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實習之創新藝術心得

2022-01-02 19:09:08 字數 4170 閱讀 6463

文學院06級2班 200602140217 陳婷婷

我們學過不少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也進行過充分的試講訓練,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我們一直以來都十分注重語文教學的創新。然而,「實踐出真知」,這話一點也不錯。直到通過教育實習,才真正體會到真實的語文課堂需要怎樣去創新。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語文課程教學也越顯開放且富有創新活力。創新能力是乙個民族的靈魂,是乙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創新是身為教師理應追求的教學理想,沒有創新,也就不可能有進步和發展。創新之於教師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它能打破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在破舊立新中帶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氣象、新局面。

因此,培養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意識和勇於創新的精神,積極推動教育創新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將成為本世紀教育和發展的主旋律。

創新教育是培養創新素質的教育,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如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如懷疑精神、開拓精神)、創新個性(如好奇心、興趣等),簡而言之,就是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說別人沒說過的話,發表有新意的見解。進行創新教育,就是要變傳統教學為創新性教學。我們知道,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

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既然如此,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就理應從改變自身的角色做起,將課堂教學的方法不斷更新,以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一、語文教師要更新角色

語文課堂教學其實是師生各自人生中一段重要經歷。它的***壞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今後多方面的發展與成長,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每乙個熱愛學生、注重自身價值的教師都應該有感情的進行課堂教學。師者要認真面對自己,更要認真的去面對學生,要充滿激情地上好每一節課,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語文教師觀念的創新

創新的課堂教學不應是以最求少數尖子學生的高分和公升學率為目標,而是在開發全體學生的創新的潛能、潛質。在課堂盛行的講授法,對學生發言的貶斥性評價,考試中不能點滴移動的所謂「標準答案」等都是成為教學過程異化師生關係的因素,禁錮學生創新思維的沉重枷鎖,這些必須在教師觀念深處得到根本矯正。教師應當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合作**的精神。

教師除了參與學生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制訂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引導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將學生的「自主」與語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已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與有效。

(二)語文教師能力的創新

傳統的語文教學偏重於知識的積累,創新的語文課堂教學則注重開發創造力,對教師的要求必然具備獨特的創造力。教師應從發展學生創新思想這一戰略高度出發,將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機地滲透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以獲得教育實踐的新穎性和高效率。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群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要改變過去語文教學重知識傳授輕實踐活動的弊端,就必須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

為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教師就應當用創新性的思維,將所有資源充分利用,改變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從學生求知創新的促使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場出發,通過引導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適當有意識的留出空間空白,讓學生充分的考慮、質疑等自主活動去予以填補。特級魏書生就是這樣做的,他的教育教學工作乃至領導管理工作,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時時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給人以茅塞頓開的驚喜。他敢於陳舊的教育教學方法宣戰善於把新的空氣引進課堂,善於將嶄新的教育理念送進教育工作者的心田,為工作在教育戰線的語文教師提供了新的理念。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銳意開拓,不受傳統思維和教學模式的束縛,用新異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目的。傳統的講授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常規**」並非毫無價值,但應在新觀念指導下,諸如新的內涵,教學方法應把握兩點:引導學生「好學」比「學好」更重要,「會學」比「學會」更重要。

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激趣法

激趣法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創新意識的方法。好奇心即創新的動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特別要調動學生在新的經驗與原有的理論概念發生矛盾時產生的好奇心。老師應善於發現、挖掘教材中可以點燃學生好奇心的因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2023年7月舉辦的第五屆「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上,來自濟寧學院附中的朱則光老師執教的語文版第九冊的課文《家》這課堂上,「同學們最想聽誰朗讀?」這句話給評委和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課後的專家評點中,特級教師楊東俊老師說了這樣一番話:

「朱老師在要一位同學讀課文的時候,不是像某些老師那樣說:『我們班誰讀得最好?』而是說:

