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論

2021-08-29 14:30:57 字數 1180 閱讀 5548

作者:丁亞貝

**:《卷宗》2023年第07期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它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範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師德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同時,也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在社會主義社會裡,教師肩負著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重任,所以,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特別是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不僅是提高其他素質的基礎,而且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1 搞好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絕大部分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好的。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熱愛學生,忠於職守,勤勤懇懇,辛勤耕耘,為培養祖國的下一代而嘔心瀝血。但是,不可避諱,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教師道德意識淡薄,思想行為嚴重地偏離了師德的原則和規範,如果不及時進行教育,將會給教育事業帶來嚴重的損失。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在部分教師身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師德問題:

1.1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缺乏進取心

俗話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需要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有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要認真學習有關的教育檔案,教育教學理論,有意識地獲取教改新資訊,不斷更新知識,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但有的教師,自從跨進了教師隊伍以後就好比進了保險箱,不思學習,不求進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例如有的教師除了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從來不關注教育方面的報紙和雜誌,幾年來,沒有買過一本教育方面的書籍,也不看有關少年兒童的電視片,知識貧乏,觀念陳舊,教法呆板;站在三尺講台上,憑「教參」念經,缺乏進取心,缺乏成就感,嚴重影響教育質量。

1.2 對待後進生冷漠無情——缺乏愛心

學生是教師的工作、服務物件,熱愛每乙個學生、教好每乙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師偏愛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視後進生的現象十分嚴重;特別在片面追求公升學率的影響下,有的教師認為後進生影響了班級的名次,丟了教師的面子,不是從正面加以教育和耐心輔導,而是對他們放任自流,冷漠忽視,有的甚至採用諷刺挖苦,心理施暴和體罰、變相體罰的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誠然,後進生對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許多困難,轉變後進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愛心和精力,但這些學生也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花朵,更需要陽光和雨露。

那種「太陽穴一戳或後腦勺一拍,——呆爹呆娘生,還讀什麼書」,以及罰曬太陽,站牆角等行為,都是與師德相悖的。

論師德建設的層次

郭文恩著名教育家加里寧指出 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個現象的態度,都這樣那樣的影響著全體學生。這點往往是覺察不出的,還不止如此,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麼這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這就決定了教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擔任學校副校長以來,我一直在思索 支撐教師從...

論師德修養建設的方法

論師德修養建設的方法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肯定和讚譽。足以可見教師在社會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人師表者,除了必須具備豐富的學識,春風化雨般的點撥技巧,重要的還要有超平常人的良好品德。教師自身行為的道德規範,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學生和社會,對於學校工作的和諧開展 社會新人的培養和社會進步...

論新時期師德建設與高校育人

作者 彭智平張曉丹王繼翔 中國校外教育 高教 下旬 2013年第08期 師德是教育的核心,師德建設是育人的前提條件,新時期的師德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針對目前我國師德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及高校師德現狀,高校師德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建設,即構建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體系,建立有效的政策導向機制,建立科學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