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2021-10-24 06:59:31 字數 4085 閱讀 9626

中鐵十局集團****

新建雲桂鐵路廣西段ygzq-1標

方村隧道監控量測

實施方案

編制複核

審核日期

中鐵十局雲桂鐵路ygzq-1標專案部第3分部

目錄1編制目的和依據 1

1.1編制目的 1

1.2編制依據 1

2編制範圍 1

3工程概況 2

4監控量測專案及人員組織 2

4.1監控量測專案 2

4.2人員組織 2

5監控量測斷面及測點布置原則 3

5.1布置原則 3

5.2地表下沉量測點埋設 3

5.3淨空水平收斂量測及拱頂下沉量測點埋設 5

5.4監測頻率 7

5.5監測量測精度要求 8

6監控量測方法 8

6.1洞內、外觀察 8

6.2地表下沉量測 8

6.3淨空水平收斂量測及拱頂下沉量測 9

6.4具體實施措施 9

7監控量測資料分析及資訊反饋 9

8初期支護檢測結果異常的處理 11

9監控量測管理基準及工程對策 12

1.1編制目的

⑴ 確保施工安全及結構的長期穩定性;

⑵通過監控量測對工程施工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的監控。

⑶ 研究監測工程狀況的累計記錄,積累量測資料,有助於修正工程設計,並通過觀測資料與理論上的工程特性指標進行比較,以便了解設計的合理程度,為資訊化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

⑷ 通過監控量測了解該工程條件下所表現、反映出來的一些地下工程規律和特點,為今後類似工程或該工法本身的發展提供借鑑、依據和指導作用;

⑸ 隧洞支護結構和周圍岩體的變形及應力狀態及其穩定情況密切相關,隧道支護結構和周圍岩體的各種破壞形式產生之前通常有大的位移、變形、受力異常等,通過觀測結果來驗證施工方案的正確性;

⑹通過施工現場的監控量測,確定二次襯砌合理施作時間。

⑺ 驗證支護結構效果,確定支護引數和施工方法的準確性或為調整支護引數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據。

1.2編制依據

1、《關於進一步明確軟弱圍岩及不良地質鐵路隧道設計施工有關技術規定的通知》鐵建設(2010)120號;

2、《時速2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雙線隧道複合式襯砌》通隧(2008)0201;

3、《時速250公里鐵路雙線隧道輔助施工措施及施工工法》雲桂隧參08;

4、施工圖紙、設計要求和環境、地質條件。

適用於方村隧道(dk73+980)。

方村隧道進口里程:dk73+660,出口里程為:dk74+300,全長640m,最大埋深39m。

測段屬溶蝕殘丘地貌,絕對高程97~137m,相對高差達40m,山體地表自然坡度5~25°。山體全部被土層覆蓋,坡面上均為果樹。隧道進、出口端附近均有村莊分布,有鄉村公路,交通較方便。

上覆第四系全新統坡殘積層(q4dl+el)紅黏土:褐紅、褐黃色,硬塑狀,區域性夾有少量的灰岩、角礫。厚12~30m;下伏基岩為泥盆系上統(d3)灰岩,淺灰、灰白色,隱晶質結構,中厚層狀構造,質堅、性脆、緻密,鈣質膠結,含少量方解石脈,節理、裂隙較發育。

隧區**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隧道範圍內未見明顯地質構造,特殊岩土為紅黏土,土層厚12~30m,具有高收縮性,易形成網狀閉合微裂隙,破壞圖的整體性,區域性具有若膨脹。

不良地質為岩溶,隧道洞身處於溶蝕基岩面附近,溶蝕裂隙及溶溝發育。環境水對混凝土結構無浸蝕性,本隧道最大用水量為6000m3/d。全隧v級圍岩長度為640m。

監控量測專案分為必測專案和選測專案。必測專案是隧道工程應進行的日常監控量測專案。具體監控量測專案見表4.1。

表4.1

監控量測工作必須緊接開挖、支護工作,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布點和監測,並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及時調整量測專案和內容。量測資料應及時分析處理,並將結果反饋到施工過程中。

監控量測應納入施工工序,並貫穿施工的全過程,為施工管理及時提供以下資訊:

1、圍岩穩定性、支護結構承載能力和安全資訊。

2、二次襯砌合理的施作時間。

3、為施工中調整圍岩級別、完善設計方案及引數、優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藝提供依據。

因此,為確保施工監測質量,真正做到資訊化指導施工,確保隧道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成立監測管理小組,實行監測質量專人負責制。

監控量測小組:組長忤宗耀;副組長李軍亮;

