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學2019學年度高二語文上學期一調考試

2021-08-02 05:36:22 字數 3970 閱讀 7579

第ⅰ卷(共67分)

一、 閱讀下文,完成1-3題(共9分,每小題3分)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古人對文化什麼態度?用現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

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

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恆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後,它就佔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聖化,如說「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恆,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

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採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

可見是否進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薰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麼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於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麼說寫作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是上通於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雲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農業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文明中它是發展得最精緻、最詳密、最完美的乙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盪之中。傳統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

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乙個負面詞彙了,傳統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並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係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

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在人們幹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

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恆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業的態度,肇自孔孟的「道統」延續至今。現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1.下列說法不屬於「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a.凡是與儒家經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2.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於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於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度,進行文化重建。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8分)

(一)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人也。安為人嚴重有威,見敬於州裡。初為縣功曹,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於令。

安曰:「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待。」辭不肯受,從事懼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謀為逆,事下郡復考。明年,三府舉安拜楚郡太守。是時英辭所連及系者數千人,顯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誣,死者甚眾。

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獄,理其無明驗者,條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頭爭,以為阿附反虜,法與同罪,不可。安曰:

「如有不合,太守自當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別具奏。帝感悟,即報許,得出者四百餘家。

建初八年,遷太僕。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雲上書:「北虜既已和親,宜還其生口①,以安慰之。

」詔百官議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譎詐,求欲無厭,既得生口,當復妄自誇大,不可開許。安獨曰:

「北虜遣使奉獻和親,有得邊生口者,輒以歸漢,此明其畏威,而非先違約也。不宜負信於戎狄,還之足示中國優貸,而使邊人得安,誠便。」司徒桓虞改議從安。

太尉鄭弘恨之,曰:「諸言當還生口者,皆為不忠。」司隸校尉舉奏,安等皆上印綬謝。

肅宗詔報曰:「久議沉滯,各有所志。蓋策由眾定,君何尤而深謝?

」帝竟從安議。

章和元年,代桓虞為司徒。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後兄車騎將軍憲北擊匈奴,安與九卿詣朝堂上書諫,以為匈奴不犯邊塞,而無故勞師遠涉,損費國用,徼功萬里,非社稷之計。書連上輒寢。

諸卿稍自引止,惟安獨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爭者十上。太后不聽,眾皆為之危懼,安正色自若。

竇憲既出,而弟執金吾景專威權,公於京師使客遮道奪人財物。有司畏憚,莫敢言者。安乃劾景驚惑吏人,當伏顯誅,寢不報。竇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節選自《後漢書袁張韓週列傳》)

[注]①生口:指俘虜。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楚王英謀為逆,事下郡復考考:考察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獄按:查辦

c.帝感悟,即報許報:報告

d.公於京師使客遮道奪人財物遮:遮蔽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安為人嚴重有威,見敬於州裡 ②遂見用於小邑

b.①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於令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

c.①理其無明驗者,條上出之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d.①眾皆為之危懼,安正色自若 ②奚以九萬里而南為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楚王英陰謀叛亂,朝廷嚴加查處,受牽連獲罪的人很多。袁安認為他們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就不顧風險上書要求釋放他們,最終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獄。

b.武威太守孟雲和袁安都主張對已和親的匈奴,應當歸還俘虜以示撫慰。但公卿最初都反對,太尉鄭弘甚至指責主張歸還俘虜的都是不忠之人。

c.竇憲為求取功勞,北擊匈奴。袁安認為匈奴不犯邊塞,卻興師遠征,不是為國考慮的上策,他多次力諫,儘管奏章都被擱置,但他毫不動搖。

d.袁安平素行為高尚,起初任縣功曹時,就拒絕了從事的私請。後來**竇景,儘管竇氏家族對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麼陷害他的把柄。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是時英辭所連及系者數千人,顯宗怒甚,吏按之急 (3分)

譯文⑵不宜負信於戎狄,還之足示中國優貸,而使邊人得安,誠便。(4分)

譯文 ⑶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3分)

譯文(二)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共11分)

臨江仙晁補之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問藥臼竹問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乙個幽禽(注)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注:指杜鵑,傳說杜鵑的叫聲猶人言「不如歸去」

8.試分析這首詞的前兩句在全詞中的作用。(5分)

9.詞的下片中哪個意象是詞人自身內心情感的外化?請對此具體分析。(6分)

河北衡水中學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第二部

注意事項 1 答卷 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 班級 考號填在試卷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2 答卷 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原子筆直接填寫在試卷規定的地方 13 設方程的兩根為,且,則實數的取值範圍是 14.已知函式的定義域為,則的定義域為 15.若與是定義在區間上的一對互為反函式,且在上單調遞增,則和的大小關係是...

河北衡水中學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一調考試主觀題

1 談談你是如何看待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2 對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的做法進行評析。24.材料一 據報道,某國家級貧困縣,縣辦企業中有80 以上資不抵債,面臨破 產 受1998年秋季大旱影響,一部分剛剛脫貧的農戶重新返貧。然而該縣大搞 形象工程 縣城大街兩旁栽滿300元一株的棕樹,250元一株的...

數學理卷 2019屆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2013 2014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 高三年級數學 理科 試卷 本試卷分為第卷 選擇題 和第卷 非選擇題 兩部分.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第 卷 選擇題共60分 一 選擇題 本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 1 平面向量與的夾角為60 則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