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教案及反思

2021-07-11 02:24:18 字數 3028 閱讀 3448

《傷仲永》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傷仲永》一文重在一「傷」字。這一點,學生容易掌握。可是,它背後的含義,學生就不容易掌握了。

要讓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抓住它背後的含義,是學習本文的任務之一。並要讓學生明白,文章借仲永而擴及古今一切放棄學習的人,其意在警醒。由於本文是文言文,學生學習和理解起來都會有一定的困難,而且,本文又是這一學期第二篇文言文,我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主要是讀、品、悟,因此要引導學生帶著感情讀課文、理解課文。最終做到給文章以生命。另外,讓學生品味課文,學習其各種寫作方法、表達方式的運用;讓學生感悟道理,並能更好的把

道理運用於實際生活中。讓學生通過學習這篇文章,達到文言積累。因為,無論是重點字的理解,還是文章的譯文,都是乙個積累的重要過程和手段。

文字分析:

本文雖然是一篇文言文,但由於文章中講述了仲永由乙個五歲就能作詩的神童最後成為普通人的故事,而且大部分同學們都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所以,本文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因此,可以以這個小故事為切入點來分析文章,分析後得出作者分析的道理——相對於記敘部分內容,該議論相對較難理解,特別是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可以加強誦讀訓練,小組間合作**字詞句的理解。

【教學目標】

1.熟讀、朗誦課文,積累文言詞彙。

2.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借事說理、詳略得當的寫法。

3.感悟文意,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知識。

2.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寫法。

【學法】合作**、誦讀品味。

【教法】引導對話、感悟體驗。

【課前準備】

學生:查工具書,認記字詞,疏通文意,組織辯手、辯詞。

教師:準備歌曲《愛拼才會贏》,指導學生準備課堂辯論。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引導學生讀句「乙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教育及自身學習有關」讓學生討論:天資與後天教育對成才哪個重要?,而後發表看法。(根據學生意見把學生分成兩組)

今天我們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讓我們在品學中感悟真知、品析事理,體味怎樣才能成才的人生真諦吧!

簡介作者:請1~2名學生根據積累的知識介紹王安石,教師適時補充。

二、多元感知,品悟分析

1.投影出示課文原文,找一生讀文,其他學生糾錯、正音。

2.學生自讀全文,指出疑難,投影出示重點詞句,師生釋疑。(生問生答、師生對話)

3.學生分小組合作再讀文章,**文意,要求用自己的話講述方仲永的故事。(學生合作研析、全班交流)

4.相信大家通過讀文與聽故事你肯定認識了仲永這個人,那麼你認識到了乙個的方仲永呢?

5.請大家再細讀課文,思考仲永的變化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這些變化?(學生小組分析,教師明確:

(1)階段:「仲永生五年……可觀者。」寫方仲永天資過人、才能出眾;

(2)階段:「……不能稱前時之聞」寫仲永才能衰退;

(3)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寫仲永變成乙個平庸之人。)

6.再讀分析仲永變化的原因是什麼?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乙個什麼道理?

7.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後一段)

8.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度和情感如何?(明確:

「傷」。寫可傷之事,說何以可傷之理,字裡行間流露出對乙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對「受於天」而「受於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態度鮮明。)

三、鞏固訓練,交流感悟

1.朗讀全文,深入感悟。

2.學生交流自己讀文所感。

四、課下準備,參與活動

根據課始時的分組情況及學生此時意見將學生分成兩組。要求學生明確辯題,確定辯手,蒐集材料,準備課堂辯論。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了解借事說理、詳略得當的寫法。通過辯論深入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到了乙個「天資聰穎」「受於天」而「受於人者不至」的方仲永,這節課我們將通過研讀、品味課文,對文章所昭示的道理做以深入感知。

二、精讀研析

請大家細讀課文,分組討論分析:

1.課文可分幾部分?各部分之間是什麼關係,重點是哪個部分?

2.敘事有詳有略,哪些詳?哪些略?為什麼這樣安排材料?

明確:(1)可分兩部分,先敘事,後說理,由事入理。兩部分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係,重點是議論、說理。

(2)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是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賦,與後來的「泯然眾人」形成反差,從而突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三、體驗反思

活動一:辯論

題目:成才的關鍵

正方:後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

反方:天資聰穎是成才的關鍵

(學生通過辯論明確「受於天」與「受於人」的關係,深入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教師適機點撥,讓學生學習本文說理的方法,通過列舉名人、身邊人的事例;列舉名人名言、講道理等初步體會議**的寫作方法。)

活動二:審視自我,超越自我

通過剛才的辯論大家認識到了天資與後天教育各自對成才的作用,請你審視一下自己,你屬於哪類人呢?學習了《傷仲永》這篇文章你對今後的學習生活有何設想?(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交流己見)

四、教師小結,情感激勵

大家的看法很好,正如《為學》一文中所言「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也正如大發明家愛迪生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樣,後天努力,後天學習,後天教育至關重要。相信大家定會以仲永為鑑,從今做起,努力學習,刻苦拼搏,拼搏的路上,肯定會遇到挫折,請大家記住:

「相信自己,無論遇到多少坎坷,最終於你的永遠是希望!愛拼才會贏!」

(多****歌曲《愛拼才會贏》片段,餘音中結束本課。)

5、板書:

傷仲永王安石

重點字詞解釋:

傷、隸、嘗、異、書、自是、文理、

奇、稍稍、賓客、利、稱、扳、泯然

詞類活用:利(名作動)、奇(形作動)、賓客(名作動)

六、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一方面注重了文言文基礎的夯實:字詞的讀音,詞語的理解,朗讀停頓等,成為教學的乙個重點,以避免學生學習文言文頭重腳輕的現象。另一方面,在內容的理解、主題的挖掘、語言的特色理解等方面,也都該再做出精到的啟發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文字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傷仲永教案

教學設計 a 教學設想 教學重點 了解 之 於 的用法以及文言詞活用情況。體會語言的簡潔 洗鍊。教學難點 方仲永 混然眾人 的原因是什麼?即如何理解課文最後 段作者的思想 觀點?安排一課時。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課文匯入,簡介作者,解釋文題。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 天才是百分之 的靈感加...

傷仲永教學反思

作者 鄭春雨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這是我們做教師工作的亙古不變的 話題。在課改教學過程中,我校建立的 三高 課堂分步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它減負增效充滿生機 充滿和諧的課堂氛圍的藝術魅力,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下面結合自己在 三高 課堂匯報課的活動中做的 傷仲永 第一課時...

《傷仲永》教學反思

上完了這節課,感覺意猶未盡,似乎仍沉浸在課上既緊張又愉快的氣氛中。回想這節課,無論是學生的合作交流,還是師生的互動,每個環節都較為順暢。這節課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較好地落實了 自主 合作與 的學習方式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習慣基本養成,預習做得較好。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