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欣賞與製作

2022-05-01 23:15:03 字數 2699 閱讀 5857

紋片形狀有冰裂紋、流水紋、魚子紋、百圾碎等,以冰裂鱔血紋為上,梅花片,墨紋片次之。這種瓷器的底足部為鐵褐色,口部隱呈紫色,稱為「紫口鐵足」。典型的官窯器,坯體的厚度僅為釉層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

釉層中還攢聚著的重要特徵之一。

官窯器物除了碗、盤、瓶、洗、滬外,仿商、周、秦、漢銅器及玉器者甚多,這是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復古風氣的影響。這類仿古器物是宮廷的陳設和觀賞品。由於脩內司官窯迄今尚未發現窯址,有的古陶瓷學家認為,傳世哥窯就是南宋脩內司官窯產品,這一論斷有待於進一步證實。

3 中國鈞窯

官鈞窯,燒製各式花盆、奩、鼓釘洗等陳設用瓷,用來盛裝精美的花木竹石,可謂相得益彰。器物底部都刻以數字,以示器物大小,或使盆和託對號入座,不致相混。官鈞窯生產規模小,燒造時間也短,隨著宋朝廷的南遷而衰敗。

鈞窯用的是一種乳濁釉,釉的著色劑主要是銅元素。當時燒成技術較為熟練。然而,銅紅釉對溫度和燒成時窯內氣氛十分敏感,稍一偏離就得不到正常的紅色,這種「窯變」卻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故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之說。

由於釉閽詬稍鍤被蟶粘沙跗詵⑸乾裂,後在高溫階段釉料流動填補空隙,形成了如同「蚯蚓走泥」般的紋痕,這種缺陷美也是在鑑別時的重要依據。

鈞瓷的傳世品以尊、爐、瓶、洗、花盆、盆託居多。

4 中國定窯

定瓷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河北省曲陽縣,由於宋時屬定州而得名。

《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於下白。」以燒造白瓷著名的定窯瓷器質地潔白細膩,造型規整而纖巧。裝飾以風格典雅的白釉刻、劃花和印花為主,此外尚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北宋早期定窯刻花的構圖,紋樣簡單,以重蓮瓣紋居多, 仿似淺浮雕,十分優美。北宋中晚期的刻花更趨精妙,用單齒、雙齒、梳篦狀工具, 刻劃出各種線條構成的物象,生動自然,富有立體感。裝飾圖案有花卉、禽鳥、去龍、游魚、嬰戲等。

定瓷的紋飾布局嚴謹、線條清晰,常見器型有碗、盤、瓶、罐、 爐、枕、壺等。在已發現的定窯瓷器上,有的還刻有「官」、「新官」、「奉華」、「禁苑」等字樣,說明當時有一部分定窯白瓷已供宮廷使用。

5 中國哥窯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據史料記載,浙江龍泉南宋時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為業,各主一窯,兄所主之窯名哥窯,弟窯亦稱龍泉窯。

哥窯瓷器的特點是裡外披釉,均勻光潔,晶瑩滋潤,不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輪廓亦柔和流暢。屬於青瓷系的哥窯器,以釉色取勝。鑑定哥窯瓷主要從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著眼。

它的胎質呈黑色,細膩、堅實。釉面渾厚滋潤,釉面開有大小紋片。器物以瓶、爐、洗、碗、罐為主。

傳世哥窯瓷器以仿古代青銅器造型的器物為主。如魚耳爐、乳釘五足爐、膽式瓶、八方穿帶瓶、弦紋瓶等,也有盤、碗、洗之類。它的胎骨較厚、胎質細膩,胎色呈黑灰、深灰或土黃不一。

