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一百條議》讀後感

2022-02-14 06:05:41 字數 1218 閱讀 1432

教師必須首先是乙個完整的人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有感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乍看了一眼標題,感覺很驚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過師範的人應該都被導師推薦過這本書,這可是我在大學時一直想讀而未得的一本書啊!這次陰差陽錯終於有機會可以見識一下導師口中它的厲害了。可是驚喜勁兒一過,定睛一看,這並不是蘇霍姆林斯基的那本《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啊。

在「建議」前面加了個「新」字,署名是乙個不曾聽過的中文名,我心想這一定是盜版,讀書的興致便也去了一大半,一直擱置著,直到開學前想起這個必須完成的作業,才打算翻開一閱,沒想到獲益良多。

看了扉頁上鄭傑的個人簡介:「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中學高階教師,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讀書成材標兵。」於我來講,他的各類頭銜都不如乙個「另類校長」來的吸引人,我決定無論如何都得領教一下他是怎樣的「另類」。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這是寫在序裡的第一句話,這句話已經讓我開始願意讀這本書了,心裡的警惕與懷疑放下了大半。正如序中鄭傑說的,無論認可與否,我已經開始受他的影響了。

記得曾看到過一句話:一本書給你的收益就在於你合上書之後腦中留下的那些東西。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我腦中一直盤旋著鄭傑的那句「教師作為乙個完整的人」。

我想這便是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條建議」和這「一百條新建議」的不同之處,前者著眼於「被教育者」,著力於指導教師怎樣教學生,根據學生年齡、性格、性別等等的不同因材因時因事執教;而後者著眼於教師本身,致力於使教師首先成為乙個完整的人。

乙個人最大的幸福之一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普及、教師的稀缺,執教的教育者肩負的壓力越來越大。

有的學校苦心於抓成績,有的則忙於改革,教師則成了最終的實踐者,為了抓成績而抓成績,為了改革而改革,逐漸失去自己思考的時間和能力。

教育者本身就該是乙個思考者,而不僅僅是乙個跟隨者。鄭傑作為乙個校長,不給教師提要求、提命令,他選擇了給教師提建議,這是對教育者最基本的尊重,更是對教育的尊重。他「不習慣於聽或者說那些永遠『正確的廢話』」,並不喜歡當乙個說教者,而更希望當乙個真正的教育者。

至此,我也終於能夠理解這個校長的「另類」之處並對其刮目相看了。

興趣盎然地讀完了整本書,使我對教師的定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只有教育者首先成為乙個完整的人,學會自己思考,不人云亦云,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才能有可能成為乙個好的教育者。

我想,隨著執教經驗的增加,我會從鄭傑的這本書中讀出更多的感觸吧。

《給教師的一百條議》讀後感

作為教師,既然我們已經幹了這一行,就要熱愛它,從中尋找讓我們快樂的一點一滴。每天抱怨,應付工作,只能讓我們自己沉浸在自己製造的愁苦氛圍內不能自拔,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事業發展,何苦呢?服務於公益民生是莫大的榮耀 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為當教師尋找充足的理由 讓自己成為稀缺資源 成為名師,為什...

給教師的一百條議讀後感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 讀後感感 雙蘇學校趙小菊 讀了鄭傑校長給教師們寫的 一百條新建議 後,我感觸頗深。鄭校長語重心長的一番話,道出了我們廣大教師心中長期滯留的種種困惑。翻開當今教育的新篇章,各種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因此教師應該要與時俱進,不進則退。現代教育提出了 終身學習 的觀念,教師要求學生...

《給教師的一百條議》讀後感

給快樂找個理由 2008 8 12固始縣教育體育局 讀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 感想 外語組 張麗華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 作者 鄭傑,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中學高階教師,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讀書成材標兵。近年來,他致力於學校重建,在北郊學校嘗試建設現代學校文化的改革,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