『同學們最想聽誰朗讀?』,同樣的話換一種說法,體現的是教師對學生人文化的關懷。有的評委認為,這句話鼓勵了乙個學生,抬舉了全班學生。

」這就是一種思維角度的創新,激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

(二)質疑法

質疑是語文學習的起點,古語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質疑又是語文學習的進步,「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朱熹曾說:「讀書無疑需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人們往往由於有疑始而悟出問題,由問題進而進行**,由**而甄別和消除疑問,發現和獲得真理性的知識,因此「有疑是覺悟之機。」質疑,釋疑的過程就是創新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過程。通過置疑,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自疑自答,即培養學生學會提問題,善於提問題,勇於提問題,創造性地提問題,培養學生不但能提出問題,還要能獨立解決問題,尤其要培養學生在諸多問題中發現新的聯絡,尋找新的突破口。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語文教師要尊重與眾不同的疑問和標新立異的觀點。此外,教師要教育學生改掉怕丟掉面子而不敢質疑的思想,要不怕犯錯誤,懷疑錯了,問錯了並不是壞事;另一方面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質疑提問的積極性,只要言之有理,都應予以鼓勵。

(三)聯想法

語文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聯想力及頓悟能力,讓學生在聯想中迸發出智慧型的火花。教學中,教師應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發展聯想力的練習。在語文課堂教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非常重要。

世上萬事,個有差異,今天無關的事物,不一定永遠無關,美國園藝師恩德曼善於聯想,培植出了帶有酒味的西瓜。如果把世上的各種事物連在一起考慮,通過我們的想象和聯想,就會從中捕捉到新的疑點。在聯想時,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事物組織在一起,形成乙個新的整體,就會有新的發現。

驗鈔機和筆雖然是屬於不相同的事物,但重新組合的結果就反明了驗鈔筆。在語文學習中,如果把一些不相同的事物重新組合,學生也會捕捉到新的疑點。如《蘇州園林》一文中,作者寫到「花開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便可引導學生聯想到「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詩句;《故鄉》一文中寫到「我」回故鄉的感覺,可使學生聯想到「到鄉翻似爛柯人」的詩句;《我的叔叔于勒》學完後,讓學生聯想于勒變富後與「我」家人再次相見的情景;《皇帝的新裝》學完後,讓學生模擬自編童話劇等。

他們會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聯想的意識。

(四)討論法

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應從直線往復的單向型轉變為網路式輻射型,也就是把教師單向灌輸知識關轉變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項交流、開放的教學形式。這種方法就是合作法,是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互相學習、勇於發表見解的有效途徑。特級教師李鎮西說過,對話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師生關係。

他強調了語文課堂教學中討論也就是對話的重要性。如在教授《天淨沙秋思》的時候,學生提出「小橋流水人家」是溫馨的快樂的景象,看不出作者的哀傷。這時就會有很多同學產生相同的疑問,這時候教師不要急著給予回答,可以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體味作者的處境和心情,可能就會有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學生爭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再提供一些相類似的詩句,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在古典詩歌中這是一種寫法,讓學生在分辨中得到正確的認識,這時教師再教給學生古詩中「以樂景寫哀情」的表現手法,學生就可以很好的掌握這個知識點了。

由此可以看到,討論法在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新世紀是知識創新的世紀,創新能力是個人乃至乙個民族綜合素質的最好體現。在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教師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才能使得語文這門有生命的學科,充滿新意、充滿靈性以及充滿快樂;使得師生在共同討論交流中,得到精神歡歌,得到心靈的愉悅。

語文教育實習簡訊

比教學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在學校裡,班主任就是學生的第一監護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瑣碎。一名真正盡職盡責的班主任,在學生身上下的功夫比學生的父母還要多。我覺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終要堅持 乙個標準 就是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後進生應使用同乙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

小學語文教育實習總結

9月伊始,我來到我兒時的母校開始為期一年的實習工作。光陰似箭,實習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快要結束了!回轉身一看,這一段時間我過得充實 有意義。在實習期間,我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和觀察,深切地感覺到 做乙個小學老師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不過與此同時,我也深深地覺得兒童是真可愛 真單純。與他們相處多了,真的...

小學語文教育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通過教育實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初步掌握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和方法。了解現今小學生和教育的現狀。實習單位為重慶市豐都縣龍河鎮中心校,班級為三年級二班。二 實習內容 1 語文教學 課堂教學,包括備課 上課 修改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