部分學生對於應用題的解題步驟:第一步求什麼,第二步求什麼,抓不住重點。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計算題時必須列堅式,上課聽講時眼睛要跟盯著老師的眼睛。

2、加強部分學生的監督

對於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及時與家長溝通,教育他們完成家庭作業,逐步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習習慣;對於作業錯誤較多的學生,要加強學習指導,可以是教師指導,也可以是學生指導,逐步提高做題的正確率;對於聽講不認真的學生要隨時提醒,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3、家校聯絡,共同促學

每一單元考試結束,讓家長在單元測試卷上簽字,知曉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對於測試不及格的學生,教師要查詢原因,**與家長溝通,監督平時的家庭作業,共同督促學生進步。

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表內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內容。這一單元是學生在

一、二年級的學習中,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有了計算乘法的經驗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除法。它的重點是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決問題。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緊緊依靠課程標準,緊扣教學目標,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

二、捲麵分析

學生對於表內除法的計算和簡單的應用題,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對於看圖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大部分學生存在著困難,要麼抓不住數與數之間的關係,要麼提出的問題太簡單。

三、改進措施

1、加強看圖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明確此類題的解答步驟:先找出題中有哪些數字,再找出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再提出乘法或者除法的問題。關於這種能力需要教師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充分給予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問題的空間。

2、對手賽激趣

繼續加強對手賽激趣,激發學生對於考試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認真檢查、認真書寫的良好學習習慣。

第三單元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單元內容

圖形與變換:包括銳角和鈍角、平移和旋轉、剪一剪

二、捲麵分析

銳角和鈍角學生掌握較好。要求學生畫出乙個圖形平移幾格之後的位置,部分學生數格仔數不准,或者有一處數準了,另一處卻沒數準。

三、改進措施

1、數格仔,不如數點子

學生數完格仔,把乙個點平移幾格之後,很難找出這個點的位置。因為每個小格仔都是乙個小正方形,有四個點。數格仔需從1開始數。

我認為數點子比較好,畫圖需要先畫點,再畫線再到面,符合一般規律,也符合學習的目標。(學生能夠畫出平移之後的圖形,但是數點子的時候剛開始的那個點不能算1而要算作0,也就是說數點需要從0開始數。)

2、題目要求中有「再」與沒有「再」的區別

如:(1)畫出「指定圖形」向右平移7格,向下平移4格後得到的圖形。那就得分別畫出兩個圖形,是畫出原來的那個「指定圖形」分別平移得出的圖形。

(2)畫出「指定圖形」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4格後得到的圖形。這裡有乙個「再」字,就是畫出「指定圖形」先向右平移7格接著向下平移4格後得到的圖形。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表內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內容。這一單元教學目標: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體會乘法與除法的關係。

2、理解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的含義,掌握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3、進一步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捲麵分析

1、學生對於表內除法的計算和簡單的應用題,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有個別學生做題時沒有看清數字,特別是像「彩色粉筆4盒,白粉筆是彩色粉筆的8倍,一共有多少盒粉筆?」這樣的應用題很多學生只做出了第一步,沒有認真理解問題。

2、典型例題應要求學生理解並掌握應用。如:12元買3輛小汽車,我買5輛小汽車多少元?

3、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應用題和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應用題的區分。

4、60+()×7=88這類題應教會學生解題方法,注重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的滲透。

三、改進措施

1、引導學生理解用乘法計算的應用題

(1)、求幾個幾是多少?(2)、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2、引導學生理解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

(1)、平均分

(2)、每份分得同樣多(平均分的定義)

(3)、求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4)、求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解題方法:圈出問題中相關的量,換成具體的數字,再解答就簡單了。

3、關於兩步計算應用題

(1)、題中至少有3個數字,要知道先求什麼,再求什麼,這個很重要,需要長期引導。

(2)、由兩步計算應用題引出的有遞等式的書寫格式和兩步計算算式的運算順序

兩步計算算式的運算順序:只有乘法的的算式從左往右算;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的;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算式先算乘法或除法。

2010—2011學年度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捲麵分析

一、考試內容

包括四個單元教學內容: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換,表內除法二等。

二、捲麵分析

1、先算()法再算()法,有許多同學填寫的是具體的算式,沒有看到那個「法」字。

2、部分學生讀題不夠認真,根據口訣寫除法算式想像成了寫乘法算式。

3、極少數同學對於「平移」教學內容里數點子的時候要從「0」開始數,忘記了。

4、求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用除法計算,具體做題時可用「圈換法」,部分學生忘記了解題方法。

