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面試官談 最反感的學生 上

2022-02-14 07:49:18 字數 1540 閱讀 1898

普林斯頓面試官表示:大部分中國學生很難讓她記住,有些甚至讓她反感:特別是那些極力證明自己很厲害的,和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幹什麼的。

14年,普林斯頓大學在中國區的錄取創下新低,北京地區錄取率不足3%,僅為全球錄取率的一半。硬體條件達標的中國「學霸」們大多「折」在了面試上。

nini suet,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區校友面試委員會的北京總負責人,對於申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面試關,她有諸多心得不吝分享。

「面試官扮演的角色不能說不重要,但也不能說非常重要」,nini說。

不像國內大學會給評分因素設定權重,美國的學校不設定固定的招生比率,他們選擇學生「沒有乙個formula(準則)」可言。

在這樣的招生氛圍中,面試官起到的作用是給申請者和校方雙向了解的機會。一方面,考察申請者的個人表現,「過濾一些完全不符合學校標準的學生」,他們「在我們這裡就被卡掉了」;另一方面,通過分享自身的在校經歷,面試官給學生提供考察校方的機會,助其做出明智的選擇。

面試結束後,面試官通常會針對申請者的表現寫報告。報告是體現面試官重要性的地方,它一般會述及對申請者的評估意見,然後「根據學校給的一些要求去回答問題,最後做出乙個決定—到底這個人是非常好,還是ok,或者是不行。」當招生辦公室查閱學生的申請材料時,報告會是個有效的參考。

北京錄取率不足3%

常青藤名校的一大特點是低錄取率,普林斯頓亦是如此。nini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組資料:2023年,普林斯頓針對全球的新生錄取率是7.

28%;至於中國區,總體尚未統計,區域性來看,「北京,錄取率不足3%;廣東地區,今年錄取率為0」。

北京、廣東兩地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錄取率,證明了中國學生名校申請競爭的慘烈,即便是擁有良好教育資源的一線城市孩子,亦很難叩開普林的大門。

普林斯頓的招生門檻,據nini所述,與其他的藤校差不太多。除了作為基礎入門條件的良好成績,那些擁有「發自內心的興趣點」及持之以恆的韌性、具備定位清晰的自我認知等可貴品質的人,往往更易得到藤校的認可。

一些中國學生參加一些活動或做一些事情,並非出於個人興趣,更多是為了拿到offer。nini談到,「這樣的中國孩子見得太多了,去乙個什麼鄉下,假裝是做義工呆乙個學期才回來。你聽他講故事,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這種東西是編不出來的,你永遠不可能用一次兩次這種經歷掩蓋過去。你參與的活動必須是自己喜歡的,是否是發自內心的興趣,面試官很容易從對話中感覺出來。」

缺乏自我認知,是大多數中國學生的通病,也是多數申請者被普林拒之門外的要因。

nini提到,藤校青睞的是給學校和社會帶來貢獻的學生,「學校為什麼要收你?它不是乙個慈善機構,你來這邊是要給學校做貢獻來的,那麼你的貢獻點在**?」很多中國學生缺乏對自己的清晰認識,不懂得自己可以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他們不了解自己的長處在**,不會運用自己的長處,更不會去想以後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成為什麼樣的人。

對自己、對社會沒有任何概念,「這樣的人是絕對不可能被錄取的」。nini進而解釋,「普林收的孩子必須都是希望其利用自己的一些優勢來為社會和學校做貢獻的人。這個貢獻是什麼?

其實,不需要很明確說以後要成為乙個科學家或其他,但是你一定要有這個方向。這一定是你的乙個目標,就是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你不能僅僅只是索取,你要學會給予。這是乙個特別重要的點,是我們非常非常看重的品質。」

面試官反感的五大離職理由

還記得上次分享的 面試時會遇到哪些怪異問題?嗎?其中第七條 先前工作的辭職原因 便是面試時求職者難於回答的問題,乙個答不好那就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面試官根據你在面試時的表現決定你的去留,也就是如果你回答的不好便是要慘遭淘汰了。現在,讓我告訴你關於哪些是面試官所不喜的 離職理由 吧,吸取一下教訓,防患...

面試官最討厭的幾種行為

面試主考官的印象直接關係到你能不能面試成功,那麼哪些是面試主考官最討厭的行為呢?面試主考官最討厭的行為有如下幾種 1 面試時遲到,而且稱自己遲到是因為別人指錯了方向。2 不修邊幅或者著裝不當。坐姿懶散,與主持面試的人不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3 說其他同型別公司的壞話。4 沒有能將自己的能力與雇主的需求...

面試官最討厭聽到的言辭

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跳槽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一旦覺得對目前的職位薪酬不滿意 與公司同事之間有了矛盾,便會迫不及待地想要辭職跳槽。正因為這些新人的職場經歷太少,經驗不足,因此常常犯了面試技巧中的幾大禁區。no.1 對上份工作不感興趣 職業興趣不符 爛番茄指數 對上份工作不感興趣 以 絕對優勢 遙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