釉色有灰青、月白、深灰、公尺黃等。釉色有灰青、月白、深灰、公尺黃等。釉面滋潤,多有縮釉小坑,開有不規格的細紋片,紋片呈黑、 黃二色,俗稱「金絲鐵線」。

燒練時大部分在器底用支釘,而目前發現的龍泉哥窯是不用支釘燒成的。這一聞名世界的傳世哥窯的產地迄今還未發現,尚待文物考古學者的分曉了

陶藝的製作

一拉坯1、練土。把陶土取出2-3公斤,把它不斷地搓揉,然後把陶土往桌面上摔到平滑為止。這樣是防止買回來的陶土硬度不

一、有空隙、氣泡等,而沒「練」過的陶土在乾燥或燒成的過程中會容易發生龜裂。

2、 準備好一桶水和拉坯機。把練好的土沾上水,放在拉坯機的中心。

4、用雙手手掌鼓起部分壓住土塊,使土塊跟拉坯機粘緊。

5、用水沾手,手掌抱住土塊,開啟拉坯機的開關,等機器轉動以後,往上輕輕用力拉。大概每轉一圈,就上公升一點高度。然後重複壓的動作,再向上拉、再壓,反覆幾次。

6、定中心。右手食指和拇指併攏,左手拇指伸出,頂著右手的食指跟拇指。雙手手掌保持抱著土塊。

7、開洞。用雙手拇指朝中心插。把手伸進洞裡,拇指頂著,用四隻手指的力向上拉。需要縮小的部分就用手掌虎口部分像握著般修改。按照自己需要的形狀進行拉、修。

二手工雕塑成型:雕塑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所塑造的藝術形象。主要為為浮雕和圓雕兩種。

雕塑是三維的實體,為照顧到各個視角之間的關係,要經常轉動雕塑臺,不斷進行觀察比較。泥塑工具,可用於刮、削、貼、挑、壓、抹、泥塑和造型三施釉

施釉講究技巧, 釉層好壞直接影響到燒製後作品的成功與否, 施釉有噴釉、 醮釉、 澆釉、 刷釉、蕩釉等各種技法,有時需要綜合運用。施釉時可以使用專業的施釉工作台,能夠有效減少釉料的擴散,並進行釉料**。

吹釉的釉層一般以0.8mm-1.8mm 為準,也就是熟稱的瓜子餡薄度,表面處理有釉上、 釉中、釉下之分,釉中介於釉上釉下之間經過二次燒成,釉下是在泥坯上直接進行繪製創作在施於釉,釉上是則在燒製好的白瓷胎上進行繪製創作,顏色在作品上很關鍵,顏色起到了烘托作品作用增加作品內涵,顏色搭配有些講究,紅色代表著熱情、生命、戰爭、白色代表著純潔、高尚。

黃色代表著溫馨,藍色代表著海洋,天空,寬闊。 裝飾的方法有彩繪、劃花、剔花、堆花、貼花、壓印花、噴花,透雕、捏雕、鏤空,剪紙,膠泥,鑲嵌,印花,泥漿灌注疊壓裝飾,膠泥拉坯裝飾,纖維織物裹包裝飾等等裝飾諸多方法處理。這些完成關鍵還要進行火的鑄就,在窯火的燒製中(1300℃)左右溫度的窯火使泥燒結成結晶體,顏色釉髮色。

出窯冷卻後作品才正直成功。

四燒成窯內溫度達到1000℃以上的統稱為窯;爐是指溫度在1000℃以下的統稱為爐。正常情況下,汽窯溫度定為1400℃,高溫電窯定為1300℃,低溫窯定為800℃以下。 在選擇窯爐時, 其專業知識比較強, 一般對燒出的產品釉變和釉色要求高, 應選擇汽窯, 因為汽窯通過操作可以燒氧氣焰和還原焰。

氧化焰是燒出成瓷,還原焰是燒釉色和釉變的。 電窯只能燒氧化焰,中溫烤花爐只能烤成瓷釉上裝飾。所以選擇窯爐應掌握上述基本知識。

陶藝欣賞與製作課總結

遙想起今年二三月選課的時候,我們班很多人都選擇了陶藝欣賞與製作課,但超過一半的都未能選上。而我幸運的選上了陶藝課,為此我興奮了很久。如今,只有七周的陶藝課已經結課了,在這段時間裡我不僅學到了許多關於陶器的基本知識,更被中國陶器源遠流長的歷史所折服。一 陶藝欣賞心得 中國陶瓷藝術博大精深,每個時期都有...

中國陶藝欣賞與製作心得

陶藝欣賞與製作報告 姓名學號 班級專業陶藝學號 2011 12 25 陶藝欣賞與製作報告 目錄一 前言概述 二 陶藝作品欣賞 1 奴隸制社會陶藝的發展 2 戰國以及大一統秦國的陶藝發展 3 隋唐時期陶藝技術的發展 4 宋元明清的輝煌燦爛 5 台灣鶯歌鎮陶瓷 三 陶藝作品製作 1 泥塑 2 拉坯 3 ...

陶藝製作步驟

造型工藝作業製作過程 環境 古麗江艾 這次造型工藝課我選擇了製作陶藝,並且製作了兩個碗,乙個小花瓶及乙個人頭小模型。所有作品的原材料都是泥塊,如右圖所示。第乙個作品 首先,我用手把泥塊捏成了人頭的形狀。接著大概修飾一下它,就成了以下的成品。個人覺得這個很簡單,其實再花些時間可以認真的捏一些人身像之類...