5、簡單應用題,學生掌握得比較好。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認真書寫、仔細讀題等作業習慣的培養,教師平時教學中要多注重板書的規範性。

2、強化數學內容的記憶,不要求死記硬背,但對於乙個具體的題會解題方法即可。

3、加強學生平時練習中使用演草本的培養,教會解題的方法與步驟。

4、對於學生一看就會東西可不講或讓學生講,對於講了學生怎麼也聽不懂的東西就不要講,加強練習的有效性和練習的量。

第五單元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單元內容

萬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和寫數及數的組成,比較數的大小。

會計算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

二、捲麵分析

讀寫中間有零的數,時部分學生有困難。

加強估算教學,注意區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比360多400的數是多少?學生理解有困難。

部分學生計算有困難,加強豎式練習。

三、改進措施

讀寫中間有零的數時,有困難的同學一定要寫出數字順序表,然後對應著讀寫。

教會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對於有困難的學生要求他們做題時在數的上面寫出「個、

十、百、千、萬」,強調數字順序表從右邊起。

本單元教學內容緊緊圍繞著數字順序表進行,讀數、寫數、比大小都離不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他們一定要寫出數字順序表,平時練習時就要培養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加強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口算練習:先把整百、整千數看作幾個百、幾個千再加減,實際上也就是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轉化成20以內的加減法。

第六單元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單元內容

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一包括:能正確口算;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掌握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進一步培養估算、推測、判斷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二、捲麵分析

1、估算的計算學生估不准,錯誤較多。估算的應用題大部分學生沒有用估算的方法來做。

2、比450多70的數是多少?與450比70多多少?的區別。

三、改進措施

1、加強估算教學,教會學生題的方法,統一要求作業格式,學生再次遇到估算題時知道應該如何書寫,可以介紹一下「約等號」。

2、培養學生的數感,加強大數的數數教學,使學生能夠正確找到乙個大數的近似數。

3、關於估算的應用題特徵,通常會出現「大約」字樣。

4、引導學生抓住應用題中的關鍵字,讀題時用鉛筆畫出來,培養認真審題、認真書寫的習慣。

5、練習冊中出現了計算題的驗算,需要介紹一下「驗算」的方法。

第七單元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單元內容

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認識條形統計圖、表,根據圖、表中的資料提問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二、捲麵分析

一格代表2或5,學生掌握得比較好,收集資料的方法如「正」字法學生實際操作中不有這樣做,大部分同學認為這樣麻煩,沒有數來得快,但有時候會數得不夠準確。

三、改進措施

1、引導學生理解並會運用畫「正」字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2、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並解決,可適當引導學生提出更深一層次的問題,對於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表揚,鼓勵提出問題的多樣性。

3、條形統計圖塗色的引導,即要美觀又要速度,培養學生這種意識,否則考試時會耽誤時間。

第八單元單元評價及捲麵分析

一、單元內容

通過觀察、推理和實驗來尋找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

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分析、觀察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捲麵分析

部分學生對數列的變化規律,找得不夠準確。

學生對於圖形的排列規律掌握比較好。

三、改進措施

1、引導學生掌握數列的變化規律,應用劃波浪線找差法、其他方法解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明白不怕慢,只圖速度的同學肯定會出錯。

2、繼續引導學生掌握「迴圈排列」——「每幅圖的每一行的第二個圖形到下一行變成第乙個」這種圖形排列規律。學生做題時邊做可用手指出移動的方向,動手和動腦結合,學生印象更為深刻。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當學生已形成清楚角的概念後,我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上的三角板拼一拼,學生啟用了已有的知識經驗,放飛想象,不僅加深了對銳角和鈍角的特徵的認識,也利於他們創新思維的培養。篇三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認識平均分教學反思 小學生要認識除法,必先認識平均分。認識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表內除法裡的教學內...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搭一搭 教學反思 黃塘中心小學203班胡惠華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 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時,我比較注重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發展。教學本課時,我事先準備一些正方體學具,教學中,我安排了 我說你擺 和 我問我擺 我擺你畫 幾個活動。活動通過情境演示...

二年級下冊數學買鮮花教學反思

買鮮花 教學反思 本課創設了 買鮮花 的問題情境,教學除加 除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通過 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這個問題,列出含有除法和減法的混合算式,並通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中,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學生已經會用乘加 乘減的方法解決除法問題,但學生的理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