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

2021-09-18 04:22:36 字數 2625 閱讀 7594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水平已明顯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的社會資訊**,也大大促進了少年兒童的智力發育。但與此同時,在少年兒童中卻普遍出現了「行為霸道、不懂禮貌、磨蹭馬虎、好吃懶做、自私任性、孤僻膽小」等不良心理傾向。

在學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現象。

要成才先**。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必要保障。養成教育是乙個亙古常新的話題,養成教育的主要物件是少年兒童。

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都提出過少年兒童個體發展的所謂「最佳期」理論,認為在這一時期少年兒童個體處在一種最積極的準備和接受狀態,正是人的潛能開發和社會性行為發展的最好階段。少年兒童自我意識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強。教育者若能給予恰當的帶有啟蒙性、準備性、基礎性的引導和幫助,少年兒童的行為能力就會迅速發展起來,並產生長久的影響,乃至影響其一生。

因此,不管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把養成教育放在首當其衝的位置,來常抓不懈。

因此,對於小學生來說,很重要的應該是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學生日後成才的重要條件。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應當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我校十分重視學生行為養成教育,開展了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學校以《規範》為行為習慣培養教材,以養成教育為主狠抓學生行為規範訓練,以開展文明班級評比為主線來強化德育管理。幾年的實踐,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二、研究的目標

以「了解規範,增強意識,形成習慣,促進養成」為宗旨;遵循學生個性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健康人格為核心目標;以「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為具體目標,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為主要教育內容,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研究的內容

1、制定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要求;

2、探索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規律和方法;

四、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前期準備階段主要採用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等方法,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主要採用行動研究和案例研究法,運用教育敘事等手段,進行實驗和經驗總結,成果呈現方式為行動研究報告,教育敘事,教育案例,實驗報告和**。

五、實施策略

1、營造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氛圍

(1)利用各種陣地進行規範的宣傳。班會、班隊活動、紅領巾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等,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講話,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行為規範,獲得正確的情感體驗,形成符合規範的行為導向。

(2)多種教育方法並舉形成教育合力。班會講,老師講,學生講,班幹部講,家長講等多種方法結合,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道理,產生積極的心理動機,自覺配合學校的養成教育。

(3)發揮榜樣的力量。教師要為人師表,率先垂範,同時要推出示範學生,使全體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2、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的認知教育。

3、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的強化訓練。

強化學生的行為訓練,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關鍵的一環是「導之以行」:

(1)寓規範訓練於陣地建設之中。具體包括班主任的週會課,少先隊活動。

(2)寓規範訓練於日常生活之中。

(3)寓規範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公升旗儀式、值日、課間操、課間活動、學校的各種實踐活動、校外活動。

(4)寓規範訓練於各科教學之中。

4、開展有意義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和諧、良好的社群環境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將以課題研究為契機,充分挖掘社群豐富的教育資源,積極參與適合青少年成長的社群活動,建立並形成學生社群行為評價機制。

5、發揮家庭,社群的行為規範教育作用。

一些家長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偏頗,一味強調學習第一,而忽略或不太重視同樣影響學生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所以,學校要以家長學校為平台,加強家校交流互動,切實轉變家長的育人觀念,提高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的認識,為本課題的實施營造乙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六、養成教育的評價辦法

小學生正處於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教育的意義在於引導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在評價學生的行為時,強調對學生行為過程的評價,重視學生在行為過程中的態度情感和行為表現,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評價,我們採用全員評價,即自己評、學生評、家長評、老師評。無論誰評價都應該實事求是,從發展、鼓勵的方面給以評價,同時提出建議。

自己評,每週一次;學生評,每週一次;家長評,每月一次;老師評,每月一次。以班為單位進行。

七、課題研究步驟及進度安排:

(一)、準備階段(2023年9月)

1、論證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義

2、查閱並蒐集、整理相關資料

3、形成全面、系統、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案

(二)、實施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1月)

1、制定課題研究實施計畫

2、組織開展活動,選不斷創新德育新形式

3、擇合適的實驗物件,進行具體實驗,進行個案追蹤與訪談

4、開展問卷調查、個案研究,收集、整理資料資訊

5、撰寫**、經驗總結

(三)、總結階段:(2023年12月)

1、整理研究資料與資料,撰寫課題實驗結題報告,遞交課題驗收申請書

2、推廣成功經驗

八、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1、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和實效化,促進學校養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開

展。2、在課題實施期間,總結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為主題的報告。

3、發表有關養成教育的**、教學案例8篇。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總結

2 值日制度 由衛生班長嚴格負責,負責好學生的衛生表現,及時做好記錄,並且做好教育,一周做好總結工作,真正從細小處入手,把衛生行為規範落到實處。3 學習習慣養成制度 由小班長做好早讀和午讀管理工作,珍惜好時間,進行表揚和懲罰制度,讓班級學生真正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第三 取得的...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總結

勃利縣雙河鎮中心小學 2014年1月 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長期的 艱苦的奮鬥過程,對於學校教育而言,學生的習慣養成也應該看作是乙個持續,漸進 積累的過程。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是關係學生一生的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工程。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各種習慣正處在...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總結

我們開展了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對每天的檢查情況做到一天一公示 一周一小結 一月一評比,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2 樹立典型,帶動整體 十月份我校各班開展了 文明禮儀好習慣活動月 活動 對班級中講文明有禮貌的同學大力進行表揚,一方面使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表現更出色。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