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中朝故事》 南唐 尉遲偓撰

2021-08-21 11:48:03 字數 5735 閱讀 1496

●卷上大中皇帝多微行坊曲間,跨驢重戴,縱目四顧,往往及暮方歸大內。近臣多諫:「陛下不合頻出。

」上曰:「吾要採訪民間風俗事。只如明皇帝未平內難已前,在藩邸,間出遊城南韋、杜之曲,間行村落之捨,遇王琚閒話,果贊成大事。

吾是以要訪人物焉。」一日到天街中,道旁見一人,狀若軍將,坐槐樹下石上。見上來,遽起鞠躬而立,上詣之,雲:

「姓趙,淮南人也。」問之,雲:「聞杜琮相公出鎮淮南,欲往謁耳。

」上曰:「舊識耶?」對雲:

「非舊識,始往投誠。」上曰:「公聞杜公何如人也?

」對曰:「杜是累朝元老。聖上英明,復委用之,非偶然也。

」上悅之,詰曰:「懷中何有?」乃一牘,述行止也。

上留之,戒曰:「但留邸中伺候,杜公必來奉召。」翌日,上以狀授邠公,乃批云:

「授淮南別敕押衙。終身獲厚祿焉。」其人感遇,人皆稱之。

宣宗、即憲皇少於也;皇昆,即穆宗也;穆宗,敬宗之後,文宗、武宗相次即位,宣皇皆叔父也。武宗初登極,深忌焉。一日,會鞠於禁苑間,武宗召上,遙睹瞬目於中官。

仇士良躍馬向前曰:「適有旨,王可下馬。」士良命中官與出,軍中奏雲:

「落馬已不救矣。」尋請為僧,遊行江表間。會昌末,中人請還京,遂即位。

僖宗皇帝以咸通三年降誕,十四年七月十九日即位,年十二。左軍護軍田令孜輔翊於朝,僖宗呼為「阿父」,朝綱由己,人無敢言。每入對敭,皆自備兩牙盤果食,便對御前,從容良久而退。

以為常式。數年後,扈從幸蜀,轉恣眥睚,殺害孔多。及翠華還京,不敢侍從。

時令孜見陳敬瑄為西川節度,乃求為監軍而殂。

昭宗皇帝,即僖皇弟也。咸通八年丁亥歲降生,文德元年三月即位,春秋二十二。體貌端明,人望偉如也。

雖運鐘艱險,智量過人。每與侍臣言論商較時政,曾無厭倦。幹寧三年,鳳翔李茂貞與朝臣有隙,將欲篝難,犯幹神京。

上乃順動欲幸太原,行止渭北,華州韓建迎歸郡中,上鬱鬱不樂。時登城西,齊云眺望。明年秋,制《菩薩蠻》詞二首曰:

「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遠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何處是英雄?

迎孥歸故宮。又一曰:「飄颻且在三峰下,秋風往往堪沾灑。

腸斷憶仙宮,朦朧煙霧中。思夢時時睡,不語常如醉。早晚是歸期,穹蒼知不知?

」上戊午年還京。庚申歲,以中官多兇惡,欲去其用事者。十一月五日,為左軍軍容劉季述、右軍王仲仙、樞密使王彥範、薛齊偓擁禁兵,喚諸道進奏官,偽上表請上順養遜位,扶上出東內,冊德皇監國。

上明年正月一日反正,誅四輩,改天覆元年。十一月,朱全忠領兵入河中。四月冬節,上又為鳳翔兵士擁幸政城。

朱全忠將兵迎駕,圍逼晉,涉三載。癸亥歲正月二十二日,駕出朱全忠寨中,乃還輦轂。甲子歲,全忠迎上幸洛。

四月改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乃行**。寰海莫不冤痛也。

京兆尹有生殺之柄,然而清要之官多輕薄之,目為所由之司。京國士子進士成名後,便列清途,屈指以期大用。故事:

若登廊廟,須曾揚歷於字。人遂假途於長安、萬年之邑。或駕在東洛,亦為河南洛陽之宰。

數月之後,必遷居合下,京尹不可侔也。兩縣令初欲蒞事,須謁謝京尹,皆異常待之。庭前鋪置茵褥,府史引一人投刺於尹前雲:

