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學習的幾點心得

2021-08-31 13:18:44 字數 2932 閱讀 8927

資訊工程系孫繼紅

寒假前,學院領導要求大家假期間學習高職教育的理念,並發放了大量的學習檔案。抱著試試看看的心態瀏覽了一下這些檔案,並閱讀了一些關於職業教育的書籍,才發現自己以前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真是非常膚淺,同時也意識到這次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姜大源的《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和徐國慶的《職業教育專案課程開發指南》對我的啟發非常大,對專業的建設起到指導性的作用。

下面結合軟體技術專業的建設談談高職教育學習的幾點心得。

1. 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

以前我一直認為職業教育是低層次的教育,通過學習認識到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學的。這是因為,職業院校的培養物件,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培養物件相比,在智慧型結構域智慧型別方面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以乙個考核標準衡量所有的學生,而忽略智慧型的差異,這是不公平的。

職業學校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強於抽象邏輯思維,學習中以感性認識、行動把握為主,不善於對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進行邏輯推理,很難掌握概念、原理、法則之間的聯絡和區別。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都證明,形象思維強的人,能較快地獲取經驗性和策略性的知識,而對陳述性的理論知識卻相對排斥,這恰恰是職業院校學生的優勢所在。因此,我們在新生入校後,一定要讓他們樹立一種信心,讓他們明白他們沒有考上普通高校,不是他們的智力水平有問題,而是他們具有不同的智力型別,經過適合他們能力的學習訓練,他們同樣可以成才。

同時,我們老師自己也要有信心通過區別於普通教育的方法,將這些學生培養成才。

2. 認清高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的區別。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教育部12號文指出,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階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其高等教育屬性與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同的。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養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設計型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則是主要培養既具有大學程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高階技能,能夠進行技術指導並將設計圖紙轉化為所需實物,能夠運用設計理念或管理思想進行現場指揮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換句話說,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藝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學文化層次的高階技術人才。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後大多數能夠直接上崗,一般沒有所謂的工作過渡期或適應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在專業設定及課程設定上,普通高等教育是根據學科知識體系的內部邏輯來嚴格設定的,而高等職業教育則是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為核心來設計的。因此,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區別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的區別。二者都是職業教育,但涉及的崗位不同。中等職業教育屬於技能型職業教育,側重於培養學生特定崗位的熟練操作能力,對相關的操作原理及理論知識僅有粗略的了解;而高等職業教育屬於技術型職業教育,是技能型職業教育的後續教育,培養學生除具有特定崗位的操作能力外,還要掌握相當的理論知識。

中等職業教育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要求低,崗位針對性強,轉崗適應能力比較差;而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理論知識要求相對較高,因而轉崗適應性就比較強。從某一具體崗位到整個職業生涯,學生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高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區別。職業培訓,是指對準備就業和已經就業的人員,以開發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訓練,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與靈活性。因為其針對性強,培訓效果明顯,使很多教育工作者將職業教育往職業培訓靠攏。

但是,職業教育絕不是一種等同於一般職業培訓的功利性的教育活動,它是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強調培養人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只有認清了高職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區別和聯絡,我們才能正確地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實施手段。根據上述分析,我們認為高職軟體技術的人才應該是具有程式開發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3. 高職教育專業的崗位定位。

崗位定位是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方法,是職業教育課程其他定位的基本依據。崗位定位是個複雜的綜合與分析過程,必須考慮到職業教育的性質與層次、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和學校的辦學特色。通過對企業進行調研列出本專業可能面向的崗位,然後統計分析該專業畢業生在這些崗位的就業頻率分布,最後根據該專業的發展理念篩選出該專業所應面向的崗位。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軟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如何在這瞬息萬變的資訊中抓住主流,確定我院軟體技術的崗位定位確實是乙個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我們目前的專業定位雖然與工作崗位比較接近,但還存在著大而雜的問題,在將來還要通過深入的企業調研進一步精細化,使崗位定位更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

4. 高職教育的課程定位。

高職教育作為一種培養學生完成具體任務的職業能力的教育,必須把「做」變成教學的主要形式。「專案」就是「做」的活動載體,它是先進的教學模式能夠發揮作用的保障。醒目課程是「以工作任務為課程設定與內容選擇的參照點,以專案為單位組織內容並以專案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它可以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工作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開發專案課程呢?首先要進行課程定位。職業教育是面向工作體系的教育,工作體系結構的複雜性,決定了職業教育課程定位方法的複雜性。

它包括三個層面,即專業所面向的崗位定位、崗位的工作任務定位和任務的職業能力定位。工作任務是崗位職業活動的內容,因此,分析崗位的工作任務,是實現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對接的非常重要的中間環節。以軟體技術專業為例,首先通過企業調研確定軟體技術的工作崗位,然後通過工作任務分析會確定每個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

工作任務分析會由分析專家主持,邀請具有代表性的十多個企業專家,包括專案經理、程式設計師、軟體測試人員等人員參加。參與課程開發的老師認真聽取專家的意見,深刻理解專家的分析材料,將其最終轉化為可供教學的方案和材料。這也是一種校企聯合開發機制。

在課程開發過程中,還要進行職業能力分析,例如程式設計師的職業能力是理解軟體設計文件的能力、使用計算機語言進行編碼的能力、程式除錯和分析的能力、與同事溝通的能力等。總之,崗位、任務與能力是職業教育課程定位的三個重要因素,獲得了這三個因素的定位,就獲得了職業教育課程的基本方向。因此,我們如果想徹底改革目前的課程體系,必須徹底打破學科制的思想禁錮,從崗位、任務與能力入手,才能真正建立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課程體系。

以上是我學習高職教育理念的幾點心得。這些只是高職人才培養的一些指導性思想,想進一步搞好專業建設,還有漫長而艱難的路要走。我堅信,在學院領導和系領導**遠矚的指引下,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廣。

學習FPGA的幾點心得

1 首先要明白的是軟體設計和邏輯設計的不同,並理解什麼是硬體意識。軟體 的執行是乙個順序的過程,編繹以後的機器碼放在儲存器裡,等著cpu一條一條的取指並執行 因此軟體設計中經常會帶有順序處理的思維。而邏輯設計則不同,我們設計的是數位電路,它是由很多很多的與非門及d觸發器構成的,上電之後所有與非門和d...

韓語學習的幾點心得

韓語學習有什麼竅門嗎?如果你想恨不得乙個月之內就徹底吞下韓語這塊 熱豆腐 可以說沒有什麼竅門可以幫得上他。但是如果你是想渴望通過踏實的努力真正掌握這門外語,而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又偶感迷茫,希望有人告訴他怎麼才能少走冤枉路,怎樣才能切實地靠近目標,我想以下這些北京新東方學員韓語學習總體的心得 也適用於...

教育孩子的幾點心得

教育過程中的幾點心得 許多父母都感嘆 孩子越大越不了解了,越不聽話了!作為家長,如果不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特點和需求,不能及時把正確的思想和要求傳遞給孩子,那麼當孩子漸漸長大,代溝也隨之產生。首先盡最大可能和孩子親密接觸。在照顧和教育孩子的同時,你會讀懂孩子,孩子也會讀懂你。記得女兒一年級時,放學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