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高效金題考案 科技類文字閱讀 答案 詳解

2021-08-27 06:31:49 字數 4978 閱讀 9830

7、、2023年課標卷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書」本是指文字元號,現在提到的「書」不是從文字元號講,也不是從文字學「六書」來講,而是從書法藝術講。書法對中華民族有很深遠的影響,「書」與「金」、「石」與「畫」並稱,在中國文化中佔很重要的位置。書法是一種藝術,而且是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

中國的漢字剛一出現,寫字的人就有「寫得好看」的要求和慾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雖然字形繁難複雜,但是不論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要好看。可見,自從有寫字的行動以來,就伴隨著藝術的要求,美觀的要求。

不論是秦隸還是漢隸,都是剛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所以到了晉朝後,真書(又叫楷書、正書)開始出現並逐漸定型。真書雖然各家寫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字形的結構是一致的。

在歷史上篆書、隸書等使用的時間都不如真書時間長久,真書至今仍在運用,就是因為它字形比較固定,筆畫轉折自然,並且可以連寫,多寫一筆少寫一筆也容易被人發現。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草書另乙個**是從漢朝的章草,就是用真書的筆法寫草書,與用漢隸的筆法寫章草不同,到東晉以後與真書變來的草書合流。

真書的書寫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湧現,藝術風格多樣,出現了各種字型,比如顏體、柳體、歐體、褚體等。在這以前沒有人專門寫字並靠書法出名的,就連王羲之也不是專門寫字的人,古代也沒有「書法家」這個稱呼。當時許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寫的,到了唐朝開始文人寫碑成風。

唐太宗愛寫字,寫了《晉詞銘》《溫泉銘》兩個碑,還把這兩個碑的拓本送外國使臣。當時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以及後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寫碑,這樣書法的流派也逐漸增多,他們的碑帖一直流傳至今。其實,今天看見的敦煌、吐魯番等地出土的文書、寫經等,其水平真有超過傳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書裡,也有書法比《晉詞銘》《溫泉銘》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寫出來的就被人重視,許多無名書法家的作品就不為人所知了。

古代稱好的書法作品為「法書」,是說這件作品足以為法,「書法」、「書道」、「書藝」是指書寫的方法;現在合二為一了,一律叫做「書法」。書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從書法作品、藝術裝飾到書信往來都要用到書法,同時書法活動既可以培養藝術情操,又可以調心養氣,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經說過:

「尺牘素書,千里面目」。看到一封來信,感到很親切,如見其人。書法被人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摘編自啟功《金石書畫漫談》)

1.下列關於「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漢語中,「書」既可以指文字元號,也可以是文字學的「六書」之「書」,本文則是從書法藝術上來講,所謂「書」就是書法。

b.在甲骨文中,不論是單個的字還是全篇的字,結構章法都已經很好看了,可見漢字剛一出現,就有了「書」這一方面的要求。

c.在歷史上,「書」與「金」、「石」與「畫」並稱,它們同樣因為影響深遠,而在中國文化中佔很重要的位置。

d.真書書寫方便,千姿百態的作品不斷出現,形成顏體、柳體等不同的字型,這些字型是依據「書」的藝術風格劃分出來的。

【答案】c

【解析】此項在文中對應的資訊是「書法對中華民族有很深遠的影響,「書」與「金」、「石」與「畫」並稱,在中國文化中佔很重要的位置。」,此句陳述的物件一直是書法,至於其他物件,只是陪襯對比而已。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行書再快一點就是草書,這是草書的乙個**。草書的另乙個**是章草,是用漢隸筆法寫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隸和漢隸都是從篆書演變過來的,寫起來單調而且費事。於是到了晉朝後,真書應運而生,並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沒有專門寫字並且因為書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寫碑成為風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由此成為書法家。[**

d.在古代「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法書」是指好的書法作品,到現在則把這兩者合而為一,都稱為「書法」。

【答案】a

【解析】此項對應的資訊是「真書寫得縈連便是行書,再寫得快一點就是草書。」,應該是真書寫的再快一點就是草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在字形的繁難複雜方面,秦隸和漢隸要超過真書,甲骨文又要超過秦隸和漢隸,可以說這是真書使用時間特別長久的根本原因。

b.古時候書法流派不多,當時甚至沒有「書法家」這一稱呼,而到唐代書法大盛,流派逐漸增多,看來書法的發展跟社會的崇尚有很大的關係。

c.中國人自古就把書法作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謂「尺牘素書,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謂「見字如見其人」的意思。

d. 在唐代有些無名書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並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只是因為它們是皇帝、大官所寫,才為世人所推崇。

【答案】d

【解析】「並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的表述錯誤,「只是」的說法也不正確。

8、、2023年湖南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

志願精神可以表述為一種具體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為促進社群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成員個人身心完善的一種價值觀念和社會心理,志願精神在日常生活層面的實際體現形式就是志願行動。志願精神的興起,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式,體現了在不同層面上的功能。

志願精神的興起和志願行動的產生,在社會執行層面上將發揮出其特有的作用。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對於人的社會化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使社會成員接受基本的社會準則,塑造具有社會取向的價值觀,從而形成潛在的服務社會的行動傾向,這就是

