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設計說明書

2021-07-27 16:48:01 字數 4671 閱讀 2924

充滿詩意的大學校園生活是每個人的夢想,大學,它代表著乙個特殊的生活,以至於多年後,它能成為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一種斬不斷的情思。而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將是這種回憶的載體。

一、 該校的規劃理論研究

1、 規劃緣起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進入乙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時期,普通高校從2023年開始在108的基礎上持續擴大招生:2023年160萬,2023年月221萬,2023年268萬,2023年320萬,……從而使我國的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眾化,只用三五年時間就走完了發達國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的路,這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是一所以水利工程類專業為重點為,以工程學科為主體,兼有外語系、經濟管理等文科類專業的多科性大學。現有12個院系,49餘個專業,註冊學生15000人。其中**教育學生2000人。

原有校區占地3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公尺,已不能滿足發展要求。為適應現代高等院校改革發展的需要,並堅持教育面向社會的方針,根據學校申請,經河南省教育委員會、河南省計畫委員會、河南省、鄭州市土地規劃管理部門批准,在鄭州市東區徵地1500餘畝地,擬規劃建設新校區,形成具有培養高素質的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基地。

2、 規劃建設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

《普通高等學校建築規劃面積指標》

《鄭州市總體規劃》

《鄭州市十二.五發展規劃》

二、設計地段概況

本校區所在區域為鄭東新區,本區域的自然環境相比市區來講,空氣清新、綠化環境優良。根據鄭東新區總體發展概念規劃方案,將「生態城市」、「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以及「環形城市」等先進理念應用於新區總體規劃中,體現了新穎的創意和獨特的風格。鄭東新區高速公路環繞,交通發達;生態迴廊屏障,綠樹成蔭;河流湖泊相映,碧波蕩漾。

該校區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金水東路與新107國道交叉口東1000公尺路北(剛過東風渠)。占地面積一千五百畝,並且位於龍子湖高校園區內,該校和河南中醫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十幾所高校圍繞龍子湖呈環狀分布,形成龍子湖高校園區。

該校區四周道路分別為金水東路、博學路、文苑西路、龍子湖路、相濟路。其中金水東路為城市主幹路,其餘為城市次幹路。而且在校區南部又臨鄭開大道這條城市快速路。

校區規劃用地不規則,校區周圍有龍子湖與東風渠。

三、規劃設計思想

1、把握高等教育發展趨勢,順應教育內涵變化,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設計,功能和空間滿足教教學現代化、資訊化、智慧型化、多元化的要求。

2、力求校園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結構,使規劃具有一定的彈性,適應學校規模、學科、資金投入的變化,保證運作的可操作性和經濟性。

3、 根據龍子湖的規劃思想---「高校形成的環形區域內,高校之間不建圍牆,僅以道路、河流或者綠化帶相隔,彼此一覽無餘,沒有了圍牆,區域內各大學按新的模式建造、運作。高校學生可以到其他學校聽課、修學分。教師也可以在其他學校教課,從而使各高校的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來規劃該校區。

四、規劃原則

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理念,校園立足學校的實際情況,有效利用和保護校區內現有地形地貌,保證校園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設計突出人文關懷的校園環境,創造乙個學習、住宿、工作有特色的校園物質環境,賦予有特色的大學精神,彰顯其人格化教育的特色價值、統一有序的整體感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校區規劃注重整體布局,各個區相互分離,同時又有緊密的聯絡,實現各種設施的優化使用。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組織步行交通系統。校區空間學習吸收了優秀校園空間的要素,創造宜人的學習生活場所,形成優化的校園環境。

突出某些單體建築,形成校園的主要視覺集聚點,形成校園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地標建築。主要建築物之間相互協調,規整式與活潑的單體建築構建學校嚴謹、創新的學校環境。

五、用地布局原則

1) 校園功能分割槽明確、布置合理、聯絡方便、互不干擾、滿足教學與生活要求,並留有一定發展餘地。

2) 基地與外界、基地內部保持良好的交通和運輸聯絡,主要出入口設定在次幹道上,避免干擾快速道上的交通,同時以圖書館作為視覺聚集點。而在圖書館的兩側分別設有行政辦公大樓和國際交流中心。