某邑令某姓名,贊兩拜而已。大尹降西廊迎之,從容便就飯,會府中。遂為體例。

咸通中,中書侍郎、平章事劉瞻以清儉自守,忠正佐時。懿皇以同昌公主薨謝,怒其醫官韓宗紹等。縶於霜臺,並親屬二三百人散系大理。

內外憂懼,瞻上疏切諫。時路巖、韋保衡恃寵忌之,出瞻為荊南節度使,中外鹹不平之。翰林承旨鄭畋為制詞,略曰:

「早以文學疊中殊科,風稜甚高,恭慎無玷;而又僻於廉潔,不尚浮華。安數畝之居,仍非已有;卻四方之賄,唯畏人知」云云。韋、路大怒,貶畋為梧州刺史。

取《十道圖》,檢見驩州去京萬里,乃謫瞻為驩州司戶參軍。舍人李庾行誥詞,駁責深焉。將欲加害,時遇懿皇厭代,僖皇初立,用元臣蕭仿佐佑大政。

仿舉瞻自代,又幽州節度使張公素上疏理之,韋、路意乃止焉。俄而路岩出為益帥,保衡又離相位,召瞻為康州刺史,再授虢州。瞻旋至湘江,韋保衡南竄,相遇於江中,瞻家人齊登舟外詬罵之,保衡約束家人,無辭以對。

至賀州驛內伏法,乃是數年前殺楊收合於中榻上也。瞻至湖南,李庾方典是郡,出迎於江次竹牌亭置酒。瞻唱《竹枝詞》送李庾,躡履過溝,竹枝恨渠深女兒。

庾懾怒,乃上酒於瞻。瞻命庾酬唱,庾雲:「不曉詞間音律。

」瞻投杯曰:「君應只解為制詞也。」是夕,庾飲鴆而卒。

瞻至京,俄入中書。時宰相劉鄴先與韋、路相熟,深有憂色。方判監鐵,乃於院中置會召瞻,飲中寘毒而薨。

鄴尋授淮南節度使,僖皇於麟德殿置宴,伶人有詞曰:「劉公出典揚州,庶事必應大治。民瘼康泰矣。

」諸伶人皆倡和曰:「此真最藥王菩薩也。」人皆哂之。

路巖即貶儋州百姓,至江陵,籍沒家產,不知紀極。有蚊■〈巾廚〉一領,輕密如碧煙,人疑其鮫鮹也。及新州伏法。

咸通中,輔相崔彥昭、兵部侍郎王凝,乃外表兄弟也。凝大中元年進士及第,來年,彥昭猶下第。因訪凝,凝■〈衤義〉衣見之,崔甚恚。

凝又戲之曰:「君卻好應明經科舉也。」彥昭忿怒而出。

三年乃登第。懿皇朝,多自夏官侍郎判鹽鐵,即秉鈞軸。一旦凝拜是官,決意入相,彥昭陷之。

後數月之間,鹽鐵中有隳壞。凝罷職,朝廷以彥昭為之,半載而入相。彥昭母乃命多製鞋履,謂侍婢曰:

「王氏妹必與王侍郎同竄逐,吾要伴小妹同行也。」彥昭聞之,泣拜其母,謝曰:「必無此事。

」王凝竟免其責也。

古者,五行官守皆不失其職,聲色香味俱能別之。贊皇公李德裕,博達之士也。居廟廊日,有親知奉使於京口。

李曰:「還日,金山下揚子江中冷水,與取一壺來。」其人舉棹日醉而忘之,泛舟上石城下方憶及。

汲一瓶於江中,歸京獻之。李公飲後,驚訝非常,曰:「江表水味有異於頃歲矣!

此水頗似建業石城下水。」其人謝過,不敢隱也。有親知授舒州牧,李謂之曰:

「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數角。」其人獻之數十斤,李不受,退還。明年罷郡,用意精求,獲數角投之。

