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021-08-01 15:17:57 字數 969 閱讀 8056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 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 顯然,讓乙個對數學毫無興趣的學生學好數學是無法想像的。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自身的情感、修養、品質,會直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良好的情緒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使其主動學習的催化劑。飽滿的情緒、生動的語言、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能得於發揮,自覺自願、主動地進行學習。

教師還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

二、 強化直觀教學,讓學生真正看到、聽到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還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的見、摸得到的優點,將枯燥的數學寓於情景之中,吸引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主動地獲取新知識。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

三、強化操作性,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智慧型的開放是在手指上的」。足可見操作的重要性。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操作是外部活動向內部活動轉化的槓桿,順應了青少年好動的特點,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嘗到了學習活動的樂趣,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從而形成了良性迴圈,不斷地增強學習興趣,提高理解能力。 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探索研究活動,讓學生在實驗與操作活動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獲得新知識。

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

作者 邊巴 文理導航 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5年第11期 摘要 優良品德素養的薰陶和潤澤,能夠內化為個人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的準則,不斷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完善我們的人格和道德品質,成為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推進力量。目前在中學政治課教學中,仍有不少教師講空道理,交待知識要點,複習時學生背要點,考試時力爭...

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修養

摘要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表達能力非常重要,聽說讀寫能力也是學生語文修養水平的重要體現,所以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工作中要重視朗讀,提倡說話,開放作業,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措施,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關鍵詞 語文教學語文修養朗讀能力表達能力 語文修養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

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審美素質

職業教育的根本點就是 傳道 授業 解惑 事實上在我們對學生就業的跟蹤調查中發現,學生的專業修養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體現。正在進行中的新課程改革也同樣提倡要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那麼,審美素質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怎樣才能使學生擁有較好的專業修養?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1.審美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