3) 融匯傳統校園特有的人文環境特色,形成特有的人文校園氛圍。依託地形、連貫水體,傳承良好校園空間的構成因素,創造獨特的校園空間個性,並要充分突出工科學校的特色。

4)主入口正對著圓形的圖書館,公共教學樓則圍繞著圖書館呈放射狀布置。

六、 規劃布局與功能分割槽

1、 規劃布局

根據學校特點,遵照有關布置原則,結合地形特徵對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新校區進行總平面布置。

基地西南側文苑西路為城市次幹道,新校區主出入口位於該路。配合校園總體布局,在另外四側道路上均安排次入口,用於校區各主要分割槽對外聯絡。

校區中部安排公共教學區,公共實驗區,圖書館。中間設有假山和水體,既可成為教學區與文體活動區、學生生活區之間的過渡地帶,又能成為供學生休閒共享的生態綠化用地。

公共教學建築以放射形式圍繞在圖書館周圍,它和公共實驗建築連線形成東西向軸線,此軸線沿假山和水體連續布置,是師生學習和休閒活動的公共場所。主軸線從主入口出發至圖書館到北入口。山體、湖面是地塊內的主要的綠色生態開敞空間,並通過綠地廣場聯絡為整體。

結合地形和周邊道路情況,學校主入口(禮儀性入口)設在用地西南面,開向次幹道文苑西路。功能性大門則位於校園另外四個方向,方便引導不同方向和不同功能區的**。

學生宿舍分為兩個組團環繞主要教學區,以縮短日常活動距離。每個學生生活組團設定有飯堂、商業設施。校園以人性化的步行尺度為依據,結合保留生態綠化分割用地,形成以教學區為中心,生活區呈組團環繞,以軸線和標誌性建築控制校園空間的布局模式。

宿舍組團與教學區之間均有步行道路相互聯絡,內圈環路與該環通往北、東、南、西北向城市道路的道路形成校園主要道路。

教師生活區布置在用地西側。

2、 功能分割槽

新校區大致分為六大功能區:

公共區域:主要有圖書館、公共教學區和公共實驗區組成,與教師生活區、學生生活區、專業教學樓等距離合理,滿足同學們的步行距離,方便使用。

教學區:分公共教學區和專業教學區,分別布置在校園中部和西南部。公共教學樓圍繞著圖書館呈放射狀布置,採用條式建築。

各院系樓則採用的是圍合式建築,在專業教學區內有四塊公共綠地,對其進行設計,布置有噴泉、小廣場、步道等設施,便於師生更好的交流,給同學們提供了乙個在學習之餘可以放鬆的公共活動場所。

學生生活區:劃分為兩個組團,位於學校的東北角和西北角。所有宿舍樓都是正南正北的,滿足一定的光照時間,使同學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兩個組團都與公共教學區相鄰,以縮短日常活動距離。其間布置餐廳、文體中心、商業、少量體育活動場地,滿足同學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體育活動區:劃分為兩個組團,乙個位於東北角,另乙個位於西南角,有標準400公尺跑道、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室外活動場地與游泳館、休育館等室內活動場館組成。與學生生活區和教師生活區相鄰,但中間用綠化帶隔開,保證了動靜分離,不相互干擾。。

中心景觀區:主要有湖面和假山、景觀步道組成,景觀步道圍繞湖面布置,為師生創造優美的休閒環境。湖水圍繞圖書館並連線了公共教學樓與公共實驗樓,為該區的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圍著圖書館的水面呈規則形,其餘則是呈自然形布置。

教師生活區:用地位於西南側,區內布置公共休閒區,為教職工創造優美的居住環境。

七、道路交通系統組織規劃

本校園規劃的交通組織結合了主環路分支路網模式,既滿足了校區內部交通系統的要求,適宜的空間尺度,保證合理、互利而高效。採用了「人車混行」的組織方式,在除了教師生活區的入口和各區臨著主路的路邊都設有停車場,保證其區域內部為人行。保證了學生和老師在學習和工作時的安全性

