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課題實施方案

2021-12-26 03:21:23 字數 2592 閱讀 6284

識圖能力的培養課題實施方案

孝義市第九中學七年級生物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生物圖形是生物知識的載體之一,是生物教學的第二語言。識圖能力是學習生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夠熟練準確地識圖用圖,對生物學習乃至終身發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物識圖能力是學好生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識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如何利用現有多**、實物投影儀等教學儀器,直觀展示手段,使學生養成自覺運用生物圖形理解問題的能力。在現有條件下「引導學生學會生物識圖、用圖和快速提取相關生物資訊」是研究的重點,力爭在課堂教學中探索出一條促進大多數初中生生物識圖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是生物學習的關鍵。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生物教學中,通過識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以點帶面,一圖帶動全文的學習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落實課程標準,幫助學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掌握基本的和基礎的知識與技能,促進他們將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實踐知識與書本知識、學科知識以及知識與技能的有機結合。建立反映各自特點和有利於未來發展的知識結構與技能結構;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和判斷識圖的過程中初步形成自主性的學習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研究選定的研究範圍為七年級生物教材第四單元中所有出現的圖形。

1、圖形中的內容,多是學生沒有接觸的理性知識,圖形教學須從形象的、感性的具體事物入手,以學生已有知識作鋪墊,採用啟發式,通過教師講解圖形,學生識圖、分析、歸納、判斷等思維活動,完成從直觀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這一認識過程,獲取新的知識。

2、圖形教學要結合學生生活、社會和知識水平的實際,注意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過高,否則會適得其反。

3、新課改教材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內涵,是對學生進**感教育的好材料。這一特點從圖形上得以充分顯示。教學中要強化圖形的德育功能,幫助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認識觀、環境觀,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課題組經研討後,具體分工如下:

第一、二章由劉曉靜老師負責整理、提煉圖形資訊。

第三、四章由張麗老師負責整理、提煉圖形資訊。

第五、六章由孫江濤老師負責整理、提煉圖形資訊。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與方法

(一)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擬在一年內完成,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1.4.30~5.15)

組內成員商討、確定課題名稱,填寫課題申請,制定課題計畫,落實人員分工,組織人員收集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庫,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 ①前期分析階段(2011.

5.16~6.1):

對學生進行圖形學習現狀的問卷調查,並進行樣本分析,為今後的對策研究提供了事實依據。 ②教學實施階段(2011.6.

2~11.15):按照不同時期的教學現狀,通過多方面具體操作形成培養學生能力的體系,並探索學生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徑。

具體做課安排:

2011.6.6~6.10由劉曉靜老師負責第

一、二章的圖形整理並上一節針對性複習課;

2011.6.13~6.17 由張麗老師負責第

三、四章的圖形整理並上一節針對性複習課;

2011.6.20~6.24 由孫江濤老師負責第

五、六章的圖形整理並上一節針對性複習課。

複習課可以設計成以下四個環節:先展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畫黑板略圖,讓學生自己在板圖上指出所學的生物學相關內容,通過直觀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說圖。利用板圖,教師進行細緻地講解。比如在講血液迴圈時,通過板圖讓學生說出體迴圈、肺迴圈的路線、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或分離的部位以及血液性質的變化等,進一步加深印象。

三繪圖。當圖形在學生的大腦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後,再讓學生獨立繪圖,並進行相互展示比較,讓學生自己選出最佳「作品」,這樣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達到熟練程度。四設計。

通過設計相關識圖題檢測學生當堂掌握效果,力爭90%的同學對本節課的識圖內容達標。

第三階段(2011.11.16~12.16)課題結題階段:進行各類教學素材分類和收集整理,進行整理分析,撰寫結題報告,等待專家進行課題鑑定。

(二)研究方法

1、資料文獻法:收集整理相關理論,借鑑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導課題研究;組織教師學習討論。

2、調查法:採用問卷調查、師生座談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學生在識圖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

3、課堂行動研究法:將**出的有效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實踐檢驗研究效果,不斷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使課題研究方案不斷完善。

五、課題組成員

課題負責人: 孫江濤

組員: 劉曉靜、 張麗

六、預期研究成果

1、經過多次的**,結合教師的教學經歷,總結出一套提高學生識圖能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形成一種圖形思維定向,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使學生掌握識圖基本程式,培養學生識圖技能。養成用圖習慣,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2、要利用「一圖多思、多圖並用」,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歸納思維的能力。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思維程度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3、訓練學生繪圖製表、缺圖補圖的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從而達到強化學生圖形意識的目的。

4、教師在研究過程中,注意自身生物圖形能力的提高,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課題研究的帶動,老師的**、板圖能力及製作多**課件能力進一步提高。

以上成果將以階段性反思報告,全面總結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體會、經驗和成果。撰寫課題結題報告,推廣研究成果。

生物課題研究報告

生物識圖能力的培養小課題研究報告 一 課題背景 生物圖形是生物知識的載體之一,是生物教學的第二語言。識圖能力是學習生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夠熟練準確地識圖用圖,對生物學習乃至終身發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物識圖能力是學好生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識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我們農村中學教...

課題實施方案

中職教學中構建學導型思辨課堂模式的研究 高碑店市中職教學模式課題組高麗紅 中職教學中構建學導型思辨課堂模式的研究 高碑店市中職教學模式課題組長高麗紅 一 課題的提出 為探索輕負擔 高質量 低耗時 高效益的課堂教學模式,我們根據 依標施教,以學定教,先學後導,問題評價 的教學理念,構建學導型思辨課堂教...

課題實施方案

一 課題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鄉鎮小學,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寫作常出現語句不通,語序顛倒 語句平淡無味,不會用好詞佳句等現象。而農村孩子見世面少,基本生活就是家和學校 兩點一線 社交範圍小,缺乏生活經驗,缺少生活素材。因此,一提到寫作文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更是為選材煞費苦心。而老師也教得費力,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