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效率的設計與反思

2021-07-10 14:35:57 字數 2139 閱讀 2009

綏稜縣第五中學——羅井珍

機械效率是在前面簡單機械和功的基礎上進行得更深一層的學習。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機械效率的概念已廣泛應用於工作,生活和學習等方面,有必要讓學生去**,理解。

機械效率的概念涉及面廣,內容抽象。教材通過生活事例:因裝修房子的需要,要把一定量沙子從一樓運往三樓。

然後提出三種方案,讓學生通過計算說明那種方案較好,進而讓學生明白,什麼是有用功,什麼是額外功,什麼是總功,什麼是機械效率。認識機械效率的物理意義和現實意義,計算公式,知道實際的機械效率不可能是100%,教材最後通過測斜面機械效率的**活動,一方面提高學生科學**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機械效率的更進一步的理解,同時在**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一、複習、引入新課

複習: 1.什麼是功?功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什麼?

2. 將重20 n的重物勻速舉高2m,人需做多少功?

**活動:

目的:因裝修房子的需要,要把沙子從一樓運往三樓。

方案: 1.將沙子裝進桶裡提上三樓;

2.將沙子裝進桶裡用動滑輪提上三樓;

3.將沙子裝進袋子裡用動滑輪提上三樓;

問題:那種方案較好?

(已知:沙子重100n,人的體重400 n,動滑輪重10 n,桶重20 n,口袋重5 n ,每層樓高3m)

討論並計算:

1.我們的目的是什麼?那部分功對我們是有用的?

2.為了達到目的,採用上面的三種方案人實際總共做功各是多少?那些功人不想做,但採取這種方案又無法避免,對達到目的來說是額外的?它們各是多少?

3.那種方案較好?怎樣比較?

教師小結,給出有用功、總功、額外功的定義,並說明可用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來反眏完成某任務所採取的方案的划算程度,物理上把它叫做為機械效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機械效率。

板書課題:機械效率

二、新課學習

1. 機械效率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上面討論的問題給出定義。

板書:有用功:我們所需要的功

額外功:我們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功

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機械效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

2.公式:

由定義得公式:機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w有表示有用功;w總表示總功。那麼,機械效率應該怎樣表示?

板書討論:1.機械效率的單位是什麼?

2、機械效率可能大於1嗎?為什麼?

強調:機械效率常用百分數來表示;工作中,我們總是希望功越少越好;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越大越好。

思考練習: 1. 有一水桶掉進了井裡,現在想撈桶,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各是什麼?若現在想用桶打水,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各是什麼?

2、起重機把質量為60t的重物勻速提公升了3m,而他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3.4χ103j,起重機機械效率是多少?

三、小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機械效率:定義、公式、計算;

3.**:斜面的機械效率

四、板書設計

機械效率

1. 有用功:我們所需要的功

額外功:對於額外負擔所不得不做的功。

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

2.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之比

公式機械效率是學生接觸能量這塊學到的開始幾個物理量,相對學生理解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難,只要學生將機械效率與生活實際相聯絡就可以理解。

本節課我採用提問——思考——實踐——分析——小結的教學方法,逐步提出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然後進一步建立機械效率的概念,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認真分析,重視實踐,使學生在課內有所思、有所見 、有所做、有所得,淡化教師的主講思想,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主動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我認為教學中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1、機械效率中「效率」概念不能講得太死,應留有引申的餘地,為以後的效率問題做一定的鋪墊。

2、不能加深機械效率的計算難度,機械做功的例項也應避免組合機械。

3、嚴格規範w有、w額、w總的書寫,強調物理量注下標的重要性。

這樣設計體現了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計算讓學生經歷了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獲得更深刻的感性認識,既鞏固了所學知識,有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應用能力。

由於一節課時間有限,本節課只能著重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拓展,略有遺憾。

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2011 初三物理 鐘文彥 機械效率 一節主要講述有用功 額外功 總功與機械效率等方面的內容。前面已經學習了機械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以及機械功的原理,而我們引入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於研究機械做功的問題。談到機械做功就不得不談到機械效率的問題,所以這節課將更多地和生活相聯絡。機械的使用就是為...

《機械效率》教學設計

第1課時 肥西縣梁崗學校王世文 教學目標 1 理解有用功 額外功和總功的概念 2 理解機械效率及其計算公式 3 會利用機械效率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重點 難點 1 重點 機械效率及其應用 2 難點 有用功 額外功 總功 機械效率概念的理解課前準備 課件 ppt 教學過程 一 舊知回顧,新知匯入 1...

功與機械效率練習

教育集團 競賽班 2017年上期初三物理 班級姓名 一 選擇題 1 2014 成都 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聰用力將箱子拉走了 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沒有移走,下面關於做功的分析,正確的是 a.小明用了力,他對箱子做了功 b.小聰用力拉動了箱子,她對箱子做了功 c.小聰在拉箱子的過程中,箱子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