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2021-12-31 23:29:24 字數 867 閱讀 3642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與交流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通過實驗我們認識到,要達到上述目標,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習,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要使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學習,教師首先要學會合作交流學習,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與技巧。新課程的啟動,學習方式的變化,呼喚著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數學課堂合作與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是參與課堂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

因此,教師在學生合作與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要變換自己的身份,時而是乙個促進者,時而是乙個合作者,時而是乙個幫助者,時而是乙個激勵者。在學生開展合作與交流的時候,教師的角色是乙個促進者和合作者,有時也根據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當指導者。這時,教師需要觀察小組的活動情況,包括學生個人的參與情況,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情況;需要深入到小組中,了解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分析他們的解法,及時發現他們的失誤,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矯正,並能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優化組合,強化合作

合作交流小組的成員的搭配應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能力、性別、興趣愛好、家庭背景進行。一般4——6人一組,盡量保證乙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能夠相互取長補短,使組內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即遵循「組內異質」原則,形成互補,從而使小組活動有更多、更豐富的資訊輸入輸出,可以激發更多的觀點,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組建好的合作交流學習小組間力求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體現「組間同質」的原則。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作者 楊寶柱 軟體 教育現代化 2015年第03期 小組合作學習 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與交流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通過實...

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作者 章秋梅 學週刊 上旬刊 2014年第06期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我們面臨著如何在每週有限的兩節課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再加上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是開卷考,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一定的改變,特別是部分學生認為開卷不要讀 不要背。如何解決這兩種現狀?我認為,小組合作學...

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一 合作學習的目的 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形式,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1 體現教學認識的社會性的要求 2 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社會適應性 3 在合作交流中發展學生主體性 二 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表現 1 傾聽 尊重 信任 2 交流 理解 溝通 3 協作 互助 競爭 4 分享 體驗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