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如何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水平

2022-05-01 11:21:02 字數 882 閱讀 7572

作者:東軍

**:《速讀·上旬》2023年第11期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現狀、教學定位和教學條件,**適合現階段教學特點的教學設計模式和實施過程。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設計

當今,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廣大一線教師要認真研究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 改進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和核心課程教學內容,研製豐富的教學案例,不斷學習,勇於實踐,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水平,為國家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一、課程基本資訊

《大學計算機基礎》總學時為64學時,其中課堂教學32學時,上機實驗32學時。授課物件為全校非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和專科生,課程類別為公共基礎課,先修課程是高中資訊科技課程。

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首先,學生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輕基礎」的現象。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不願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學習,認為會用計算機上網、娛樂就可以了。

其次,我校《大學計算機基礎》只對本科和專科進行不同教學內容的安排,沒有針對不同的專業的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材缺乏解決專業問題的案例,學生很少學到與本專業有關的計算機知識。最後,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上學生的基礎差異也很大。

很多學生對計算機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他們高中就學習了《計算機基礎》這門課,並且內容有很多與大學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重複。而一些落後地區的學生還基本上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這樣就造成了入學時,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

三、教學定位分析

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大學教育的基本內容,計算機不僅是一種工具,而且計算機學科還有一種獨特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應把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

如何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訓效果

摘要 大學計算機基礎 作為一門通用性 基礎性和實踐性基礎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現代資訊科技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其他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改革教學內容 改革實訓教學方法 開闢第二課堂 改革評價體系等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實訓效果。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基礎 實訓效果 實踐教學 0 前言 ...

計算機基礎課

1.頁面設定 執行 檔案 頁面設定 命令,開啟 頁面設定 對話方塊。1.1.設定頁邊距 在 頁面設定 對話方塊的 頁邊距 選項卡中設定上下左右邊距 頁首頁尾位置。1.2.設定紙張型別 在 頁面設定 對話方塊的 紙型 選項卡中設定紙型 a4 b5 自定義,紙張方向 橫向 縱向等。紙型為 自定義 時,直...

論如何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效果

摘要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性很強的課程,作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最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和能力能否在他身上有效內化為素質。基礎的知識是創新的基礎,沒有堅實的基礎知識作支撐,最終只能流於空想。本文主要結合高職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內容和重要性,分析如何提高高職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效果。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