它的社會教化功能;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能夠起到將不同群體的社會成員進行凝聚和團結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乙個場景和機遇,使他們共同參與到同一項活動中,甚至還會起到聚合各種社會資源的作用,這就是它的社會整合功能;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能夠對社會成員發揮號召作用,而且這種召喚常常是以無聲的形式進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會關懷又是使具有這種精神的人無法抗拒的,從而會最終在行動上表現出來,這就是它的社會動員功能;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能夠以其實際的效應,廣泛地宣傳並大力地弘揚最具有普遍性的、作為最能夠表達優秀文化成分的社會價值觀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會事件中,這種特徵就會表現得越鮮明,這就是它的社會導向功能。

志願精神的興起和志願行動的產生,在人的發展層面上也會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體現了社會成員對價值合理性的追求。現代化的物質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現代化程序的悖論特徵之一就在於,對工具合理性的關注常常極大程度地抑制了價值合理性。

因此,為了防止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程序中出現畸形走勢,強調價值合理性的意義就會顯得極其重要。而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的意義之一就是體現出了社會成員以及社會本身對於價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表達了社會成員對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嚮往。

在現代化程序加速的時候,社會執行節奏加快,社會競爭狀態加劇,社會流動範圍擴大,個體價值取向增強等,使得社會成員對於高情感的嚮往和對於集體生活的需求表現得日益突出。而在表達志願精神或參與志願行動的過程中,過一種富有意義的集體生活,實現自己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的善良願望,可以充分地表現出其中內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標。

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成為促進社會成員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從社會角度看,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成為社會凝聚其成員的一種重要場域;從社會成員角度看,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則成為社會提公升其成員素質的乙個平台。正是在自願參與公益事業或提供公共服務的實際行動中,社會成員實現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公升,完成了其價值觀念的變化和人生經驗的豐富,甚至促進了其自身知識的擴充套件和技能的增強,而這一切的經歷及其感受也必將成為生命中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1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志願行動所體現的功能與其他三項不屬於同一層面的一項是

a.「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玉樹抗震救災行動中,全國各族人民心繫災區,目前已為災區捐款45億多元人民幣。

b.「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快樂天使」們長期堅持照顧孤殘兒童,實現了幫助他人的善良願望,收穫了快樂和幸福。

c.「乙個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願者們以他們的滿腔熱忱和無私行動,喚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對失學兒童的真誠關愛。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群服務志願者「一對一」定人到戶幫助孤寡老人,弘揚了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答案】b

【解析】本題在四個事例中選出乙個與其它三個不一樣的,只要結合文章的段落結構就能很快得出:乙個是志願精神對於社會層面的影響,乙個是對於個人發展層面的影響,於是這樣就很容易得出b選項。

1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有關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志願精神通常具有自願性、公益性和親身參與性的人文內涵。

b.志願行動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具體化和日常化的實際體現形式。[**:學科網]

c.社會成員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物質成就的獲得。

d.社會成員在當前特定社會背景下對強競爭和高情感將更為嚮往。

【答案】d

【解析】判斷選項正確與否應該從文中找到充分而可靠的依據。d項中「對強競爭和高情感將更為嚮往」的說法在文中沒有依據。所以其設誤方式是無中生有。

15.簡要談談,如果缺乏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在社會發展程序中,對人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6分)

【答案】 ①從人對社會的融入(社會角度)看,少了一種擴大交往面、凝聚交往物件的重要場域,對價值合理性社會意義的關注以及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標都可能趨於淡化;②從個人發展角度看,少了乙個提公升個人素質的平台,一條讓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人的發展程序中可能出現畸形走勢。

【解析】本題是今年的新題型,要求考生談談如果缺乏志願精神和志願行動,在社會發展程序中,人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這道題其實就是一道開放的題目,考生可以暢所欲言。那麼要問人的發展,考生可以就著原文最後一段的第二句中關於「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這兩層意思來答影響即可,無非就是把原文中「有了志願精神好的方面」的反面寫出來。

所以這道題儘管是新題型,但是難度不是很大。

9、、2023年福建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

詩產生於西周的禮樂政治活動而非原始宗教儀式,是**言說的產物,與歌並不同源,但卻有著歌德一些元素。不過,它們的聯絡不再文字形式而在**。在西周,詩的言說主體的身份為朝廷**,言說物件為君臣,言說內容自然也不能脫離政治,故「詩」一開始就承擔者政治言說的特殊功能。

《國語周語上》載歷王時的邵公說:「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勃。」可見詩在西周時期的功能是補察時政。

周代的禮樂政治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禮樂教化向臣民灌輸禮樂倫理道德觀念,所以周代設有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一工作。《禮記孔子閒居》載孔子說:「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

」可見,在周代,戰國以前的人將詩看做是禮樂的一部分,詩所承載的是禮樂道德的價值取向。

2019高考語文真題默寫

2 杜牧 阿房宮賦 中兩句,寫阿房宮占地極廣且極為高大,以表現其雄壯之美。3 蘇軾在 赤壁賦 中以兩句,寫出了婉轉悠長 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1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全國1卷 1 莊子 逍遙遊 中的斥鴳無法理解大鵬,稱自己騰躍起飛 2 李白 蜀道難 中兩句,回顧了 五丁開山 的傳說。3 范仲...

2023年語文高考詩歌鑑賞題

1.全國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 9題。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岑參聞說輪台路 連年見雪飛。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注 臨洮 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 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 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輪台 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8 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2019高考語文題分類彙編詩歌高考詩歌鑑賞一

教學參考 0624 1744 2011高考語文題彙編 詩歌鑑賞 一 福建卷 6.閱讀下面的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曉至湖 上 清 厲鶚 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瀰漫與天永。折 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景 注 湖 杭州西湖。折 彎曲。景 影。1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