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基礎知識總結

2021-10-31 16:29:04 字數 2833 閱讀 3312

一、物質的量

1.物質的量

(1)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數=0.012 kg一種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數=6.02×1023

(3)阿伏加德羅常數:6.02×1023 mol-1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na)。

(4)物質的量(n)、阿伏加德羅常數(na)與微粒數(n)之間的關係:n = 。

2.摩爾質量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做摩爾質量(m),單位為gmol-1。

(2)物質的摩爾質量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分子/原子質量。

(3)物質的量(n)、物質的質量(m)和物質的摩爾質量之間的關係:n = 。

3.氣體摩爾體積

(1)定義: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vm),單位為lmol-1。

(2)標準狀況下,vm≈22.4 lmol-1。

(3)物質的量(n)、氣體的體積(v)和氣體摩爾體積(vm)之間的關係:n = 。

4.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cb),單位為moll-1 。

(2)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溶質b的物質的量(n)、溶液的體積(v)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b)之間的關係:n = cbv 。

(3)容量瓶:常用於配製一定體積、濃度準確的溶液。

二、膠體

1.定義: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於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

2.溶液、濁液、膠體的本質區別: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達爾現象: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觀察到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稱為丁達爾現象。

4.丁達爾現象可用於檢驗溶液和膠體。

5.聚沉:膠體形成沉澱析出的現象稱為聚沉。

6.引起膠體聚沉的條件:加入可溶性鹽、加熱、攪拌等。

三、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裡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稱為電解質。

2.酸、鹼、鹽是電解質;其它化合物為非電解質。

3.離子反應:有離子參與的反應稱為離子反應。

4.將化學方程式改寫為離子方程式時,可溶性的酸鹼鹽要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物質不改寫。

四、氧化還原反應

1.定義:在反應過程中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2.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電子轉移。

3.化合價公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本身作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本身作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結構

1.對乙個原子來說: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3.一般用符號a zx表示乙個質量數為a、質子數為z的原子。

4.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稱為核素。

六、元素週期律

1.元素週期律: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週期性變化,這個規律叫做元素週期律。

2.元素週期律是由門捷列夫發現的。

3.原子、離子等粒子的半徑大小比較: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若電子層數相等,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

4.最高化合價=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最高化合價+∣最低化合價∣=8 。

5.在元素週期表中,行稱為週期,列稱為族。

6.最外層電子數=週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序數。

7.同週期從左向右,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

同主族從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8.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越強,最**氧化物的水化物鹼性越強;

元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越強,最**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

七、化學鍵

1.定義:相鄰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稱為化學鍵。

2.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形成的化學鍵,叫做共價鍵。

3.離子鍵: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

4.金屬元素原子與非金屬元素原子間形成離子鍵,非金屬元素原子間形成共價鍵。

5.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稱為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稱為共價化合物。

6.反應物生成物 e1>e2 反應吸收能量;e17.常見的放熱反應有燃燒反應、中和反應、金屬和酸的反應;

吸熱反應有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固體反應。

八、化學反應速率

1.定義:化學反應速率指的是單位時間裡反應物濃度或生成物濃度的變化:v = 。

2.決定化學反應速率大小的因素:物質本身的性質。

3.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增加反應物濃度、公升高溫度、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使用催化劑等。

九、化學平衡

1.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這種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

2.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

3.化學平衡的移動:當條件改變時,原來的化學平衡將被破壞,並在新的條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學平衡。

十、原電池

1.定義:原電池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

2.形成原電池的條件:活動性不同的電極;電解質溶液;氧化還原反應;閉合迴路。

3.負極——較活潑金屬——失去電子(被氧化);

正極——較不活潑導體——得到電子(被還原)。

4.銅、鋅、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反應方程式:

負極:zn – 2e- = zn2+;正極:2h+ + 2e- = h2↑;總反應:zn + 2h+ = zn2+ + h2↑ 。

十一、無機物

1.無機物

2.化學反應

十二、有機物

1.有機物

2.化學反應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集合

一 選擇題 1 下面給出的四類物件中,構成集合的是 a 某班個子較高的同學 b 長壽的人 c 的近似值 d 倒數等於它本身的數 2 平面直角座標系內所有第二象限的點組成的集合是 a b c.d.3 設集合,則 a b c d 4 已知集合等於 abc d 5 給出下列五個命題 其中錯誤的是 a b ...

2023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化學模擬試題 二

第 卷 選擇題共60分 一 選擇題 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每小題只有乙個選項符合題意 1.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劑b 矽膠可作袋裝食品的乾燥劑 c 生石灰可作食品的抗氧化劑d 氫氧化鋁可作胃酸的中和劑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

2023年廣西高中化學學業水平考試複習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一 物質的量 1 物質的量 1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 mol 2 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數 0.012 kg一種碳原子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數 6.02 1023 3 阿伏加德羅常數 6.02 1023 mol 1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na 4 物質的量 n 阿伏加德羅常數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