成員:程衛華、楊小偉、秦林、黃紅尊、宋坤傑、郭佳恆。

人員分工:程衛華、楊小偉、黃紅尊、宋坤傑、郭佳恆負責布點、測量,邵海珠負責資料整理彙總,忤宗耀、李軍亮審核把關。

根據檢測精度要求,減小系統誤差,控制偶然誤差,避免人為錯誤。經常採用相關方法對誤差進行檢驗分析。

監控量測組負責測點的埋設、日常測量、資料處理和儀器保養維修及送檢工作,並及時將監控量測資訊反饋於施工和設計。

淺埋隧道地表沉降測點應在隧道開挖前布設。地表沉降測點和隧道內測點應布置在同一斷面里程。一般條件下,地表沉降測點縱向間距應按表5.1-1的要求布置。

表5.1-1

注:h0為隧道埋深,b為隧道開挖寬度。

地表沉降測點橫向間距2~5m。在隧道中線附近測點應適當加密,隧道中線兩側範圍應不小於h0+b,地表有控制性建築物時,量測範圍應適當加寬。

拱頂下沉測點和淨空變化測點應布置在同一斷面上。拱頂下沉測點原則上設定在拱頂軸線附近。當隧道跨度較大時,應在拱頂部位設定三個測點。

淨空變化量測側線數,參照表5.1-2。

表5.1-2

方村隧道進出口土質均為紅粘土,屬於淺埋地段,埋深在15~20公尺,橫向地表沉降觀測點具體布置見圖5.2-1。並且測點與拱頂下沉及淨空收斂量測點在同一斷面上。

地表下沉量測縱向在開挖面前方5公尺處開始埋設,即dk74+247開始,以後每5公尺乙個斷面,例如dk74+242、dk74+237……dk73+737,共計103個斷面。與洞內觀測點布置在同一斷面里程,直到襯砌結構封閉、下沉基本停止時為止。其量測頻率應與拱頂下沉和淨空變化的量測頻率相同。

圖5.2-1 地表沉降點斷面布置圖

每個觀測斷面橫向測點間隔2~5公尺,即在拱頂部分間隔3公尺,拱頂兩側間隔5公尺,以中線為基準向兩側間隔3公尺共埋設3個點,之後間隔5公尺共埋設2個點,共計埋設11個點。

現場檢測根據設計檔案的要求進行測點埋設、日常量測和資料處理,及時反饋資訊,並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和施工異常情況,及時調整監控量測計畫。

拱頂下沉量測測點應設定在地表沉降影響範圍之外。測點採用地表鑽孔埋設,測點四周用水泥砂漿固定。

拱頂下沉量測,每斷面宜布置1~3點,沿線路方向每5公尺乙個斷面,與地表沉降點埋設在同一斷面,即dk74+247開始,以後每5公尺乙個斷面,例如dk74+242、dk74+237……dk73+737,共計103個斷面。監控量測點開挖完成後立即埋設,用φ8鋼筋埋入至少1公尺,外露部分加焊鋼板,以便掛設放光貼片,並在反光膜上刻畫十字架作為觀測點,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可採用全站儀測量,監控量測點掛鉤示意圖見圖5.3-1

圖5.3-1 監控量測掛鉤示意圖

監控量測點布置示意圖見圖5.3-2

圖5.3-2 量測點布置圖

水平相對淨空變化量測線的布置應根據施工方法、地質條件、量測斷面所在位置、隧道埋設深度等條件確定,在地質條件良好,採用全斷面開挖方式時,可設一條水平測線。當採用台階開挖方式時,可在拱腳和邊牆部位各設一條水平測線。

圖5.3-3 淨空水平收斂點布置圖

必測專案的監測頻率應根據測點的距離開挖面距離及位移速度分別按表5.4-1與5.4-2確定。

表5.4-1

表5.4-2

說明:1、b表示隧道最大開挖寬度。

2、出現異常情況或不良地質時,應增大監測頻率。

3、由位移速度決定的監測頻率和由距開挖面的距離決定的監測頻率兩者比較,原則上採用較高的頻率值。

測試儀器的精度應滿足表5.5-1的要求,測試儀器的量程應滿足設計要求,並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效能。

表5.5-1

一般用精密水準儀量測,儀器精度±0.1mm。測點沿縱向(隧道中線方向)布置,其間距,當深埋時為20~50m,埋深介於深、淺埋之間時為10~20m,淺埋時為5~10m。

在隧道進出口地段及破碎段埋設斷面。橫向間距範圍為2~5m,每斷面至少布置11個測點,隧道中線附近密些,遠離中線處疏些。測點要在開挖形成的下沉之前埋設,一直測到下沉穩定。

為了在開始下沉前進行量測,要從工作面前方h+h1處或2d處開始量測(h:埋深,h1:上半斷面高度,d:隧道開挖寬度)。

A隧道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新建鐵路精伊霍線北天山隧道出口 隧道圍岩量測作業指導書 編制審核 批准中鐵十七局集團四公司精伊霍鐵路專案經理部 二 七年三月五日 北天山隧道監控量測作業指導書 一 圍岩量測的目的 圍岩量測的目的是借助現場量測對隧道圍岩進行動態監測,並據以指導隧道的開挖作業,並使支護結構的設計與施工進一步優化。二 現...

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工程專案名稱 新建鐵路北京至瀋陽客運專線 遼寧段 施工合同段 tj 3標編號 新建北京至瀋陽鐵路客運專線 遼寧段站前工程jslntj 3標段 編制 審核 批准 中鐵十九局集團 京沈客專遼寧段tj 3標專案經理部 二 一四年九月 一.隧道地質概況 各隧道工程地質概括如下 隧道範圍穿越地層較複雜,洞身範...

E11隧道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重慶奉節至巫溪高速公路 e11合同段 k38 500至k43 500 隧道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 奉溪高速公路e11合同段專案部 2010年3月1日 鳳凰隧道監控量測實施方案 非接觸量測方法 1 概述 傳統的隧道監控量測方法,周邊位移一般採用鋼尺式收斂計進行觀測,拱頂下沉一般採用水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