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 50的習慣養成

2022-03-19 07:45:14 字數 647 閱讀 6679

習慣的形成不容易,讓習慣內化形成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傾向更是需要訓練的,而且需要持之以恆。要養成的習慣不一樣,每乙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刻苦程度不一樣,所用的時間也不一樣。培養習慣重在乙個月,關鍵在前三天,成功在90天。

然而我們培養學生的習慣卻成了一壺燒不開的水——水的沸點是100℃,可我們的習慣養成往往在50℃左右就停下來了。例如當孩子剛開始能夠自覺地在吃東西前洗手了,就以為習慣養成了。事實上,這絕不是習慣的真正養成。

這時只是對吃東西前洗手這種習慣的認知教育,還沒有行為習慣的培養,只能算是前50℃的習慣養成。孩子越小,自制力越低,養成的吃東西前洗手的習慣也很容易不再堅持。如果我們不反覆培養孩子的這種習慣,前50℃的教育成果也很快會消失。

當抓住孩子偶然出現的不洗手就吃東西情況,對孩子深入的引導和反覆訓練這才是習慣養成的後50℃。這樣的反覆抓,抓反覆中,幫助孩子堅持好的行為,好行為堅持的越久,好習慣就會越牢。

現在很多家長、老師對孩子的習慣養成都是口頭上說得多,做得少,只有認知習慣培養而沒有行為習慣訓練,直接導致行知脫節。我們不光要告訴孩子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的,還要經過反覆訓練,使知和行結合,促進習慣的養成。

古人云:「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習慣培養雖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卻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它是德育的「質」的指標。要燒開習慣這壺水,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

教育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一 9個學習好習慣 提前預習 專心聽講 愛提問題 及時改錯 查尋資料 不磨蹭 仔細審題 勤於動筆 認真書寫 二 9個做人好習慣 心態積極 孝敬老人 勤儉節約 持之以恆 充滿自信 守時惜時 誠實可信 不給別人添麻煩 善待他人 三 9個禮貌好習慣 進別人的房間要敲門 使用禮貌用語 用雙手接遞長輩的東西 ...

教育隨筆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常規

俗話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本期開學以來,我們強調最多的就是要求各班教師要嚴格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例如,在生活方面,喝水 端飯要養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吃飯睡覺時要安靜 上廁所大小便要入廁,飯前便後要洗手 在家要早睡早起 要學會禮貌,每天入園時要向老師問好,離園時跟老師說再見等。在教學方面,要求安靜的...

小學教育重在養成習慣

雷村學校石曉彤 期中考試過去了,又到了總結表彰的時間,回想到前一階段,好幾位家長都在路上給我說,下面的幼兒園都教給孩子多少知識,我們的孩子倒是沒他們學的多。我笑著問他們孩子在那裡會畫畫 會摺紙 會唱歌跳舞嗎?安全知識 文明禮儀學了多少,他們聽了反而說學那幹什麼?也有低年級的家長給我說,她們不知怎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