贊皇閱之而受曰:「此茶可消酒肉毒。」乃命烹一甌,沃於肉食,以銀合閉之。

詰旦同開視,其肉已化為水矣。眾伏其廣識也。

舊說,海中有派水貫於新羅國,色清而甘。或彼國怠於進奉中華,則彼水濁而無味。又嶺南荔枝,明皇幸蜀,後江南之人使罕及,此果亦彼中不稔。

乾符中,僖皇在蜀。洞庭柑橘、東都嘉慶李,睦仁柿,亦味醋而澀。

北省官往日遺補,每上疏諫諍,多謝罪立誓詞。右補闕與左拾遺結狀。故中朝士人重右補闕、右拾遺也。

前朝宰相罕有不左降者,唯徐商持政公直,數十年不曾有累。其子齊國公彥若,亦以忠於上,和於眾,竟無貶謫之禍。

盧耽自進士登科後,出將入相,四十九年不曾稱前銜,皆從此任受於彼。

宰相堂飯,常人多不敢食。鄭延昌在相位,一日本廳欲食次,其弟延濟來,遂與之同食。延濟手擎博餔,及數口,椀自手中墜地,遂中風痺,一夕而卒。

太常卿初上,寺內以雅樂全作而呈之。少卿初上,以半呈之。

搢紳子弟皆怯於尚公主,蓋以帝戚強盛。公主自置群僚,以至莊宅庫舉盡多主吏,宅中各有院落,聚會不同。公主多親戚聚宴或出盤遊,駙馬不得與之相見。

凡出入間,婢僕不敢顧盼。公主則恣行所為,往往數朝不一相見。唯於琮相國所尚廣德公主,則賢和不同,乃懿皇親妹。

於琮遭韋、路所逐,同到昭州。於公累起,被中官賜藥酒。公主詬罵,奪而擲之。

常侍於公,手執公腰帶而坐。凡所經歷州郡官吏,不敢參迎,道途肩舁,門相對而行。累尋被詔卻還輦轂,授太子少傅。

次除右僕射,所謂公主之力也。

宮苑之間八節遊從,固多名目。每歲櫻桃熟時,兩軍各擇日排宴,祗候行幸,謂之「行從」。盛陳歌樂以至盡日,倡優百戲,水陸無不具陳,在處堆積櫻桃,以充看玩也。

同州有長春宮,其間園林繁茂,花木無所不有,芳菲長如三春節矣。

中書政事堂後有五房,堂候官共十五人。每歲都釀醵錢十五萬貫,秋間於坊曲稅四區大宅,鱗次相列,取便修裝,遍栽花藥,至牡丹開日,請四相到其中,並家人親戚,日迎達官,至暮娛樂。教坊聲妓,無不來者。

恩賜酒食,亦無虛日。中官驅高車大馬而至,以取金帛優賞,花落而罷。

京輦自黃巢退後,修葺殘毀之處。鎮州王家有一兒,俗號「王酒胡」,居於上都,巨有錢物,納錢三十萬貫,助修朱雀門。上又詔重修安國寺畢,親降車輦以設大齋,乃十二撞新鐘,舍錢一萬貫。

令諸大臣各取意擊之,上曰:「有人能捨錢一千貫文者,卻打一槌。」齋罷,王酒胡半醉,入來,徑上鐘樓連打一百下,便於西市運錢十萬貫入寺。

韓建喪母,尋訪松楸之地。有術士雲:「只有一穴可置大段錢物,亦乃不久而散。

若華州境內,即莫加於此也。」建乃於茲葬母。明年大駕來幸,三峰四海之人,罔不輻湊。

建乃廣收商稅,二載之後,有見錢九百萬貫。後三年盡為朱全忠所有。

兩軍所置街巡,禁止軍中兇暴。若百姓為盜鬥,即屬京兆府並兩縣捕賊司。軍人百姓不相參雜。天下亦如此。

天街兩畔槐樹,俗號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號為「柳衙」。意謂其成行列,如排衙也。

每歲上巳日,許宮女於興慶宮內大同殿前與骨肉相見。縱其問訊,家眷更相贈遺。一日之內,人有千萬。有初到親戚便相見者,有及暮而呼喚姓第不至者,涕泣而去。歲歲如此。

華清宮湯泉內,天寶中刻石為座及芙蓉,聞說到今猶在,屋木亦有全者。驪山多飛禽,名阿濫堆。明皇帝御玉笛,採其聲,翻為曲子名焉。

左右皆傳唱之,播於遠近。人競以笛效吹,故詞人張祜詩曰:「紅樹蕭蕭合半開,上皇曾幸此宮來。

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捲下古有豢龍氏,長安有豢龍戶,觀水即知龍色目有無,悉知之。懿皇朝,龍戶上言龍池中走失兩條。往關東尋訪數十日,東都魏王池中見之,取而歸闕。

經華州時,李訥為華州刺史。訥父名建杓,向與白居易相善。訥為人正直,聞得龍來,大以為虛妄,命就公府視之,則於一小瓶子中倒於盆內,乃二細鰍魚也。

訥怒目曰:「何以為驗?」其人對曰:

「驗非難也。請於地中鑿一穴,闊一尺。」已而注水其間,收鰍投水內,魚到水中相趁旋轉,尾觸穴四隅,隨觸而陷,水亦暴漲。

逡巡穴已闊數尺。其人諮訥雲:「恐穴更廣,即難制也。

」遂搦入瓶中。訥方奇之,厚贈錢帛,攜歸輦下。

徐彥若弟彥樞,大中末,遇京國中元夜觀燈於坊曲間。夜深,有一人前揖徐公,因同行,謂徐公曰:「君貴人也。

他年賢兄必為輔弼之官。若近十年,即須請退去京五千里外,方免難也。不爾,當有禍患。

」行及一小巷口,其人曰:「某在此巷內居,別日請相訪。」遂分路而去。

經旬日,彥樞行及其巷,乃訪之,並無人居。行十步餘,有一小神祠,外路已窮盡,於是謁其神,見土偶宛是夜中所睹者,含笑相視,彥樞記之。光化末,彥樞官至左諫議大夫,兄方居宰輔,遂話於兄。

時四方皆為豪傑所據,唯有廣南是嗣薛王知柔為節度使,彥若遂請出廣州。昭皇授以節鉞而去,果免患難。

宣皇朝,有術士董元素自江南來,人言能役使鬼神。上聞之,召見,狀貌甚異。帝謂左右曰:

「斯人不可測也。」留於翰林中宿。洎夜召與語曰:

「聞公頗有神術,今南中柑橘正熟,卿能致之否?」元素對曰:「此小事,請安一合於御榻前。

」數刻間,有微風入幕,元素乃啟其合,柑子滿其中。奏曰:「此江陵枝江縣柑子也。

遠處取恐遲。」上嘗之甚驚嘆,謂之曰:「卿要物應不難也。

」元素曰:「若非奉天命,臣何敢自取?自取必有陰譴。

」明日,上命一內家小兒以銀笛吹之,夜上高樹,宣元素從容聞其聲。上曰:「近有此怪,卿為朕逐之可否?

」元素笑曰:「此小兒耳!」乃書一符飛之,頃刻乃不聞其聲。

明日,喚小兒詢之,雲:「方吹次,似有人於口中撥去,黑中無計求也。」上又以十餘片令懷上樹,踵前吹之。

宣元素聽,元素吐氣少許,其聲遂絕。上再三怪之,明日喚問,乃是被風吹落宮牆外,無由到樹上。又令人於後苑作一地穴如屋,點燭於其間,使數人鳴鼓。

白元素曰:「人有此妖,卿可逐之。」復飛符,良久乃不聞其聲。

翌日,上責穴中人,曰:「方擊鼓次,奉中使宣旨,不用擊也。」其夕,又穴鳴之,戒曰:

「任聞宣傳,不可止也。」復不聞聲,上明日問其由。奏曰:

「昨夜陛下親到穴止約,臣遂不敢違命。」上曰:「今夕更為,縱是我來,亦不可止也。

」復不聞聲,隔日奏曰:「有一赤龍入穴,人皆驚走,所以然也。」宣皇駭之,異常敬重。

前後異術不可盡記,賜賚孔多,半年後堅辭歸江南,乃放去。不知其終。

故縣一中防震疏散演練方案

三 演練步驟 1 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2 讓學生熟悉震後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3 進行模擬發生 的演練。分兩個階段進行,當聽到第一次哨聲響起的時候,各班級在室內 室外進行震時自救 當聽到第二次哨聲響起的時候,表示 結束,各班主任帶領學生震後撤離,撤離路線為各班級上早操時行走路線圖,撤離後...

故仙一中推普活動方案12

故仙一中第15屆推普宣傳周活動策劃方案 一 活動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河間市教育局關於開展 第15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方案 以及國家 省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精心組織開展主題突出 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全面落實國家語言文字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充分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導作用,提高區域文化的軟實力...

漢魏六朝文學中的城市文學

作者 王明敬 文存閱刊 2017年第03期 摘要 古代城市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漢魏六朝時期,中國的都城已經演變為完整意義上的城市,此時的中國古代城市文學開始進入形成期,這一時期的作家已經開始具有比較自覺的城市意識,研究這一時期的城市文學,對中國新世紀城市文學的創作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