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

2022-04-11 19:32:59 字數 1068 閱讀 1105

隨著有關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深化,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諸如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對人的智力開發和人的成長所發揮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始終在不斷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徑。儘管如此,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比如,在小學資訊科技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問題,就尚未引起充分重視。筆者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不僅是因為學習資訊科技課程和提高該課程的學習質量,需要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參與,而且還在於,資訊科技是人類通用智力工具,它在培養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特別有效的作用。

所謂「用電腦來開發人腦」,就包括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提高。事實上,正是由於忽視了資訊科技課程的這一作用,已使得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效益受到一些影響。那麼,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培養非智力因素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層次性,激發學習熱情和動機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認識就快;如果毫無興趣,認識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一般說來,對他們學習興趣起主導作用的是直接興趣,作用時間也較長。教師應幫助他們形成直接興趣,並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適時地幫助他們把直接興趣轉化為間接興趣。

相對而言,在資訊科技課程中,學生往往對直接接觸資訊科技興趣很大,願意動手操作;而對於學習資訊科技原理,興趣就小多了。有鑑於此,不妨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機器來學習新知識。這樣,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在資訊科技課的學習中就會感到輕鬆、愉快,並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內容上,也應力求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階段,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有意識地介紹一些遊戲軟體、工具軟體、優秀的輔助教學軟體和作圖方法等,讓他們在比較輕鬆的學習情境中了解資訊科技知識,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操作程式。

事實上,在一些小學校中,資訊科技教學缺乏明確的目的,課程內容的安排不適宜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沒能體現出與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區別,如開設程式設計教學等。這就使得不少學生對資訊科技課望而生畏,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這種狀況亟待改變。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學階段亦應避免簡單化的教學傾向。在小學階段,如果僅僅進行文字輸入的教學和趣味程式的設計,也會使學生感到」不解渴」而喪失學習興趣。為此,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的深度,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析疑解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穩定和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關鍵詞 創造力 創造意識 資訊科技 創造教育環境 在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才的創造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該明白開設資訊科技這門課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的資訊化,實施素質教育。中小學資訊科技教學培養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增強資訊...

資訊科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摘要 資訊科技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培養學生學習和利用現代資訊科技獲取資訊 分析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我們應根據這門課的特點,通過各種適當的教學方法,利用盡可能利用的軟硬體資源,讓學生獲得適應資訊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關鍵詞 資訊科技創新能力情境 根據資訊科技課的特點以及時代...

在資訊科技課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不少任資訊科技課的教師都發現,學生往往在開始學習資訊科技課時興趣很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資訊科技課的神秘感逐漸消失,興趣也逐步降低,那是為什麼呢?興趣是創造乙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採用愉悅 有趣的教學形式,比如 遊戲 實驗 講故事 一段 動畫等,讓學生動手 動耳 動口 動腦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