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概論小結

2021-09-28 22:46:40 字數 943 閱讀 5598

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藝術學概論的知識點有了乙個新的認識,這本書融入了**、建築等方面的內容,使我重新認識了藝術的概念。馬克思指出藝術是一種社會現象、精神現象,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它通過典型藝術形象的感染力量,影響人和人的生活,起到一種陶冶性情、潛移默化的作用。

審美是藝術的生命。離開了美和審美,也就無所謂藝術,因此,審美的性質也是藝術最本質的屬性之一。但藝術不是與世隔絕的某種「純美」的東西,藝術的審美本質與社會本質、藝術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是統一的。

「為藝術而藝術」、「為審美而審美」是違反藝術本質的,必定陷入反理性、反現實的歧途。藝術的本質問題,是藝術的哲學基礎問題,也是美學上長期以來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之一。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傳統的乙個重要範疇,是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

陶淵明詩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境首先是作為文學藝術中一種空靈境界出現的。國畫中的空白,被認為是畫中有畫,畫外之畫,其妙不可言傳。

中國書法也同樣講究布白,強調「計白當黑」。「意境」是一種有限無限的超越美。魏晉時期王弼提出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就是力求突破言象的有限性,追求意的無限性,以有限表現無限,從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和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意境」是一種不設不施的自然美。李白認為詩貴「自然」「清真」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蘇軾要求詩文應當「絢燦之極歸於平淡」,認為自然無華的美才是高境界的美。

中國古典詩、畫、文、賦、書法、**、建築、戲劇都十分重視意境。李可染先生說:「意境是客觀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也是詩的境界。

繪畫是否具有意境,這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我不光充實了自己的藝術修養,也把自己的所**用於自己的教學中,更有利於學生們素質的提高。隨著課程學習的深入,我相信這門課程會越來越受到同學們的喜愛,感謝老師給我們傳授知識,祝您在今後的日子裡工作順利。

藝術學概論

藝術學概論課程形成性考核作業 2 電大教育學院張瑞麟 一 名詞解釋 1.造型藝術 2.雕塑藝術 3.攝影藝術 4.書法藝術 5.實用藝術 6.建築藝術 7.園林藝術 二 填空題 1.中國畫與西方繪畫各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和雕塑藝術更是在 裡創造出立體的形象。攝影藝術是一門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 藝術...

《藝術學概論》個人學習小結

轉眼間,進入電大學習已有乙個學期了。習慣了一般科目枯燥乏味的課程學習模式,藝術學概論 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說給了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總結這一學期來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在輕鬆快樂又頗有收穫之餘,對內心的觸動也是很大的。相比之前來說,我的綜合能力以及藝術鑑賞力都上了乙個新的台階,整體的興趣傾向也發生了較大...

藝術學概論複習

填空1.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則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它的成果構成了人類光輝燦爛的藝術文化寶庫。2.藝術家曾把藝術起源的這種說法稱之為 席勒 斯賓塞理論 3.如果說哲學代表著人類理性的最高形式,藝術代表著人類感性的最高形式,它們一道構成了人類精神王國的兩座高峰,那麼,架在這兩座高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