(1)入口

該校區共有五個出入口,乙個主入口,四個次入口。並且主入口設在了文苑西路這條城市次幹路,而非金水東路這條城市主幹路,不會給城市交通帶來壓力。

(2)校園內道路

校園內道路分級規劃,校園內環路和內環路與各個出入口連線的道路為主幹道級,採用16公尺寬路,車行道和自行車道寬11公尺,行人路兩側各寬2.5公尺。

教師生活區的的校園次幹道級採用10公尺寬路,因車流量相對主幹道減少,只在道路兩側設行道樹,中間車道寬8公尺,兩邊各1公尺寬行人路。

其餘除中心區的其它功能區內的道路由於沒有車過,所以採用6 公尺寬路。

各區域內的步行小道路的寬度則根據**量大小來定,有1.5公尺、1.2公尺、2公尺、0.

75公尺等,步行小道路蜿蜒曲折,但不會太影響同學們到達各個地方的時間。並且有的會給同學們帶來方便。

(3)停車場

校園內的停車場全部為地上停車場,其中機動車停車場規劃採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布置方式,以保證新校區有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正常的交通秩序。校內各個主要功能區系統地結合建築前的鋪裝設定停車位,在有些道路兩邊設有停車場,並在某些功能區入口處設定大型停車場地

大學新校區由於其用地的廣闊性,自行車成為校園內主要代步工具,其使用頻率甚至超出步行的頻率。規劃對自行車停靠作了專門安排,學生生活區內主要採用宿舍樓旁邊空地設定自行車停車棚;在教學區內結合建築物前的鋪裝,停放自行車。

八、綠化系統組織規劃

1) 綠地系統:

本校區的綠化通過道路綠化、廣場綠化等各處的連線,形成了點、線、面的綠化系統。如:校園禮儀廣場、文化廣場等點狀綠化、綠化軸線、車行道綠化線狀空間及整個校園的面狀空間。

塑造整個校區的綠色生態形成獨特而優美的典雅環境。綠地系統主要由山體、水體及公共綠地組成,包括體育綠地、組團綠地和建築附屬綠地,規劃用地範圍綠地率高達43.7%。

結合鄭州市的氣候特點,規劃中盡量增加植被覆蓋面積,更多採用草地、綠化廣場和水面的公共空間,並栽植遮蔭樹木,以創造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通過軸線上主要景觀的組織形成景觀序列和高潮。

山體則保留原生樹木形態為主,設定景觀建築和戶外活動設施,廣場、沿湖步行廣場、綠化廣場採用常綠喬木,並布置雕塑、小品、噴泉、露天劇場等活動設施。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吊車梁設計說明書

1 吊車梁跨度為7.5m,無制動結構,支撐於鋼柱,採用突緣支座,計算跨度為7.49m,有兩台起重量q 32t中級工作制 a5 軟勾吊車,跨度為s 28.5m。鋼材採用q235,焊條為e43型。2 吊車採用大連重工集團 2003年dsqd系列產品。輪距w 5600 mm,橋架寬度b 6620 mm 最...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模擬試卷一 含答案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試題紙模擬題一 20 20 學年第 學期 級 專業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試題 學號姓名 密 封 線 一 填空題 共 20 分,每空 1 分 1 我國熱軋鋼筋的常用種類有和 2 在適筋梁破壞的三個階段中,作為抗裂度計算的依據的是作為變形和裂縫寬度驗算的依據是作為承載力極限狀態計算的依據是 ...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全日制本科生課程考核緩考管理辦法

教務文 2011 23號 為規範我校全日制本科學生課程考核緩考管理,保證正常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根據學校 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 特制定本辦法。第一條學生在學期間,須按規定參加培養計畫規定的所有教學環節課程的修讀和考核。第二條在課程考核之前,出現下述情形之一,不能按期參加課程考核的學生應當申請緩考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